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爽
- 作品数:7 被引量:37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利用污水污泥和高浓度二氧化碳培养海洋微藻技术研究
- 自工业革命以来,不断增长的化石燃料燃烧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尤其是C02浓度越来越高,从而引发了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洪水泛滥和动植物灭绝等问题。采取经济有效的方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热点。虽然人们在减...
- 谢爽
- 关键词:海洋微藻剩余污泥耐受性光生物反应器
- 文献传递
- 碱蓬幼苗对Pb、Cd、Cu、Zn耐受性及富集能力被引量:10
- 2009年
- 通过为期4周的水培试验初步研究了碱蓬(Suaeda salsa)幼苗对Pb、Cd、Cu、Zn的耐受性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碱蓬幼苗对四种重金属的转移系数(TF)均〈1,因而不属于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碱蓬幼苗可在水淹条件下生长,并对Pb、Zn具有较强的耐受性,当暴露于浓度0.10mg/L的Pb以及浓度1.00mg/L、5.00mg/L的Zn时,供试植物没有出现毒害症状,生物量也无明显降低;同时,幼茁对两者表现出较强的富集和转移能力,在0.10mg/LPb处理中,地上部和根部的生物浓缩系数(BCF)分别为12和57,转移系数达到0.219;在1.00mg/L和5.00mg/LZn处理中,地上部BCF分别达到50、28,根部BCF分别达到89、90;TF分别达到0.555、0.311。相反,碱蓬幼苗对Cd、Cu的敏感性较大,浓度分别为0.01mg/L和1.00mg/L时即可造成生物量显著降低,根部对Cd、Cu的生物浓缩系数较高可能是由于毒性抑制而使生物量减小所致。从重金属的耐受性和积累能力两方面考虑,碱蓬较适于污水中Zn、Pb的生物净化。
- 刘宇孟范平姚瑞华谢爽
- 关键词:碱蓬重金属耐受性
- 耐酸性和耐高浓度CO_2的海洋微藻筛选被引量:10
- 2009年
- 用于固定工业烟道气CO2的微藻必须具有耐酸性和耐高浓度CO2的能力。本研究拟从12种常见海洋微藻中筛选出耐酸和耐高浓度CO2的种类。首先采用微板吸光法测定了微藻在不同pH值的F/2培养基中的藻细胞密度变化,比较了各种微藻对H2SO4和HNO3所致酸性的适应能力;将耐酸性较强的微藻接种到培养基中,以75mL/min的流量连续通入体积分数为5%的CO2,并以通入空气的培养基中生长的微藻为对照,根据培养7d期间藻细胞密度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进一步筛选得到耐受高浓度CO2的藻种。结果表明,12种供试微藻中,以杜氏盐藻(Dunaliellatertiolecta)、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海水小球藻(Chlorellapacifica)和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的耐酸性较强,均可在pH=4的培养基中正常生长;而小新月菱形藻和海水小球藻同时能够耐受高浓度CO2冲击,培养结束后,5%CO2处理组的藻生物量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07.62%和113.43%。因此,小新月菱形藻和海水小球藻在固定工业CO2和减缓温室效应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
- 孟范平谢爽于腾李永富王佳桢付晓刚
- 关键词:海洋微藻耐受性
- 以污泥提取液为生长介质的纤细角毛藻培养与CO_2生物固定
- 2013年
- 污水污泥(MSS)中含有大量的氮磷营养盐,以其替代传统培养基作为微藻的营养来源,将显著降低微藻吸收固定CO2的成本,增强微藻在工业碳减排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以污水污泥提取液与海水的混合液作为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 gracilis)的生长介质,同时通入高浓度(5%~20%)CO2,在优化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将微藻接种到螺旋管式光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动态试验,并逐日测定相应的藻生物量和固碳能力。结果表明,在污泥提取液和海水的混合体系中,纤细角毛藻的最适生长条件为:通入10%CO2气体,污泥提取液和海水按照1∶29比例混合,温度为30℃,光照强度为6 000lx。当保持10%CO2的通入速度为20mL·min-1时,生物反应器的适宜运行条件为:藻接种量1×106cells·mL-1,循环流量1 200mL·h-1。在上述优化条件下,最大藻生物量产率(0.36g·L-1·d-1)和最高固碳速率(0.67g·L-1·d-1)出现在循环培养第5d;此外,培养液中氮、磷营养盐的利用程度较高,NO3--N、NH4+-N、NO2--N、PO43--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9%、93.3%、78.0%和88.5%。
- 孟范平李祥蕾谢爽于腾程凤莲
- 关键词:纤细角毛藻光生物反应器生物固定
- 耐酸性和耐高浓度CO2的海洋微藻筛选
- 用于固定工业烟道气CO的微藻必须具有耐酸性和耐高浓度CO的能力。本研究拟从12种常见海洋微藻中筛选出耐酸和耐高浓度CO的种类。首先采用微板吸光法测定了微藻在不同pH值的F/2培养基中的藻细胞密度变化,比较了各种微藻对HS...
- 孟范平谢爽于腾李永富王佳桢付晓刚
- 关键词:海洋微藻耐受性
- 文献传递
- 城市污水厂污泥替代营养盐培养海水小球藻的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为了城市污水厂污泥的资源化利用,对污泥替代F/2培养基培养海水小球藻(Chlorella pacifica)进行了研究。首先采用研磨-离心法制备污泥抽提液,将其与F/2培养基按体积比7∶3混合,接种微藻并在优化的条件下培养6 d,逐日测定混合液中无机氮、磷的浓度,培养结束后测定微藻生物量以及干藻中蛋白质、氨基酸和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将微藻在最佳条件下培养6 d后,混合液中PO34--P、NO2--N、NH4+-N和NO3--N的吸收率分别达到97.32%、96.72%、97.55%和78.13%;与F/2培养基对照组相比,混合液中微藻的生物量增加11.5%;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变化不大。另外,干藻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饲料行业标准的要求。
- 张聪谢爽孟范平
- 关键词:污泥海水小球藻
- 剩余污泥氮磷营养盐提取方法研究被引量:8
- 2011年
- 为提取污泥中的氮磷营养盐,以实现污泥的资源化和减量化,分别采用热碱法、超声波法和加碱超声波法对剩余污泥进行处理。在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的基础上,比较了3种方法对污泥中无机氮(IN)和磷酸盐(PO43--P)的提取效果以及污泥减量效果。结果表明,热碱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pH=13、T=100℃、t=9 h;超声波法的适宜提取条件为P=400W、t=40 min;而加碱超声波法在pH=13、P=400 W、t=20 min时提取效果最好。在优化的提取条件下,3种方法对污泥中N、P的提取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加碱超声波法≈超声波法>热碱法;污泥减量幅度也为同样的变化顺序。综合考虑污泥N、P提取效果及后续微藻培养对pH值的要求,确定超声波法为污泥营养盐提取的最适方法。
- 孟范平谢爽程凤莲
- 关键词:剩余污泥超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