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厚均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山东省渔业技术推广站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养殖
  • 2篇太平洋牡蛎
  • 2篇牡蛎
  • 1篇电镜
  • 1篇电镜观察
  • 1篇多倍体
  • 1篇性疾病
  • 1篇养殖病害
  • 1篇养殖技术
  • 1篇养殖品种
  • 1篇药物残留
  • 1篇渔用
  • 1篇渔用药物
  • 1篇真菌性疾病
  • 1篇扫描电镜观察
  • 1篇水产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水产养殖病害
  • 1篇水产养殖病害...
  • 1篇水产养殖品种

机构

  • 4篇山东省渔业技...
  • 2篇青岛海洋大学

作者

  • 4篇赵厚均
  • 2篇于瑞海
  • 2篇王如才
  • 2篇田传远
  • 1篇梁英
  • 1篇景福涛
  • 1篇任素莲
  • 1篇李鲁晶
  • 1篇王昭萍
  • 1篇王立强

传媒

  • 2篇黄渤海海洋
  • 1篇中国水产
  • 1篇齐鲁渔业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0
  • 1篇199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太平洋牡蛎多倍体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本文综述了太平洋牡蛎多倍体产生的途径、诱导方法、诱导结果、诱导机制、倍性鉴别方法、繁殖、生长、生理指标、抗逆性和口味等。提出。6-DMAP诱导牡蛎三倍体的技术前景广阔;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的方法是产生三倍体的最好途径;四倍体是生物方法产生三倍体的中间材料,可以存活,应加大力度地研究和开发;三倍体的性腺能够发育,并可产生具有繁殖力的配子;在良好的环境里,四倍体的生长和抗逆性较二倍体优势;在繁殖季节,三倍体的生化组成等指标比二倍体高,口味较好。
田传远王如才于瑞海王昭萍赵厚均
关键词:太平洋牡蛎多倍体牡蛎养殖
鲆鲽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被引量:1
2007年
已发生的大菱鲆药残事件对鲆鲽鱼养殖的影响是巨大的,短期来说给养殖业造成了较多的损失,通过大菱鲆药残事件,对如何转换养殖防病理念、如何进行药物安全使用等,最终以使我们的产品质量达到安全标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鲆鲽鱼工厂化健康养殖技术就是引导养殖户安全使用渔用药物,控制药物残留,确保养殖产品达到无公害标准,使养殖业在健康的轨道上有序发展。
李鲁晶赵厚均景福涛
关键词:健康养殖技术工厂化鲽鱼安全标准渔用药物药物残留
10月份山东省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通报
2005年
10月份,全省15个市对17个水产养殖品种(鱼类7种、甲壳类4种、贝类4种、藻类1种、棘皮动物1种)的病害进行了测报。其中8个养殖品种测报出13种病害(其中细菌性疾病5种、真菌性疾病1种、寄生虫疾病4种、病因不明的病害3种)。对虾、海带、缢蛏、牡蛎、鲢鳙等均未测报出病害。
赵厚均王立强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测报情况水产养殖品种真菌性疾病寄生虫疾病棘皮动物
太平洋牡蛎配子和精子入卵的扫描电镜观察及胚胎发育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2000年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 ,太平洋牡蛎精子由头部、中段和尾段组成。精子全长约 2 1 .6μm ,尾段长约 1 8.2 μm ,末端观察到“针眼”样结构 ;头部最大处的直径约 2 .6μm ;中段直径约 1 .1 μm ;未成熟精子尾段中部出现膨大 ,该处直径约 0 .3μm。卵呈梨形 ;卵的直径约为 41 .9μm。卵表面有微绒毛组成的皱折结构 ,可见卵黄膜孔。卵质收回时 ,在卵表面卵柄处可见明显的树枝状结构。受精后 ,受精卵表面的卵黄膜剥离处可见较多数量的皮质小泡。在水温2 1 .2~ 2 3.5℃ ,精卵混合 34min时 ,释时出第 1极体 ;1h2 2min时 ,放出第 2极体 ;2 1h55min时 ,胚胎发育至初期D形幼虫。
田传远梁英王如才任素莲于瑞海赵厚均
关键词:牡蛎精子入卵胚胎发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