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波

作品数:35 被引量:271H指数:10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普通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特色学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自然科学总论
  • 8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4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社会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哲学
  • 6篇现象学
  • 5篇建筑
  • 4篇知识
  • 3篇知识论
  • 3篇人工物
  • 3篇技术创新
  • 3篇建筑空间
  • 3篇工程知识
  • 3篇城市
  • 2篇哲学反思
  • 2篇人文
  • 2篇社会
  • 2篇维度
  • 2篇技术哲学
  • 2篇工程研究
  • 2篇城市发展
  • 1篇大雁
  • 1篇大雁塔
  • 1篇第一哲学

机构

  • 35篇西安建筑科技...
  • 3篇西安石油学院
  • 2篇哈尔滨工业大...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华侨大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湘潭工学院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河北省社会科...
  • 1篇中国青年政治...

作者

  • 35篇邓波
  • 5篇邬焜
  • 5篇罗丽
  • 2篇程秋君
  • 2篇贺凯
  • 2篇韩茜
  • 1篇叶通
  • 1篇高强
  • 1篇王彦丽
  • 1篇钟书华
  • 1篇魏江
  • 1篇王昕
  • 1篇陈昌曙
  • 1篇李旭
  • 1篇章琰
  • 1篇黄锫坚
  • 1篇刘则渊
  • 1篇李正风
  • 1篇王大洲
  • 1篇张华夏

传媒

  • 14篇自然辩证法研...
  • 6篇工程研究(跨...
  • 2篇科学技术与辩...
  • 2篇自然辩证法通...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哲学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人文杂志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哲学分析
  • 1篇第15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5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程主体价值实现的制约因素
2004年
工程主体在进行从造物和用物计划到计划实现的整个活动中体现其价值的存在。对工程主体价值的实现从个体和工程共同体两个层面加以考虑,并分析来自外在环境和自身因素的多种限制。从理论上重视对工程主题价值的实现及制约因素的研究,有益于实现工程主体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凸现工程主体应有的时代价值。
邓波程秋君
试论工程知识论的研究“新范式”——一种现象学的知识论研究纲领被引量:5
2021年
通过对库恩"范式1"和"范式2"的分析比较,按照工程的实践本性选择"范式1"为构建工程知识论研究"新范式"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对现有三种主要的工程知识论研究范式——文森蒂—皮特的研究范式、荷兰学派的研究范式、殷瑞钰—李伯聪的研究范式进行述评,批判地吸收借鉴这些研究范式的思想,以"朝向工程事实本身"的现象学态度和方法,力图构建工程知识论研究的"新范式"。
邓波韩茜罗丽
关键词:人工物库恩现象学
试论从猿到人的信息进化被引量:1
1998年
本文从信息形态进化的角度对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从猿到人的进化是动物群体结构模式进化的最高结果。这一群体结构模式的进化包括三个全息统一着的信息进化方面:一是群体生理遗传信息模式的进化,二是群体心理信息活动形式的进化,三是群体行为结构的信息模式的进化。文章结合古生物学、古人类学研究中取得的相关成果,对从猿到人的上述三个方面的信息进化,以及三个方面的全息协同统一性都进行了具体的阐解。
邬焜邓波
关键词:进化生理心理
从工程哲学反思工程教育及其思想被引量:13
2014年
我国当代工程教育存在工程性缺失、过分科学化、培养模式趋同化、单一化等深层问题,需要从哲学思想的层次进行反思。借鉴新兴工程哲学关于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思路,对工程的实践本质进行具体深入的挖掘,以此构成反思工程教育及其思想的视域。在此视域下,通过对工程教育及其思想的历史反思和哲学反思,力图对工程教育中存在的深层问题给予探索性的解答。
邓波徐德龙
关键词:工程哲学工程教育
哲学与社会科学中的“技术转向”——“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被引量:6
2001年
尽管直到晚近时期 ,技术仍然称不上哲学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 ,但在刚刚逝去的世纪里技术所取得的巨大进展却极大地促进了这一研究。一方面 ,在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域中普遍出现了一种可称之为“技术转向 (technicalturn)”的重要学术现象 ,———现代技术的渗透性影响 ,几乎迫使 2 0世纪所有重要的思想家与流派都不得不把技术当作自己的中心议题 ;另一方面 ,在此基础上 ,作为学科建制的技术哲学逐渐成形并成为哲学殿堂中一门引人瞩目的显学。于 2 0 0 0年 10月 14- 16日在北京清华园召开的“第八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无疑是这一学术新境况的见证。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龚育之 ,我国著名技术哲学研究专家陈昌曙 ,以及来自全国相关研究领域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出席了此次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技术哲学专业委员会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中心主办 ,相关单位协办的技术哲学双年年会 ,共提交论文摘要 80余篇 ,正式论文近 70篇。在为期三天的会议中 ,与会代表们围绕“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现代高新技术发展的哲学问题”及“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等三个专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会议决定 ,“第九届全国技术哲学研讨会”将于 2 0 0 2年秋季在山西太原山西大学举行 ,会?
陈昌曙陈红兵陈文化张华夏张志林乔瑞金高亮华赵建军毛萍牟焕森刘则渊肖巍肖峰曾国屏郇庆治范冬萍黄锫坚李正风胡淑晶彭纪南钟书华王蒲生邓波邬焜王大洲杨耀武魏江王涌章琰刘友金
关键词:技术哲学哲学社会科学技术创新
建筑空间本质的哲学反思被引量:28
2004年
现代建筑的空间概念是以笛卡尔三维直角坐标系为背景,从牛顿经典力学的物理空间概念中演生出来的,它指的是经人建造的,从几何化的物理虚空分划出来的部分。传统建筑没有这样的空间概念,它的空间概念的本质是场所。海德格尔从地点与空间、人与空间的关系来论述的建筑空间的思想,在本质上与古希腊的空间概念更为接近。建筑的本质在于人的栖居,这种思想为我们提供了一条超越主体与客体、理性与非理性二元对立的形而上学传统的思路。
邓波王彦丽
关键词:建筑空间
知识论的变革与工程知识论研究
2022年
“理论优位”表征知识论是从古至今的主流知识论传统。在此传统下,工程知识往往被视为科学知识的应用,工程知识论受到了严重的遮蔽。现当代以来,主流知识论遭遇来自内部和外部的挑战及危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实用主义的实践哲学、现象学的实践哲学、以及默会知识的研究和第二代具身性认知科学等等的崛起,强有力地推动着知识论向“实践优位”建构知识论的革命性转变。在此知识论变革的背景下,本文主张从“工程现象学范式”去展开工程知识论研究,由此揭示工程知识的独特品格。
邓波罗丽王文昌
信息本体论何以可能?——关于邬焜信息哲学本体论观念的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信息本体论是邬焜信息哲学体系的基石,也是其用来判断信息哲学带来哲学"革命性"转向的最终依据。由于哲学"教科书体系"及日丹诺夫哲学史观念的长期影响,包括邬焜在内的众多学者往往把"本体论"误认为是关于世界存在的"本原论",把西方哲学史简单化、公式化地曲解为物质—精神二元结构的演变史。通过对西方本体论传统基本观念的梳理,并以此为基准来对邬焜的信息本体论进行较为深入的讨论,可以发现,它不是严格意义的本体论,而是响应信息时代精神的自然哲学。以自然主义的哲学取代其信息本体论,邬焜的信息哲学体系仍然能够成立。
邓波
关键词:哲学革命
亚里士多德人工物思想的现象学阐释被引量:1
2022年
亚里士多德关于其形而上学本体论主要模型“四因说”的说明与论证有两种主要方式,一是《物理学》中从人工物制作经验归纳抽象的方式,二是《形而上学》中思辨地建构本体论的方式。两者之间在内容上似乎一致,但在思想倾向上却存在着差异。因此,解读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也存在两种主要路径。按照形而上学的路径解读人工物,人工物的本体论根本不能成立。这正是哲学史上人工物本体论始终建立不起来,并遭到长期忽视和遗忘的重要原因之一。沿着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人工物路径,以海德格尔生存论现象学为视域,并借助李章印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中“四因说”的新解读,可以重新诠释亚里士多德的人工物思想。
邓波高强韩茜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四因说人工物现象学
技术与城市发展——从刘易斯·芒福德的观点看被引量:3
2009年
刘易斯.芒福德认为人类的历史上存在两种基本的技术:生命技术与巨技术。技术的历史演变不外是这两种技术的交替、并存与发展。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器官,文化的容器。在芒福德看来,生命技术与巨技术至始至终对城市的诞生、城市发展的性质与方向、城市的未来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邓波王莉
关键词:城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