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治己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4
供职机构:三明市第二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镇痛
  • 5篇手术
  • 4篇静脉
  • 3篇异丙酚
  • 3篇硬膜
  • 3篇硬膜外
  • 3篇术后
  • 3篇氯诺昔康
  • 3篇麻醉
  • 3篇芬太尼
  • 3篇丙酚
  • 3篇病人
  • 3篇病人自控
  • 2篇气腹
  • 2篇腔镜手术
  • 2篇自控静脉
  • 2篇自控静脉镇痛
  • 2篇自控镇痛
  • 2篇吗啡
  • 2篇静脉PCA

机构

  • 14篇三明市第二医...

作者

  • 14篇谢治己
  • 14篇魏秀吾
  • 13篇吴善苏
  • 13篇上官明化
  • 13篇钟进财
  • 9篇陈真福
  • 4篇林娟
  • 3篇陈健
  • 3篇张泽珍
  • 2篇杨美
  • 2篇陈启忠
  • 2篇扬美
  • 2篇刘满钗
  • 1篇张译珍
  • 1篇陈键

传媒

  • 6篇福建医药杂志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2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海南医学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中国航天医药...

年份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1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复合氯胺酮用于小儿腭裂修复术的麻醉效果比较(附70例临床分析)
2003年
吴善苏谢治己陈真福钟进财上官明化魏秀吾
关键词:腭裂修复术异丙酚咪唑安定氯胺酮麻醉
0.075%罗哌卡因复合2μg·ml^(-1)芬太尼在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03年
目的 观察 0 .0 75 %罗哌卡因复合 2μg· ml- 1 芬太尼用于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 选择 ASA - 级足月、单胎、头位 ,估计能自然分娩、要求分娩镇痛的初产妇 10 0例 ,于宫口开 3cm时 ,行 L2 - 3硬膜外穿刺向头端置管 3cm,负荷量 12 ml~ 15 ml后连接国产怡新自控镇痛泵 ,持续背景剂量 5 ml· h- 1 、PCA量 2 ml/次 ,间隔 15 min,宫口开全时停药 ,另选同等条件不要求镇痛的初产妇 10 0例对照。结果 镇痛组感觉减退平面均在 T1 0 以下 ,VAS评分 <2 0 mm ,改良 Bromage评分为 0级 ,均可下床行走和自主排尿。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 Apgar评分两组无明显差异 (P>0 .0 5 )。结论  0 .0 75 %罗哌卡因复合 2μg· ml- 1 芬太尼在可行走性硬膜外分娩自控镇痛中可获得满意的分娩镇痛 ,对产程、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 。
陈真福吴善苏谢治己上官明化钟进财魏秀吾杨美张译珍陈健林娟
关键词:分娩镇痛硬膜外镇痛罗哌卡因芬太尼无痛分娩
氯诺昔康与吗啡用于术后静脉PCA的疗效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魏秀吾上官明化吴善苏钟进财谢治己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术后静脉PCA疗效比较
颈丛复合全麻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01年
钟进财魏秀吾谢治己吴善苏上官明化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机械通气
三种不同浓度的氯诺昔康和吗啡用于静脉镇痛的比较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探讨氯诺昔康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 (PCIA)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择骨科手术病人 12 0例 ,随机分成四组 ,每组 30例。L1组 ,0 0 2 4 %氯诺昔康 +0 0 1%氟哌利多 ;L2 组 ,0 0 32 %氯诺昔康 +0 0 1%氟哌利多 ;L3 组 ,0 0 4 0 %氯诺昔康 +0 0 1%氟哌利多 ;M组 ,0 0 5 %吗啡+0 0 1%氟哌利多。应用PCA泵LCP给药模式设置 :总量 15 0ml,负荷量 5ml,背景输注 2ml/h ,PCA 1ml,锁定时间 10min。手术后感觉疼痛明显时 (VAS 5 0mm左右 )启动PCA泵。观察PCIA开始、2、4、8、12、16、2 4、36、4 8h各时间点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镇痛效果L1组较M组差 ,L2组与M组相当 ,L3 组优于M组 (P <0 0 5 )。L1、L2 、L3 组间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仅个别出现轻微的恶心呕吐反应 ,且明显少于M组 (P <0 0 1)。结论  0 0 4 %的氯诺昔康为合适镇痛浓度 。
陈真福吴善苏谢治己陈启忠魏秀吾钟进财上官明化
关键词:氯诺昔康吗啡静脉镇痛自控静脉镇痛氟哌利多骨科手术
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对食道癌三野根治术血液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道癌三野根治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将3 0例ASAⅠ~Ⅲ级食道癌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 (GA +EA ,15例 ) ;B组为单纯全麻 (GA ,15例 )。B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 ,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 ,分别监测A、B两组插管后、术中、拔管后MAP、HR、CVP、PETCO2 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A组MAP下降、HR减慢与麻醉前比 (P <0 .0 5 ) ;B组MAP、HR上升 (P <0 .0 5 ) ;A组MAP、HR、CVP、PETCO2 均低于B组 (P <0 .0 1)术中、术后ECG异常变化B组均大于A组 (P <0 .0 5 )。结论 食道三野手术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较单纯全麻稳定 ,但应注重血容量补充。
魏秀吾上官明化谢治己吴善苏钟进财
关键词:全麻硬膜外麻醉血液动力学食道癌三野根治术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子宫切除术后PCIA的临床研究(附120例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比较观察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子宫切除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在腰、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术、术毕行PCIA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四组,每组30例。A组应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50 mg;B组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150 mg+芬太尼0.4 mg;C组氯诺昔康40 mg;D组芬太尼20μg.kg-1。镇痛时间48 h。观察PCIA开始和开始后2、4、8、12、16、24、36、48h的镇痛效果、镇静程度、不良反应和术前、PCIA结束时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变化。结果镇痛效果A组与其他三组相似,B组镇痛质量明显提高。不良反应A组与C组相似,明显少于D组,B组不良反应相对小。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与C组相似,明显短于D组,B组未见明显延长。病人镇痛质量评价为B组>A组>C组>D组。结论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用于子宫切除术后PCIA镇痛效果良好、副反应少、安全性高,若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可提高病人的镇痛效果和镇痛质量。
吴善苏陈真福谢治己魏秀吾上官明化钟进财杨美张泽珍陈键林娟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病人自控镇痛子宫切除术
3小时以上腹腔镜手术CO_2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
魏秀吾吴善苏钟进财上官明化谢治己
该组对气腹对循环功能的影响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轻度高碳酸血症(PaCO_2低于6.7KPa)一般不会导致血液动力学显著波动。气腹后气道压力升高,解除气腹后可在较短时间内恢复至气腹前水平,说明即使在临床常用的增高的...
关键词: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CO2气腹
PCA应用不当致严重神经系统反应5例报告被引量:1
2001年
魏秀吾陈真福谢治己刘满钗钟进财
关键词:病人自控镇痛副反应神经系统反应
异丙酚复合小剂量芬太尼及阿托品对无痛人流术中宫缩的影响(附100例观察)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探讨异丙酚复合0.05 mg芬太尼及0.5 mg阿托品应用对无痛人流术中宫缩的影响。方法选择要求人工流产的健康妇女300例,其中自愿要求无痛人流的200例随机分成A、B两组,每组100例,不要求无痛的100例为C组。A组应用异丙酚复合0.05 mg芬太尼及0.5 mg阿托品,B组异丙酚复合0.05mg芬太尼,C组未行镇痛。观察宫缩恢复时间、宫缩素使用情况、术中出血量,术后4 h电话随访出血情况。结果A、B两组对宫缩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组宫缩恢复时间比B组长,C组始终存在宫缩。术中出血量A组比B、C两组多(P<0.01,P<0.01),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血例数A组较B、C组多(P<0.01,P<0.01),B组亦较C组多(P<0.01)。宫缩素使用率A组比B、C两组高(P<0.01),B组也比C组高(P<0.01)。结论异丙酚复合0.05 mg芬太尼有抑制宫缩的作用,加用0.5 mg阿托品可使宫缩恢复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多、宫缩素使用率增高。
陈真福吴善苏谢治己钟进财上官明化魏秀吾扬美张泽珍陈健林娟
关键词:无痛人流异丙酚阿托品宫缩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