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梓彤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卵巢
  • 3篇多囊
  • 3篇多囊卵巢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多囊卵巢综合...
  • 3篇综合征
  • 3篇卵巢综合征
  • 3篇慢反应
  • 2篇生成素
  • 2篇释放激素
  • 2篇受精
  • 2篇体外
  • 2篇体外受精
  • 2篇排卵
  • 2篇卵泡
  • 2篇黄体生成
  • 2篇黄体生成素
  • 2篇激动剂
  • 2篇激素
  • 2篇促排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赵梓彤
  • 5篇刘冬娥
  • 4篇李玉梅
  • 1篇巴林林

传媒

  • 2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妇科...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不同时期添加黄体生成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刘冬娥唐静赵梓彤李玉梅
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在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实施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研究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患者进行辅助生殖技术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患者,第一周期用常规改良短方案促排卵失败,第二周期采用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种促排卵方案的结果。结果卵泡期联合黄体期促排卵方案周期共获得161枚MⅡ卵母细胞,改良短方案周期共获得114枚卵母细胞,两组平均获MⅡ卵母细胞数[(4.4±2.8)vs.(3.1±1.9),P<0.05],MⅡ卵母细胞平均受精数[(3.51±0.35)vs.(2.11±1.56),P<0.05],平均优质胚胎数[(1.65±0.28)vs.(0.81±0.19),P<0.05]中,联合组均显著高于改良短方案组。在联合卵泡期和黄体期促排卵周期中,卵泡期促排卵共获得65枚MⅡ卵母细胞,黄体期促排卵共获得96枚MⅡ卵母细胞,黄体期平均获卵数显著高于卵泡期[(2.6±1.9)vs.(1.8±1.5),P<0.05];而受精率[(83.1%)vs.(79.2%),P>0.05]和平均优质胚胎率[(51.9%)vs.(53.9%),P>0.05]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患者,卵泡期联合黄体期方案促排卵方案能够在短期内获得更多的成熟卵和优质胚胎,这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李玉梅巴林林刘冬娥赵梓彤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不同时期添加黄体生成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5
2018年
目的 :探究不同时期添加外源性黄体生成素(LH)是否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卵巢慢反应患者临床结局,为探寻PCOS个体化的促排卵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ICSI-ET)常规长方案降调节治疗的PCOS患者共158个周期,根据是否加用尿促性腺激素(hMG,内含FSH、LH各75U/支)即外源性LH分为:未加组44例,即整个控制性促排卵(COS)过程中未加LH;早加组66例早卵泡期添加LH组;晚加组48例晚卵泡期添加LH组。比较三组一般资料、基础状态、临床指标及助孕结局。结果 :早、晚卵泡期添加LH组与未添加组在年龄、体重指数、基础LH及E2水平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早加组在不孕年限、基础睾酮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三组GnRH-a降调后启动日LH及E2水平,Gn起始剂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早加组获卵数明显高于未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加组h CG日E2、可利用胚胎数、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未加组、晚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患者早卵泡期适当的补充外源性LH可以改善慢反应的临床结局。
唐静赵梓彤李玉梅刘冬娥
关键词:黄体生成素体外受精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GnRH激动剂诱发的大卵泡生长获IVF-ET助孕妊娠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2014年
本文报道2例不孕患者用GnRH激动剂降调节过程中诱发了卵泡生长,穿刺后获得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后成功妊娠。
李玉梅赵梓彤刘冬娥
关键词:GNRH激动剂卵泡生长
多囊卵巢综合征GnRH-a长方案卵巢慢反应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经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 H-a)长方案降调节超促排卵发生卵巢慢反应的可能原因,为PCOS患者预测卵巢慢反应发生、探寻个体化的促排卵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8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生殖中心实施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常规长方案降调节治疗的PCOS不孕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超促排卵(COH)天数、卵泡生长情况、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雌二醇(E2)浓度及获卵数将PCOS患者分为卵巢慢反应组162个周期,卵巢正常反应组136个周期,卵巢高反应组141个周期。比较不同卵巢反应组间患者基础情况及治疗情况的相关指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慢反应组与正常反应组及高反应组比较,体重指数、基础卵泡刺激素(FSH)、启动日窦卵泡数(AFC)、促性腺激素(Gn)起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间年龄、基础睾酮、降调天数、启动日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指数(OR=1.792,P=0.006)、基础FSH(OR=2.933,P=0.000)、启动日AFC(OR=1.459,P=0.039)为慢反应发生的危险因素;而FSH起始量(OR=0.468,P=0.001)、启动日黄体生成激素(LH)(OR=0.713,P=0.014)、口服避孕药预处理(OR=0.081,P=0.000)为保护因素。结论 PCOS患者卵巢慢反应发生与体重指数增加、降调后LH水平偏低、窦卵泡数过多、Gn起始剂量不足相关,超促排卵前口服避孕药预处理为保护性因素。超促排卵前尽量纠正PCOS患者的内分泌及代谢紊乱、合理的个体化促排卵可能降低卵巢慢反应的发生风险。
赵梓彤刘冬娥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控制性超促排卵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