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波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3篇混凝土梁
  • 3篇建筑
  • 2篇型钢
  • 2篇型钢混凝土
  • 2篇型钢混凝土梁
  • 2篇应力
  • 2篇预应力
  • 2篇体外预应力
  • 2篇抗扭
  • 2篇抗扭刚度
  • 2篇混凝土
  • 2篇计算方法
  • 2篇管线
  • 2篇刚度
  • 1篇预应力梁
  • 1篇设计方法
  • 1篇施工技术
  • 1篇体外索
  • 1篇体外预应力梁
  • 1篇综合管线

机构

  • 6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同济大学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6篇邓波
  • 2篇金凌志
  • 2篇宋志刚
  • 2篇欧阳小琴
  • 2篇李红远
  • 1篇李丽
  • 1篇王强
  • 1篇覃荷瑛
  • 1篇唐益群
  • 1篇钟翔
  • 1篇付强
  • 1篇曹霞
  • 1篇邓宁
  • 1篇赵军

传媒

  • 2篇科技风
  • 1篇建筑结构学报
  • 1篇铁道学报
  • 1篇《建筑结构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体外预应力梁和体外索共同工作规律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体外预应力梁在承受荷载时,体外预应力仅通过转向块和锚固点作用在梁体上,由于体外索和混凝土梁变形不一致,存在着应力滞后现象,导致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之间协调工作能力的大小不等。本文结合广西科学基金项目"体外预应力加固梁的试验",通过分析转向块的设置、体外索的形状、荷载类型、有效张拉预应力、体内非预应力钢筋的配筋率、偏心距、应力增量和混凝土强度等几种影响因素,发现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规律:梁的刚度是决定体外索和钢筋混凝土梁两者共同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结论对体外预应力基础理论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宋志刚唐益群邓波金凌志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体外索钢筋混凝土梁
型钢混凝土梁抗扭刚度试验研究
考虑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配钢率和型钢保护层厚度、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6根型钢混凝土构件和2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扭转加载试验,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扭刚度。分析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扭矩-拨...
宋志刚李红远邓波欧阳小琴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抗扭刚度计算方法
文献传递
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的研究被引量:3
2019年
在机电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文章对当前机电综合管线施工中的主要程序,以及在室内外进行施工的方法进行阐述,对室内外机电综合管线施工的具体方法进行介绍,以期可以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邓波
关键词:建筑机电综合管线施工技术
体外预应力加固建筑结构梁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邓宁金凌志曹霞钟翔付强李华红王强庞俊韬邓波覃荷瑛赵军李丽
该研究成果属于土木工程领域,技术内容涉及房屋建筑结构加固。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提速,大批良莠不齐的建筑投入使用,仅仅过去20-30年,不少建筑物就已经进入所谓“质量报废周期”,另外地震造成的危房数量不容忽视,将这些危房推倒重...
关键词:
关键词:设计方法
建筑安装工程管线排布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人们对公用建筑、住宅、办公区域内实用性、美观度、舒适度、功能要求的增多,房屋建筑时需要引入的各类管线类型也变得复杂多样起来,如何统一安排、合理排列,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施工浪费以及便于日后维修,已成为施工前期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不同的高度内,对进入建筑物内的地下管线进行统一布置,合理排布,合理处置相关设备、管线、电缆等位置分配,确保实用、利于施工、便于后期维修,就变得极为重要。
邓波
关键词:建筑管线
型钢混凝土梁抗扭刚度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9年
考虑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截面尺寸、配钢率和型钢保护层厚度、配筋率、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6根型钢混凝土构件和2根钢筋混凝土构件进行扭转加载试验,研究了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抗扭刚度。分析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和钢筋混凝土纯扭构件扭矩-扭转角曲线可知,型钢混凝土构件受纯扭矩作用下的受力过程可以分为弹性、弹塑性及破坏三个阶段,其中破坏属于延性破坏。将各试件的扭矩-单位扭转角曲线简化,可分别得到弹性阶段和弹塑性阶段的试验刚度。参考并结合钢筋混凝土构件、高强混凝土构件和钢-混凝土组合梁的扭转刚度计算理论和方法,依据本次型钢混凝土构件扭转-变形实测曲线,并考虑了型钢混凝土纯扭构件型钢部分与钢筋混凝土部分的组合作用,建立了型钢混凝土构件扭转刚度的简化计算方法。
宋志刚李红远邓波欧阳小琴
关键词:型钢混凝土抗扭刚度计算方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