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云 作品数:13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 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机械工程 更多>>
下胫腓联合损伤研究现状与治疗展望 被引量:1 2023年 下胫腓联合损伤是踝关节损伤中常见而又容易忽视的损伤,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性与腓骨切迹深度相关。在影像学诊断方面,X线检查不能作为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确诊依据;对于>3 mm的下胫腓分离,CT扫描能准确诊断,<1 mm的分离,CT扫描并不敏感;MRI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的诊断敏感度更高;关节镜技术由于其可直视的优点,逐渐被作为诊断下胫腓损伤的"金标准"。下胫腓分离发生在Lan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Ⅳ度、旋后外旋Ⅲ、Ⅳ度和旋前外展Ⅱ、Ⅲ度损伤中。多数稳定型的单纯下胫腓联合损伤非手术治疗预后良好;对于下胫腓联合不稳定或合并踝关节骨折的下胫腓联合损伤,手术解剖复位、维持下胫腓联合的稳定是基本治疗原则。螺钉固定是目前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最常用方法,弹性固定具有能保持下胫腓联合微动关节生物特性、有较好的复位容错性、更少的并发症发生率及远期复位丢失率等优点。置钉角度是维持下胫腓良好复位的关键,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确保理论置钉角度尚缺乏具体方法描述。本文还对未来下胫腓联合损伤的治疗进行展望。 尹相洁 张万魁 王鹏飞 梁文杰 赵天云关键词:踝关节 骨折固定术 下胫腓联合 Hoffa骨折治疗的手术入路 2022年 股骨远端单髁或双髁冠状面的骨折又叫Hoffa骨折,是一种比较少见的关节内骨折。孤立性的Hoffa骨折约占股骨骨折的0.65%,占股骨远端骨折的8.7%-13%,Hoffa骨折大多数由高能量创伤所致,通常合并膝关节周围韧带、半月板及邻近部位的损伤,这种骨折不仅罕见而且诊疗难度大很容易被漏诊。目前临床上切开复位内固定是金标准。但对于具体的手术入路及内固定器并无统一的手术指南,且常常伴发术后并发症,导致膝关节不同程度的活动受限。因此本人通过全面的对比总结股骨远端相关手术入路旨在帮助骨科医生决定Hoffa骨折更有利于解剖复位固定的手术入路。 张万魁 赵天云关键词:HOFFA骨折 手术入路 Hoffa骨折内固定相关问题探讨 2023年 Hoffa骨折是不稳定关节内骨折,具有明显的再移位倾向,伴有股骨远端髁间或髁上骨折时,易被漏诊,CT扫描是诊断Hoffa骨折的金标准。治疗原则是解剖复位关节面、可靠内固定、早期功能活动。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式是经关节面螺钉固定,但螺钉固定时因螺钉尾帽需埋头处理,致关节软骨形成不可愈合的医源性损伤;术后膝关节早期功能活动时骨折块在胫骨平台的作用下反复受到向后、向上的剪切力,是内固定失效的主要原因。钢板辅助螺钉固定可增加局部力学稳定性,但仍不能避免软骨医源性损伤的缺陷,同时因没有专用解剖钢板术中需进行钢板塑形,存在增加手术创伤和手术耗时等问题。Hoffa骨折理想固定方式应兼具:(1)避免关节面软骨医源性损伤。(2)具备后方抗剪切阻挡钢板功能。(3)内固定物更靠近负载界面,以便获得更大的载荷、更好的固定强度。 张万魁 赵天云关键词:HOFFA骨折 内固定 软骨损伤 剪切应力 基于CNKI数据库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文献计量分析 2024年 目的明确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在CNKI数据库中以“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为关键词,时间设置1992-2022年,从检索结果中手动选择肱骨与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文献,对其发表年份趋势、数量、所属学科、发文机构、发表期刊和关键词词频等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结果分别检索出117篇与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相关的文献,41篇与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相关文献;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领域发文量呈线性增长,但增长速度较慢;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方向均在外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占有较大比例,其中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发文期刊为《解放军医药杂志》,而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发文期刊为《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机构均为各省市重点医院以及各地高等院校。关键词检索发现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文献中,于2012年发表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上的《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一文引用次数最高,引用频次为48次,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文献中,于2020年发表在《中国医药导刊》上的《优质护理对髋骨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一文引用次数最高,共引用28次。结论1992-2022年,肱骨、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逐步受到关注,主要以各省市重点医院以及各地高等院校发文为主,研究方向均以外科学和临床医学等学科为主。锁定钢板和髓内钉固定等治疗方式是目前肱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研究的热点,而优质护理是目前髋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研究的热点。 颉宝平 赵天云 成懿关键词:肱骨骨折 髋骨骨折 术后并发症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论文计量统计分析 2024年 目的深入了解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研究现状。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Pilon骨折为关键词进行检索,运用CiteSpace对近20年来(2003-2022年)国内外发表的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文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发表Pilon骨折文献数量前3的国家是美国、中国和德国,其中中国发表84篇;文献平均被引次数最多的是加拿大;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华盛顿大学、马里兰大学系统对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研究较为深入;上海交通大学和同济大学是我国研究该领域的主要研究单位;我国关于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的研究集中在手术、普通内科和医学实验研究等领域;出现频次前4的关键词为“pilon fracture”“internal fixation”“open reduction”“management”;关键词聚类分析后得到7个聚类,具体体现在Pion骨折损伤位置及手术治疗方案2个方面。结论20年来,我国关于Pilon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文章稳步上升,且不断有文章被国际高水平的期刊发表,与国际目前的总体研究趋势一致,但我国目前国际和国内合作程度相对不高。 颉宝平 成懿 赵天云关键词:PILON骨折 术后并发症 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的设计及其辅助置入导针的准确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在体外骨盆模型中辅助置入导针的准确性。方法:选取60具骨盆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 n=30):实验组利用自行研制的环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及相应的模拟手术步骤,在透视引导下将2.0 mm克氏针置入骨盆模型的骶髂通道;对照组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徒手置入骶髂关节螺钉导针。术后通过肉眼观察、骨盆入口位及出口位X线片透视测量导针在骶骨中线位置距离此处骨通道中心点的偏移距离来评估导针位置,比较两组导针的偏移距离、手术操作时间、透视次数及导针调整次数等。 结果:实验组所有骨盆模型均顺利置入导针,无一枚导针穿出模型通道外,对照组有3枚导针穿出模型通道外。X线片测量结果显示:实验组骨盆模型导针的偏移距离为(2.23±0.82)mm,显著小于对照组骨盆模型[(4.46±2.28)mm];透视次数为(12.0±0.3)次,导针调整次数为(8.0±0.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骨盆模型[(26.0±0.4)、(24.0±0.8)次];手术操作时间为(0.52±0.25)h,显著短于对照组骨盆模型[(1.26±0.36)h],以上项目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以直径2 mm为可接受范围,其精准率高达95.5%。 结论:与徒手置入导针相比,骨盆骨折通道螺钉导向系统能更准确置入导针,减少透视次数和导针调整次数,缩短手术操作时间。 魏波 郭虎兵 于新福 马波 梁栋 赵斌 颉宝平 赵天云关键词:骨盆 骨折 骨钉 一种骨科微创手术导航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骨科微创手术导航系统,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轨道基座上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与轨道基座之间滑动连接,滑动块与轨道基座之间设有限定其位置的活动件;滑动块上竖直设有伸缩杆,伸缩杆上设有导向器,导向器与伸缩... 魏波 赵天云 赵斌 颉保平 马波 梁栋 赵俊骥 马驰 韦杰 张登伟文献传递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的临床疗效比较 2023年 目的分析切开复位与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疗法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supracondylar fracture of humerus,SFH)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SFH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案进行分组,每组28例。对照组开展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的方案,对比两组的临床优良率、临床一般观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临床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48.92±18.99)min]与住院时间[(4.08±1.85)d]均短于对照组[(98.65±29.45)min、(8.12±3.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0、5.224,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比对照组少,但透视次数比对照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SFH患儿采取切开复位或闭合复位结合克氏针固定的治疗方案均可获取到相对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闭合复位方案能缩短手术及术后康复的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建议优先进行考虑。 赵斌 赵天云关键词:儿童 肱骨髁上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 克氏针固定 临床疗效 经椎弓根固定治疗多节段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 张仁礼 赵天云 既往对多节段脊柱骨折行手术治疗时常采用Harrington或Lugue等经椎板固定器械,经椎板复位时,撑开力的作用点仅能作用于后柱,难以将轴向撑开力通过后柱传导致前柱,因此不能有效恢复椎体的高度,虽然固定的节段过多,却难...关键词:关键词:经椎弓根固定 固定术 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稳定性与骨愈合的相关性研究及锚式自锁髓内钉的研制 赵天云 刘新成 袁超 1、在骨折端间缝隙过大或骨折端间加压过紧时,带锁髓内钉锁钉与锁孔适配间隙的存在而导致的骨折端间旋转移位及由于横向锁钉在锁孔内的滑动而引起的骨折端晃动,是骨折愈合的不利因素。带锁髓内钉固定后的稳定性与骨愈合的相关性研究,经...关键词:关键词:自锁髓内钉 骨折固定 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