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绩业
- 作品数:15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多糖含量的影响被引量:9
- 2004年
- 微藻含有的多糖以及糖蛋白等活性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在24~26℃、自然光照的条件下,首先考察小球藻生长与胞内多糖积累的关系,其次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的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中多糖的合成与积累主要发生在生长过程的平衡期。利于小球藻生长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2g·L-1,KNO3:0 8g·L-1,NaH2PO4:0 2g·L-1,此时的细胞密度为6 46×107个细胞·L-1培养液。获得最高总糖含量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10g·L-1,KNO3:1 6g·L-1,NaH2PO4:0 4g·L-1。与之对应的总糖含量为:168 1mg·g-1。此结果为进一步从微藻中获取单一组成的、具有重要生物和生理活性的多糖及糖蛋白提供了优化培养微藻的实验依据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条件。
- 谭绩业赵连华
- 关键词:营养盐小球藻细胞生长多糖
- 淀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含水量的关系被引量:8
- 2006年
- 采用热膨胀法测定不同含水量下四种淀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得到了不同含水量下淀粉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实验值,探讨了水的增塑作用及影响机理,得到了含水量与Tg的定量表达式,为预测淀粉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及对淀粉的储藏加工提供了依据。
- 詹世平陈淑花刘华伟李卓黄慧谭绩业
- 关键词:玻璃化转变淀粉含水量热膨胀法
- 壳聚糖溶液性质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2年
- 将壳聚糖配制不同酸度、浓度的乙酸溶液及壳聚糖乙酸溶液添加抗坏血酸和双乙钠,测定了溶液粘度随浓度、酸度、添加剂和存放时间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壳聚糖的粘度随浓度增大而增大、随酸度增大而减小、随存放时间增加而减小;添加剂抗坏血酸和双乙酸钠均使壳聚糖乙酸溶液粘度迅速降低,但随存放时间变化的不大.
- 李德鹏谭绩业丁仕强王锐邹凡张鹏
- 关键词:抗坏血酸溶液粘度双乙酸钠
- 马钱子脱毒的试验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马钱子是常见的有毒的中药之一,使用稍有不慎,便会导致中毒甚至死亡.传统的中医炮制方法不能有效降低其毒性,因此寻求化学方法降低或消除其毒性成为研究方向之一.我们采用有机试剂与马钱子相互作用,能够减弱或消除其毒性,并用动物试验予以验证.
- 李昕跃张丽然徐海燕王锐谭绩业
- 关键词:马钱子中药毒性
- 开设综合研究型化学实验的尝试被引量:21
- 2003年
- 开发和设计体现前沿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综合实验正在成为大学本科实验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本文从实验内容的特点、实验教学的组织等方面介绍了开设综合研究型化学实验的工作探索,并提出了如何将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工作思考.
- 张欣华杨光肖进兵谭绩业
- 关键词:化学实验实验教学教学改革高校
- 布咙酸合成及产品分析
- 1993年
- 本文对布咙酸合成工艺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本合成方法产品总收率达90%以上,对于所用原料和产品的分析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可行的分析方法。
- 李嘉珞韩凤娟谭绩业王桂娟吴祖望
- 关键词:染料中间体
- 共混对淀粉玻璃化转变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06年
- 采用DSC曲线分析法对各种添加剂与淀粉的相容性进行了判断,首次给出了这些添加剂与淀粉的相容性结果。对黄原胶与淀粉的共混体系的玻璃化转变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高分子聚合物的共混模型对糯米淀粉与黄原胶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实验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适用于此体系的经验关联式,并应用玉米等其他淀粉与黄原胶共混后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表明该关联式可用于定量预计淀粉与黄原胶共混后的玻璃化温度。
- 詹世平陈淑花刘华伟李卓黄慧孙永正谭绩业
- 关键词:玻璃化转变淀粉添加剂共混
- 阻聚剂2,6-二硝基对甲酚的合成研究
- 1997年
- 本文介绍了用对甲酚和硝酸在氯仿中合成2,6-二硝基对甲酚的方法和工艺路线、对反应的影响因素如反应时间、温度、溶剂、物料配比,溶剂中水用量进行了研究。产率可达83.0%。
- 李德鹏谭绩业袁云程
- 关键词:阻聚剂
- 绿色化学与实验室管理被引量:5
- 2004年
- 绿色化学是一门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的化学,绿色化学作为一种新兴的策略方针引人瞩目.高等学校实验室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在我国科学和教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们应该懂得人类的活动如何影响地球的健康,他们应该为后代留下一个健康的地球.因此,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
- 谭绩业
- 关键词:绿色化学实验室管理污染治理废物处理
- 固相反应制备纳米氧化铜被引量:17
- 2003年
- 以CuCl2·2H2O、Cu(NO3)2·3H2O与NaOH为反应物,在室温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合成CuO纳米粉体的两个反应体系,用透射电镜(TEM)和X射线衍射(XRD)对产物的组成、大小及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室温固相化学反应所制得的CuO为单斜晶纳米CuO.另外,还从研磨方式、反应配比、反应体系、分散时间、及表面活性剂用量等方面对影响产物粒径大小及分散性的因素进行了探讨以下为所得结论的简要介绍:①反应速度是影响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②反应配比对产物的均匀程度及分散性有影响;③超声波分散可改变颗粒的分散程度;④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改变颗粒的分散性有明显作用,其用量对粒径大小的影响存在最佳值.
- 谭绩业邹凡
- 关键词:固相化学反应氧化铜纳米材料纳米粉体C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