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佳庆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类人胶原蛋白
  • 3篇胶原
  • 3篇胶原蛋白
  • 1篇代谢流
  • 1篇代谢流分析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支架
  • 1篇有机酸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碳氮
  • 1篇碳氮比
  • 1篇透明质酸
  • 1篇培养基组成
  • 1篇重组大肠杆菌
  • 1篇基因工程
  • 1篇基因工程菌
  • 1篇工程菌
  • 1篇发酵
  • 1篇杆菌

机构

  • 3篇西北大学

作者

  • 3篇郭佳庆
  • 2篇范代娣
  • 2篇朱晨辉
  • 2篇马晓轩
  • 2篇骆艳娥
  • 1篇陈岚
  • 1篇孙秀娟
  • 1篇王维卓

传媒

  • 1篇生物工程学报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优化类人胶原蛋白Ⅱ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基组成及流加操作
本文主要研究了基因重组Escherichia coli BL21的分批培养和分批-补料培养时的培养基组成,并运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及代谢流分析方法分析各种培养基组成对大肠杆菌表达类人胶原蛋白Ⅱ的影响,此外,对补料培养基的流加...
郭佳庆
关键词:大肠杆菌类人胶原蛋白代谢流分析培养基组成碳氮比
文献传递
重组大肠杆菌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的发酵pH优化被引量:6
2010年
为了实现类人胶原蛋白(HLCⅡ)的规模化生产,对重组大肠杆菌BL21 3.7在30 L发酵罐中发酵生产类人胶原蛋白Ⅱ过程中的关键参数pH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将发酵过程中pH控制在6.0~7.8之间,监测pH对细胞生长以及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的影响,从而确定出合理的pH控制策略增加类人胶原蛋白Ⅱ的产量.由实验数据可得,在pH7.5条件下细胞浓度达到最大,为68.5 g/L,但HCLⅡ的浓度为8.5 g/L.在pH6.8条件下,HLCⅡ浓度达到最大,为10.5 g/L,但其细胞浓度只有60.9 g/L.同时,对发酵过程中代谢副产物有机酸的含量也进行了监测,随着发酵过程pH值的升高,总有机酸的量也相应的增加,当发酵过程pH控制在7.8时,总有机酸达到最大,为15.61 g/L.为了提高目标产物的产量,采用pH两阶段控制策略控制发酵,最终类人胶原蛋白Ⅱ浓度可达到11.3 g/L,较恒pH条件下提高了7.61%.
王维卓范代娣骆艳娥马晓轩朱晨辉郭佳庆
关键词:重组大肠杆菌有机酸
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的性能及生物相容性被引量:18
2009年
将类人胶原蛋白与透明质酸按不同比例复合,控制透明质酸的终浓度(W/V)分别为0、0.01%、0.05%、0.1%,用京尼平交联,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构建出血管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XPS分析、拉力测试、压力爆破实验、细胞毒性实验、血管支架细胞种植实验及小鼠皮下植入等方法对其表面超微结构、表面元素组成、力学性能、细胞毒性等级、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透明质酸的含量为0.05%时,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支架的孔径比较均匀,孔隙率达94.38%,应力为(1000.8±7.9)kPa,爆破压力为(1058.6±8.2)kPa,细胞毒性实验合格,同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及降解性能。
孙秀娟范代娣朱晨辉马晓轩骆艳娥陈岚郭佳庆
关键词:类人胶原蛋白透明质酸血管支架生物相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