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邹军

作品数:8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贵州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7篇土壤
  • 5篇植被
  • 4篇土壤酶
  • 3篇植被恢复
  • 3篇退化喀斯特
  • 2篇植被恢复过程
  • 2篇植物
  • 2篇石灰岩地区
  • 2篇土壤呼吸
  • 2篇土壤酶活
  • 2篇土壤酶活性
  • 2篇黔中
  • 2篇小生境
  • 2篇酶活性
  • 1篇岩性
  • 1篇演替
  • 1篇演替序列
  • 1篇优势树种
  • 1篇育林
  • 1篇植被类型

机构

  • 8篇贵州大学
  • 4篇贵州省植物园
  • 1篇教育部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8篇邹军
  • 6篇李媛媛
  • 4篇喻理飞
  • 1篇安明态
  • 1篇黄宗胜
  • 1篇杨瑞
  • 1篇周运超
  • 1篇李龙凯
  • 1篇刘攀峰
  • 1篇刘浪

传媒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岩溶
  • 1篇江苏林业科技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退化喀斯特区植被恢复中土壤酶与土壤呼吸特征研究
本文以空间代替时间的研究方法,在花江退化喀斯特区选择裸地、草本群落、灌木群落、乔林四个恢复阶段作为植被恢复的演替系列。测定了四阶段理化性质,对各阶段的土面、石沟、石槽三种小生境中蔗糖酶、脲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磷酸酶、...
邹军
关键词:植被恢复土壤酶土壤呼吸小生境
文献传递
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上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δ13C值变化特征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解喀斯特区不同岩性发育的土壤上林分碳元素循环特征,采用稳定碳同位素技术,研究贵州省喀斯特区白云岩、白云质砂岩、石灰岩3种岩性发育的土壤上猴樟(Cinnamomum bodinieri)、柏木(Cupressus funebris)、马桑(Coriaria nepalensis)、光皮桦(Betula luminifera)、桤木(Alnus cremastogyne)和圆果化香(Platycarya longipes)6种树种为优势种构建的林分的优势种植物-枯落物-土壤系统δ13C值的变化和土壤有机质更新。结果表明:(1)部分树种在不同岩性上的δ13C存在差异,石灰岩上柏木δ13C值与其他岩性呈极显著性差异(P<0.001),桤木在石灰岩与白云岩上呈显著性差异(P=0.024);不同树种表现为猴樟、柏木、马桑3个树种相互间或与其他树种多表现出显著性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01);树种各器官δ13C值呈叶片<枝杆<根的分配格局。(2)3种岩性上,各树种林分变化规律基本一致,均为植物叶片(新鲜枯落物)<枯落物分解层<枝杆<根<上层土壤<下层土壤。土壤层与植物体、枯落物之间的δ13C值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土壤层与枯落物层比较,增幅较大的是白云质砂岩上的猴樟林和柏木林,分别为11.68‰,11.10‰,增幅较小的是白云岩上的马桑林和石灰岩上的桤木林,分别为1.07‰,2.73‰。(3)土壤有机质更新率最大为白云岩上马桑林43.84%,其次为石灰岩上桤木林34.17%,最低为石灰岩上的圆果化香林1.15%。白云岩上植物群落的有机碳周转率回归方程斜率K值为3.15,石灰岩上为0.85。白云质砂岩上林分的有机碳含量与δ13C值无相关性。研究结果对揭示喀斯特地区C元素循环及迁移特征和养分迁移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邹军喻理飞李媛媛李媛媛
关键词:优势树种岩性
贵州省务川县泥塘山封山育林区群落结构特征与土壤特性研究
2014年
为了揭示务川县泥塘山实施封山育林对天然林保护的效果,在封育4年后,对泥塘山封育区植物群落开展了调查,对区内不同地段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封育区内生物多样性增加,群落结构变得稳定复杂,土壤理化性质逐渐优化。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天然林培育措施。
陈俊邹军李媛媛
关键词:封山育林群落结构土壤特性天然林
黔中石灰岩地区灌木林土壤酶活性及其与植物多样性间相关性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提高人们对石灰岩生态系统的认识,鉴于灌木林在黔中石灰岩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黔中石灰岩地区典型灌木林土壤酶活性特征和土壤酶与灌木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淀粉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在根际中活性较非根际强;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土壤酶活性降低。上述4种土壤酶活性与灌木林灌木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各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与草本层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相关性不显著。
李媛媛周运超邹军
关键词:灌木林土壤酶石灰岩地区黔中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中土壤蔗糖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特征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在贵州贞丰县典型喀斯特峡谷区选择裸地、草本、灌木、乔林植被恢复的4个阶段样地,按春、夏、秋、冬季分别进行取土,带回实验室风干磨细。分别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蔗糖酶活性,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碱性磷酸酶活性,容量法(用0.1N的标准KMnO4液滴定)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结果表明,3种土壤酶活性随植被恢复而提高,即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林阶段;根际土酶活性大于非根际土,A层大于B层;蔗糖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春夏季较高,冬季最低;不同的酶表现不尽相同,不同层次土壤酶活性季节性变化相同。
邹军李媛媛张玉武喻理飞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植被恢复过程
黔中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土壤酶研究被引量:15
2007年
研究了黔中石灰岩地区不同植被类型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活性。结果表明:根际和非根际土壤酶之间的差异显著,相同植被下同种酶根际土壤酶活性明显大于非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主要呈现两种趋势:蔗糖酶和淀粉酶根际和非根际酶活性表现为针阔混交林>灌木林>针叶林>草灌;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根际和非根际酶活性表现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草灌。根际土壤养分因子含量均大于非根际,土壤酶、养分因子"根际效应"都较明显,土壤酶和土壤养分因子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而土壤酶和pH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李媛媛周运超邹军刘浪李龙凯
关键词:根际土壤酶根际效应石灰岩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春季土壤呼吸特征研究被引量:11
2008年
通过对贵州西南部花江典型喀斯特峡谷区退化植被恢复过程中不同阶段及同一阶段不同小生境春季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随植被恢复过程逐渐提高,即裸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灌木群落阶段<乔林阶段。不同小生境中土壤呼吸速率在不同恢复阶段特征不同,裸地和草本群落阶段石沟大于土面和石槽,灌木群落阶段和乔林阶段是石槽最大,石沟最小。各恢复阶段不同小生境类型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在一天中峰值几乎在中午12:00,最低值出现的时间各异。
邹军崔迎春刘延惠李媛媛丁访军喻理飞
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小生境植被恢复过程
贵州茂兰喀斯特森林植被演替序列的数量分析被引量:10
2008年
综合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及除趋势对应分析法(DCA)进行分类及排序,确定了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演替序列。结果表明:根据DCA排序可将研究区植被群落的演替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草地→灌丛→乔林→顶极群落;根据TWINSPAN分类结果可将植被分为11个群丛,其中,第、、、群丛为草本阶段,第、群丛为灌丛阶段,、、群丛为乔林阶段,第、群丛为顶极阶段。茂兰喀斯特植被演替顶极群落为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群落,是一种典型的地形—土壤演替顶极,是植被与当地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刘攀峰杨瑞安明态邹军魏鲁明喻理飞
关键词:演替序列喀斯特植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