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友民
- 作品数:41 被引量:37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全国畜牧总站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抓进度 保质量 切实推动绵羊良补项目顺利实施被引量:1
- 2010年
- 新疆地区绵羊存栏2927.5万只,占全国绵羊存栏总量的18.8%,位于全国第二位。发展新疆地区绵羊生产,有利于促进民族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绵羊良补项目是发展新疆地区绵羊生产的惠民政策。今年,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绵羊良种补贴项目工作。
- 郑友民
- 关键词:绵羊进度民族经济良种补贴生活水
- 做好地方猪种资源登记工作意义重大任务艰巨
- 2013年
- 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业的主导产业。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家猪驯化的中心地区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我国共有地方猪种88个,是世界上猪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为切实做好地方猪遗传资源保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和《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畜牧总站开展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并制定了《地方猪品种登记试点工作方案》和《地方猪品种登记实施细则(试行)》。
- 郑友民
- 关键词:地方猪种资源登记工作遗传资源保护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登记地方猪品种
- 猪H-FABP基因多态片段的序列分析被引量:33
- 2002年
- 利用PCR RFLP方法在猪H FABP基因内确定了 3个变异酶切位点 ,分别为 5′ -上游区HinfI RFLP、内含子 2的HaeIII RFLP和HinfI RFLP(HinfI和HinfI 代表不同区域的HinfI酶切反应 )。对每个多态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 ,结果表明 ,5′ -上游区HinfI RFLP是由于 132 4位的碱基T→C的突变引起 ;在内含子 2中 ,HaeIII RFLP变异酶切位点在 1811位 ,发生了C到G的突变 ;HinfI RFLP是由于
- 曹红鹤张桂香王立贤李宏滨郑友民
- 关键词:H-FABP基因脂肪沉积基因位点
- 加强绒山羊育种工作推动绒山羊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 2014年
- 绒山羊是我国珍贵的遗传资源,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绒山羊产业发展迅速,成就显著。当前,绒山羊种业产业如何适应现代畜牧业发展要求,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需要我们认真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问题,明确发展方向和思路。
- 郑友民
- 关键词:绒山羊数量型羊绒产量产绒量传统养殖
- 猪POU1F 1基因多态性研究
- 选取7个中国地方猪种和3个国外引入猪种共473头,应用PCR-SSCP技术在7个中国地方猪种中检测到 POU1F 1基因在第4外显子内存在一个SNP;应用PCR-RFLP技术在3个国外引入猪种的扩增长度为1747bp的片...
- 李宏滨庞瑾郑友民杜立新
- 关键词:PCR-SSCPPCR-RFLP
- 文献传递
- 中国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策略被引量:13
- 1996年
- 中国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策略马月辉,冯维祺,郑友民(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曹永新,刘海良(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北京100026)一、家养动物多样性保护的目的和意义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是不能脱离其自身生...
- 马月辉冯维祺郑友民曹永新刘海良
- 关键词:动物家养多样性
- 猪育种中杂种信息利用的研究进展
- 1999年
- 在猪的商品生产中,主要是利用品种(品系)间的杂交,但是目前大部分选择方法局限于纯种群,只利用了加性遗传方差,而在杂交生产中起重要作用的非加性方差则没有考虑。基于最终的产品是杂种,要获得杂种性能的最大遗传进展。
- 王立贤郑友民苏振环
- 关键词:育种繁殖
-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被引量:1
- 1995年
- 中国种畜禽现状及其展望许尚忠,冯维棋,郑友民(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北京100094)乔玉峰,陈伟生(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北京100026)前言畜禽品种资源是发展畜禽育种和畜牧业主产的基础。我国畜禽品种资源极为丰富,可分为:地方型,属地方原有品种占品种总数...
- 许尚忠冯维棋郑友民乔玉峰陈伟生
- 关键词:畜禽品种资源良种繁育
- 我国德系西门塔尔乳肉兼用牛推广情况及建议被引量:4
- 2010年
- 2008年4月,根据农业部国际合作司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农林部签署的《关于推广应用德系西门塔尔(Fleckvieh)乳肉兼用牛种遗传物质和相关技术的合作协议》,中德双方具体实施单位——农业部全国畜牧总站和德国宝牛育种中心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德系西门塔尔(Fleckvieh)乳肉兼用牛推广项目"实施方案签字仪式暨新闻发布会。这标志着中德合作项目正式启动。
- 郑友民
- 关键词:西门塔尔兼用牛德系新闻发布会
- 9个猪种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被引量:71
- 2002年
-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H ,在皖南花猪 ,二花脸猪 ,金华猪 ,小梅山猪 ,滇南小耳猪 ,香猪 ,荣昌猪 ,北京黑猪和大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 0 36 ,0 34 ,0 6 0 ,0 6 6 ,0 80 ,0 73,0 76 ,0 70和 0 90。大白猪和滇南小耳猪的HinfⅠ RFLP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二者分别与其它 7个猪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皖南花猪和二花脸猪相近 ,二者与另外 7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第二内含子中 ,验证了一个HaeⅢ RFLP ,该多态性只出现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 ,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 0 99和 0 6 1。另外 ,发现一个新的多态HinfⅠ 酶切位点 ,测序结果表明 ,该多态位点的产生是由于 1970位碱基C突变为T造成的。该多态位点只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出现 ,等位基因B的频率在两品种中分别为 0 86和 0 5 8。在所有测定的猪种中 ,都没有发现MspⅠ RFLP。
- 张桂香曹红鹤王立贤李宏滨郑友民
- 关键词:H-FABP基因PCR-RFL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