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赖海涛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灵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流行病
  • 2篇流行病学
  • 2篇感染率
  • 1篇乙肝
  • 1篇乙肝疫苗
  • 1篇乙型
  • 1篇乙型肝炎
  • 1篇疫苗
  • 1篇疫苗免疫
  • 1篇疫情
  • 1篇源性
  • 1篇手足
  • 1篇手足口
  • 1篇手足口病
  • 1篇土源性
  • 1篇土源性线虫
  • 1篇土源性线虫感...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病例
  • 1篇吸虫

机构

  • 6篇灵山县疾病预...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6篇赖海涛
  • 3篇黄光华
  • 2篇林源
  • 2篇蒋智华
  • 2篇吕国丽
  • 2篇万孝玲
  • 1篇方钟燎
  • 1篇陈钦艳
  • 1篇杨益超
  • 1篇王学燕
  • 1篇胡莉萍
  • 1篇陆丽红
  • 1篇丁秀明
  • 1篇王超

传媒

  • 2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国寄生虫学...
  • 1篇中国热带医学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内科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2016-2019年广西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监测分析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防治效果,为制定今后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6-2019年在灵山县按照地理方位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在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为纵向监测点,连续4年开展土源性线虫病监测,监测对象为≥3岁常住居民,每个点约200人,共约1000人,收集监测对象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送二检,检测寄生虫虫卵。结果2016-2019年灵山县共调查4363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08%(47/4363),其中钩虫、蛔虫和鞭虫的感染率分别为0.66%(29/4363)、0.30%(13/4363)、0.11%(5/4363)。不同年度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7,P<0.05),总体呈下降趋势(X^(2)=8.045,P<0.05)。烟墩镇感染率最高为2.75%(26/945),人群感染率最高的是幼托儿童2.55%(11/431)。各虫种均以轻度感染为主,占总感染数89.36%(42/47)。钩虫感染主要集中于70岁及以上年龄组,鞭虫感染率较高为60~69岁年龄组,蛔虫则在0~9岁年龄组感染较高。结论灵山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已降至较低水平,有地区和人群的分布差异,提示要针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制定精准的防控措施。
黄光华张波赖海涛吕国丽林源蒋智华万孝玲杨益超刘健
关键词:土源性线虫感染率钩虫蛔虫鞭虫
广西灵山县2~6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 了解广西灵山县2~6岁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为乙肝病毒(HBV)高流行区乙肝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按照横断面调查研究原理,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灵山县2~6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3~5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HBV血清学标记物。结果 调查了1 594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覆盖率为100%;5岁以下儿童HBsAg标准化阳性率为0.17%(3/832,95%CI:-0.11~0.45);抗-HBs标准化阳性率为68.98%(95%CI:66.71~71.25);HBeAg和抗-HBe标准化阳性率分别为0.16%(95%CI:-0.04~0.36)和0.38%(95%CI:0.08~0.68);抗-HBc标准化阳性率为43.97%(95%CI:41.53~46.41)。不同年龄组间抗-HBs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呈下降的趋势(P<0.001)。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城乡分布、低出生体重和分娩医院级别与抗-HBs阳性率有关,加强免疫与低龄儿童抗-HBs阳性率无关。3名HBsAg持续阳性儿童的母亲产检检测HBsAg阳性。结论 广西灵山县达到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的目标(<1%);已经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基础免疫的学龄前儿童没必要进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
王超黄光华王学燕赖海涛任创创李齐芳陈钦艳胡莉萍贾蕙华方钟燎
关键词:儿童乙肝疫苗免疫效果
灵山县2004—2009年乙型肝炎的流行特征
2011年
目的分析灵山县2004—2009年乙型肝炎流行特征,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该县乙型肝炎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结果 2004—2009年灵山县累计报告乙型肝炎3 230例,年平均发病率37.48/10万,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发病无明显季节高峰;病例以农民最多,占总病例数的66.93%;病例集中在15~60岁年龄组,占总病例数的83.99%;男性病例与女性病例比为3.52∶1,发病率有明显差异。结论 2004—2009年灵山县乙型肝炎发病呈增长趋势,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低,青壮年发病率高。因此,在做好乙肝疫苗免疫规划的同时,要利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利时机,对重点人群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改变不良行为习惯,提高高危易感人群(青壮年)的乙肝疫苗接种率。
李齐芳邓肖英赖海涛
关键词:乙型肝炎流行病学
2005—2013年广西灵山县法定传染病流行趋势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了解灵山县近9年法定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2013年灵山县法定传染病监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5—2013年灵山县无甲类传染病报告,乙丙类共报告24种39 464例,年均发病率为359.82/10万,死亡738例,年均死亡率为6.73/10万,年均病死率为1.87%。全年各月均有发病,4—7月为发病高峰,3岁以下儿童和60岁以上老年人为高发人群,血源及性传播疾病、呼吸道疾病发病率分别居各类法定传染病的第1、2位,肺结核、梅毒、乙型病毒肝炎(乙肝)、其他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发病率居前5位。结论灵山县法定传染病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以乙肝、梅毒和艾滋病为主的血源及性传播疾病、以肺结核为主的呼吸道传染病、以手足口病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为主的儿童常见肠道传染病是该县重点防控的传染病。
赖海涛
关键词:法定传染病疫情发病率
广西灵山县2012~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重症病例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了解广西灵山县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特点及其重症病例发生情况,为制定手足口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灵山县全县手足口病实时报告资料,对全县报告的所有重症病例进行现场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广西灵山县2012~2014年手足口病总发病率为133.85/10万,重症所占比例为4.16%;2012、2013、2014三年发病率分别为88.71/10万、112.96/10万、203.54/10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病例集中发生于每年5~11月,最高为9月份,达20.38/10万;男性发病率为167.48/10万,重症所占比例为4.21%;女性发病率为97.31/10万,重症占比例为4.06%;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重症所占比例差别不大。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发病率分别达到2 072.28/10万、1 345.41/10万,然后逐岁减少。城市和农村发病率分别为156.58/10万和131.17/10万,差别不大;重症占比例分别为0.66%和4.65%,农村高于城镇。病原学检测发现以肠道病毒EV71型为主,占60.30%;但2013年EV71型仅占6.85%,当年重症占比例也最低。结论广西灵山县手足口病发病率具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病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1~2岁儿童发病率最高,病原体以EV71为主,农村重症患者比例明显高于城镇,重症患者比例与当年EV71的占比呈正相关。为有效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减少重症病例的发生,应加强病原学监测,加强农村地区的防控力度。
赖海涛劳成涌李齐芳邓肖英袁波才丁秀明陆丽红
关键词:手足口病重症病例
2016—2019年广西灵山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为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广西)灵山县人群华支睾吸虫感染情况,2016—2019年在灵山县东、西、南、北、中等5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的1个行政村开展调查,每个行政村整群抽样法抽取≥3岁的常住居民200人。每年共调查1000人以上,往年已参加过调查的人不再纳入。采集调查对象粪样,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一粪二检)检查华支睾吸虫虫卵并计数。结果显示,2016—2019年灵山县共调查4363人,华支睾吸虫总感染率为4.86%(212/4363),以轻度感染为主,占总感染数的93.87%(199/212),无重度感染者。2016—2019年感染率分别为3.59%(42/1170)、5.03%(51/1014)、7.58%(79/1042)和3.52%(40/1137),不同年度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71,P<0.01)。5个调查点中,感染率最高的为烟墩镇长麓村(13.12%,124/945),最低的为那隆镇陈垌村(0.37%,3/821),不同调查点人群感染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912,P<0.01)。男性感染率为7.43%(167/2248),高于女性的2.13%(45/2115)(χ^(2)=66.244,P<0.01);50~59岁年龄组感染率最高(10.4%,62/596),各年龄组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690,P<0.01);教师及其他职业感染率最高(9.33%,7/75),不同职业中人群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314,P<0.01);大专及以上文化水平人群感染率最高(8.00%,2/25),不同文化水平人群间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37,P<0.01)。2016—2019年广西灵山县华支睾吸虫感染处于中度流行水平,各乡(镇)的感染率存在差异。
黄光华张波赖海涛吕国丽林源唐雯茜万孝玲蒋智华刘健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感染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