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玉莲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博兴县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眩晕
  • 2篇血肿
  • 2篇阵发
  • 2篇阵发性
  • 2篇水平半规管
  • 2篇外伤
  • 2篇位置性
  • 2篇位置性眩晕
  • 2篇卧位
  • 2篇良性阵发性位...
  • 2篇半规管
  • 1篇多处创伤
  • 1篇眼震
  • 1篇药物治疗
  • 1篇引流
  • 1篇引流术
  • 1篇硬膜
  • 1篇硬膜下
  • 1篇硬膜下血肿
  • 1篇诊治

机构

  • 8篇博兴县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航天...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滨州市人民医...

作者

  • 8篇郑玉莲
  • 5篇车俊城
  • 3篇耿学川
  • 2篇王磊
  • 1篇周茂德
  • 1篇刘永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临床误诊误治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滨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3篇2021
  • 1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联合Gufoni法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效果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评估并探讨改良型强迫长期卧位法(FPP法)联合Gufoni法在治疗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中的效果以及在临床推广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登记的研究方法纳入80例向地性眼震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第1天分别行单纯药物治疗及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第2天应用滚转试验(Roll-test)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未痊愈者再采用Gufoni法进行手法复位1次,复位结束30 min后采用Roll-test评估两组患者复位后即刻疗效。结果: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较,单纯药物治疗治愈率15%,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愈率55%,两组间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治疗与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治疗两组间未痊愈者,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效果比较,两组间复位Gufoni治愈率分别是58.8%和94.4%,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联合改良型FPP法复位治疗比单纯药物治疗有显著的治疗效果;经过改良型FPP法治疗后,再行Gufoni法复位治疗有更显著的临床治愈率。
耿学川郑玉莲杜继臣
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山东省博兴县人民医院的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7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采用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法复位治疗),每组36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计时平衡试验计时、眩晕发作频次、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181,P=0.041)。治疗后,2组VSI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B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计时平衡试验计时均长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眩晕频次均少于治疗前,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手法复位联合药物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起效快,复发率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耿学川高彬郑玉莲
关键词: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药物治疗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并探讨不同手术方法,即经皮锥颅引流术及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慢性硬膜血水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200例,并运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成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由10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组成,对照组的患者运用经皮锥颅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而治疗组的患者则运用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100例患者中,显效69例,有效26例,治疗总有效率95%,对比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扩大颅骨钻孔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车俊城郑玉莲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
熟知诊治程序是成功抢救复合性颅脑损伤的关键
2004年
车俊城郑玉莲周茂德
关键词:颅脑损伤创伤多处创伤
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的临床研究
2021年
目的探究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选取60例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患者,所有纳入对象均采用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进行干预,分析治疗有效率以及干预1个月后眩晕症状、生活质量(QOL)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患者经Barbecue法复位后,眼震消失的患者共54例,成功率可达90.00%;治疗后1d复查,前1 d复位失败的6例患者经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治疗后,眼震消失的患者共3例,成功率可达93.33%。治疗后1个月后,眩晕症状控制Ⅰ级60例(100.00%),无Ⅱ级、Ⅲ级患者,代表眩晕症状均消除。治疗后1个月,躯体状态评分为(22.9±1.2)分、情感职能评分为(22.0±1.0)分、心理功能评分为(21.8±0.2)分、社会功能为(21.4±0.3)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躯体状态评分的(16.8±1.1)分、情感职能评分的(16.9±1.0)分、心理功能的(17.2±1.0)分、社会功能的(16.7±1.2)分,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78、6.125、5.178、5.124,P<0.05)。结论Barbecue法联合强制长时间侧卧位法治疗水平半规管管结石症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消除患者的眩晕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耿学川郑玉莲杜继臣纪金明
关键词:临床治疗效果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13年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DTICH)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19例急性脑外伤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CT复查结果将其分为DTICH组43例,非DTICH组176例。观察患者入院时的16个因素,DTICH的危险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舒张压、GCS、巴氏征阳性、脑挫伤、颅骨骨折、脑疝、基底池受压、手术时机、APTT及TT是DTICH的危险因素(P<0.05或<0.01);多因素分析显示,颅骨骨折、手术时机、巴氏征阳性及TT为DTICH的危险因素。结论 DTICH患者的危险因素为颅骨骨折、手术时机、巴氏征阳性及TT。
车俊城郑玉莲
关键词:脑外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
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探究与分析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0例脑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随机数表法分为以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实验组和以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治疗的对照组,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血肿清除率.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1,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血肿清除率、住院时间分别为(1.88±0.41)h、(82.29±14.22)%、(12.15±5.65)d,对照组分别为(2.24±0.55)h、(61.25±13.25)%、(20.45±8.43)d;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3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骨窗脑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突出,相比于常规骨瓣开颅脑血肿清除术具有诸多优势,可作为一种理想方法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车俊城郑玉莲王磊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
小儿外伤后脑梗死21例诊治分析
2013年
颅脑外伤后脑梗死临床已不少见,小儿外伤后脑梗死在其发病机理、诊治及预后等方面与成人有所不同,现将我院收治的21例小儿外伤后脑梗死进行探讨如下。
车俊城刘永王磊郑玉莲
关键词:小儿外伤脑梗死诊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