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敬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19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纹状体黑质变性病人的护理体会
- 2000年
- 纹状体黑质变性病变主要累及黑质和纹状体,也有不同程度的小脑、植物神经、锥体束和锥体外系受损,主要表现为不同形式的运动功能障碍。我院自1982年共收治24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 王丹玲王颉程小杰谭敬华
- 关键词:病人护理体会纹状体黑质变性
- 全军神经疾病护理示范基地的建设与实践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索建设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神经系统疾病示范基地的举措。方法将授课方法及授课内容进行重点细化,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订明确的管理制度,采用理论考核结合科室评定以及学员反馈的方法评估带教效果。结果通过培训,学员们开阔了思路,提高了理论水平及操作能力,同时也建立了先进的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示范基地工作平台,取得示范基地建设工作良好成效。结论全军神经系统疾病护理示范基地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清晰标准、做好周密部署、实施全过程监护以及调动全员参与是保证建设工作取得成效的基本途径。
- 蔡昌兰黄叶莉刘岩谭敬华李琼韩雪
-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教学
- 双腔耐高压型PICC导管置管术中更新剪裁方法的探讨
- 2013年
- 目的通过我科临床中对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导管的剪裁方法进行总结,探讨其能源的节约。方法选择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186例,采用扩皮刀进行剪裁。结果保证置管的无菌与便捷的同时节约了能源,减少了开支。结论双腔耐高压型PICC置管术中用扩皮刀剪裁,切实可行且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
- 谭敬华蔡昌兰刘岩李琼
-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为了保护恶性肿瘤患者的血管免受化疗液体的刺激,减少患者长期反复穿刺的痛苦,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此类患者中进行了广泛应用。但在临床工作中,由于部分患者自身血管比较差,或是已经做过放疗、化疗后,血管已经受损,这就造成护士难以保证穿刺成功,而PICC管较其他输液产品昂贵,打开包装后一旦穿刺不成功,就无法再次使用。我科自2008年2月以来,对没有把握1次穿刺成功的患者行先穿刺,后打开包装的操作方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谭敬华蔡昌兰
-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恶性肿瘤患者穿刺不成功PICC管化疗后
- 双侧肢体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 2004年
- 目的探讨双侧肢体同期电刺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颈内动脉系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抽签随机分为2组,双侧组:在神经系统症状不在进展后48h开始,应用北京爱生NMT-91神经肌肉治疗仪对偏瘫侧肢体和未受损侧肢体进行同期低频脉冲式电流刺激;单侧组对偏瘫侧肢体进行低频脉冲式电流刺激。观察指标:分别在康复开始时及4周后评估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linicalnervefunctionlimitationscores,CNS),改良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barthelindex,MBI)。结果双侧组1例患者实验期间因脑卒中进展,不进行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上述观察指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侧肢体电刺激可以显著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 毕娜姜振慧何祥田晶谭敬华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偏瘫
- 小儿难治性癫癎的围术期护理被引量:4
- 2008年
- 蔡昌兰黄叶莉朱癎为齐文杰甘泉张俊莉谭敬华
- 关键词:小儿难治性癫痫围术期护理
- 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MST用于PICC的应用技术和探讨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行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微插管鞘技术(MST)的PICC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及经验总结,探讨其优越性。方法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0)与对照组(n=40)。试验组患者采用血管超声引导系统评估血管,利用MST技术行上臂PICC穿刺;对照组患者在肉眼下穿刺血管行PICC。结果观察组置管一次成功率为97.5%,且一次成功率、穿刺点出血、静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5),导管移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MST用于PICC具有切实可行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开展,尤其适用于血管条件不好的患者。
- 蔡昌兰黄叶莉谭敬华李琼张俊莉王红康伟
- 癌症患者疼痛的护理探讨
- 2009年
- 目的探讨癌症患者疼痛的特点及护理要点。方法对中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特点实施整体护理。结果通过对中晚期癌痛患者的护理,针对其身心具体情况给与全方位的综合护理,减轻了患者的不适感,辅助患者进行抗癌治疗。结论通过适当的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有利于患者进一步配合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 谭敬华蔡昌兰
- 关键词:癌症疼痛护理
- 双腔耐高压型PICC导管在临床中应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14年
- PICC于1996年引进我国,在临床应用中已经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及患者的认可。它是一种新的适用于中长期静脉输液的护理技术,是由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并让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深静脉的导管置入方法,是目前较为先进的静脉输液技术。
- 谭敬华蔡昌兰藏敬岩马天华陈桂香
-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的护理体会
- 2010年
- 蔡昌兰黄叶莉李琼温居一张俊莉谭敬华韩雪
- 关键词:细胞因子类杀伤细胞肿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