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邱伟鹏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随访
  • 3篇关节
  • 3篇关节置换
  • 2篇短期随访
  • 2篇愈合
  • 2篇置换术
  • 2篇韧带
  • 2篇韧带重建
  • 2篇韧带重建术
  • 2篇手术
  • 2篇术后
  • 2篇前交叉韧带
  • 2篇前交叉韧带重...
  • 2篇前交叉韧带重...
  • 2篇全髋
  • 2篇人工关节
  • 2篇人工关节置换
  • 2篇重建术
  • 2篇胫骨
  • 2篇胫骨平台

机构

  • 6篇香港大学
  • 5篇烟台市烟台山...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皖南医学院弋...

作者

  • 8篇邱伟鹏
  • 8篇曲广运
  • 6篇邓伟文
  • 5篇张树栋
  • 4篇吴子培
  • 3篇刘克贵
  • 2篇王诗军
  • 2篇邝冠明
  • 2篇吕维加
  • 2篇王维光
  • 2篇赵中原
  • 1篇马卫华
  • 1篇朱颖华
  • 1篇董英海

传媒

  • 2篇中华关节外科...
  • 2篇第九届全国关...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7
  • 1篇200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生物骨传导性骨水泥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英文)
2010年
近10年来,应用软组织移植物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越来越普遍。手术的远期疗效主要取决于肌腱移植物能否在骨隧道内达到坚强的腱-骨愈合。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获得腱-骨愈合所需要的时间相当长。研究发现,在腱-骨界面局部应用生物骨传导性的骨水泥能有效地促进肌腱移植物的骨愈合。这类骨水泥主要是磷酸钙。本文就生物骨传导性骨水泥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腱-骨愈合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邝冠明邱伟鹏林凤年曲广运吕维加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移植物愈合肌腱
锥形钛合金非骨水泥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术34例随访一年X线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最新一代锥形钛合金非骨水泥股骨柄于术后1年是否稳定及股骨柄周围骨的重构方式。方法对采用最新一代锥形钛合金非骨水泥股骨柄全髋关节置换的34侧髋关节(28例),进行定期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对术前、术后近期及术后1年的X线片(股骨部分)进行测量,将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股骨柄的中1/3普遍存在骨与假体之间的“焊接点”;没有假体移位、“筑基”形成,以及金属颗粒滑脱;除1例外,其余病例出现股骨距的重吸收;27髋出现股骨距松质化;在非涂层部分出现反应线的有19髋;非骨水泥股骨柄固定及稳定评分,平均总分为+24.1分。结论所有股骨柄于术后1年X线片上都被确认有骨长入。
刘克贵曲广运张树栋邓伟文吴子培邱伟鹏
关键词:钛合金非骨水泥股骨柄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影响的研究报告
目的:观察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的影响,比较不同数目、不同位置钉子固定的平台切模在相同外力下发生的内外翻和前后倾的差异。 方法:以12根左侧下肢假骨和一个左侧半骨盆假骨为标本,...
赵中原曲广运张树栋邱伟鹏邓伟文王诗军王维光
关键词:计算机导航
文献传递
铰链-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11例短期随访结果分析
目的:通过对11例行铰链一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结果的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香港玛丽医院骨科2002年3月~2004年6月间,行Acclaim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11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刘克贵曲广运张树栋邓伟文吴子培邱伟鹏
关键词:人工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统计分析
文献传递
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朱颖华吴子培曲广运邓伟文邱伟鹏董英海
关键词:术后感染骨水泥假体人工关节置换翻修手术后关节全髋
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影响的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的影响,比较不同数目、不同位置钉子固定的平台切模在相同外力下发生的内外翻和前后倾的差异。方法以12根左侧下肢假骨和一个左侧半骨盆假骨为标本,连接红外线计算机导航系统,固定标本,固定股骨及胫骨发射器,输入数据,分别以不同数目及位置的钉固定平台切模于假骨,通过切模槽内用锯片予以相同外力,记录后倾角度、内外翻角度的变化。结果用2根钉固定胫骨平台切模前后倾角度摆幅平均超过3°,最高超过5°,内外翻角度摆幅平均超过1°,最高超过3°,3根钉固定平台不论在前后倾还是内外翻方面的稳定性都非常明显好于2根钉固定。4根钉固定在前后倾方面稳定性好于3根钉固定,内外翻方面的稳定性无明显差异。结论胫骨平台切模的固定方法对胫骨平台截骨在内外翻和前后倾方面有明显影响,3根钉固定稳定性较好且易于操作,推荐采用3根钉固定。
赵中原曲广运张树栋马卫华邱伟鹏邓伟文王诗军王维光
关键词:胫骨截骨术
铰链-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短期随访结果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通过对11例行铰链-非铰链联合型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患者随访结果的分析,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对香港玛丽医院骨科2002年3月至2004年6月间,行Acclaim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11例患者进行定期随访,评定肘关节手术前后疼痛情况、活动度、稳定性及X线表现,使用SPSS统计软件(version 11.0)应用配对t检验,对7例术前没有合并骨折患者的术前,术后关节活动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肘关节最后随访时均无疼痛;术后亦未出现肘关节不稳的现象;肘关节活动度除伸直较术前降低了以外,屈曲、前臂旋后及屈伸弧度、前臂旋转弧度皆有明显改善(P<0.05),但前臂旋前角度术前术后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88);X线片仅1例于尺骨部分出现部分的透亮线;1例术后出现尺神经麻痹症状,但在出院前已恢复;2例术后因外伤出现肱骨内上髁骨折。结论Acclaim人工全肘关节置换术的短期临床结果满意,长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随访观察。
刘克贵曲广运张树栋邓伟文吴子培邱伟鹏
关键词:短期随访疗效病例
促进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方法学进展被引量:8
2010年
近年来,应用肌腱移植物(如腘绳肌腱)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越来越普遍。手术的远期疗效关键取决于肌腱移植物能否在骨隧道内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腱-骨界面开始仅通过一些Sharpey样纤维连接,其在力学上逊于正常的纤维软骨连接,之后肌腱移植物在骨隧道内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因此,在没有获得可靠的腱-骨愈合前,腱-骨界面被认为是"弱点",肌腱移植物容易产生滑移甚至从骨隧道内拔出,最终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如何促进腱-骨愈合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对相关文献做一综述,重点关注应用于骨隧道局部的一些方法学进展。其中干细胞技术、生长因子的局部应用、基因转染技术以及炎症反应的生物调控技术等均已获得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生物活性骨水泥的应用以及物理治疗方法也取得可喜的成果。组织工程技术可能成为降低供区并发症的方法 ,尽管目前的研究成果令人鼓舞,但仅基于动物实验,应用于临床实践尚需进一步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邝冠明邱伟鹏吕维加曲广运
关键词:腱-骨愈合前交叉韧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