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新 作品数:10 被引量:35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超声引导与传统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应用的对比性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术与传统PICC置管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情况,评价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解放军总医院南楼老年患者PICC置管情况,记录超声引导及传统PICC置管两种方法的成功率与并发症情况。结果:超声引导组共512例次,传统PICC组共384例次,超声引导组均选择肘上静脉置管,传统PICC置管组均选择肘下静脉;超声引导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总成功率分别为96.7%,99.6%,传统PICC组分别为78.6%,86.2(P<0.01);超声引导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5.9%,对照组为12.0%(P<0.01)。结论:采用超声引导下PICC穿刺置管术显著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了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与传统PICC组比较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徐杰 谢新 王鸣 周庆 张钰关键词:超声 老年患者 口腔巨大肿瘤患者局部护理1例 2008年 由于口腔具有进食、呼吸和语言交流的重要功能,因此,口腔发生肿瘤会对患者造成很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如何做好口腔肿瘤患者的口腔护理,是减少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延长生命的重要手段。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巨大口腔肿瘤患者的口腔护理经验与体会报告如下。 卢丽华 何宇迪 谢新关键词:口腔肿瘤 局部护理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调查老年患者进行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静脉血栓发生情况;比较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导管留置时间下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并分析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老年患者PICC置管后血栓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住院并进行PICC置管的393例患者,对其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置管部位、导管留置时间、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93例中50例(12.72%)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并发症;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与导管留置时间和年龄并无直接关系(P>0.05);将血栓组和非血栓组的血栓发生危险因素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静脉血栓病史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在老年患者中仍有较高的发生率;静脉血栓病史是预测老年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 柳高 李丹 马艳 许艳 谢新 王贝贝 杨继红 霍霞 李世军关键词:老年患者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栓 24小时留尿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24小时留尿装置,包括:一具有上开口的容器本体,其外壁设有一托架;封设于所述上开口的一盖体;一取样搅拌工具,包括一搅拌杆,所述搅拌杆的下端连接一定量量杯;所述定量量杯为倒圆锥台状,其上开口边缘设有一导流... 张成芳 谢新文献传递 自制缠绕管在输液及各种微量泵管路护理中的应用 2012年 危重症患者的输液管路多且散乱不易辨认,我科对此进行改革创新,自制了多种不同规格的外导管缠绕固定器,并且在临床应用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田桦 谢新关键词:输液器 护理 可控式留痰器的改良及应用 2014年 在临床护理操作中,由于DRE型可控式吸痰管便于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及量,且易于送检等优势在临床上已普及使用。我病区在原有留痰器的基础上与厂家协商调整了痰管的置入弯度的位置,使痰管前段到达咽后壁时弯度自然反折,易于操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增加了一次成功率,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谢新关键词:痰液 护理操作 一次成功率 吸痰管 1例超高龄患者类天疱疮的护理 2010年 天疱疮是累及皮肤和黏膜的自身免疫性表皮内大疱病。我科于2009年治愈了1例类天疱疮的患者,总结护理经验如下。 谢新 徐杰 高萌关键词:护理 改良病号裤在男性患者中的应用 2012年 我病区患者1例,男性,行尿道狭窄切开及尿道扩张术,术后需留置导尿管。因患者尿道口需尿管扩张1周,且术后需随时观察病情及时更换污染敷料,须充分暴露下半身。普通病号裤下床,留置的尿管不便于放置,且患处部位很快被渗出物污染,患者不得不卧床。为了不影响患者术后下床活动,又便于观察尿道口渗液及尿管固定情况,我科与泌尿外科医生共同研究对传统的病号裤进行改良,改良后的病号裤行尿道手术及插尿管可以下床的男性患者都可以应用,介绍如下。 韩静 谢新关键词:护理 泌尿生殖系统 导尿管 皮肤保护膜联合打孔的敷料用于置入PICC管的效果观察 2010年 目的:比较使用两种不同方法更换透明敷料在PICC置管术的使用效果。方法:PICC管置管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50例使用透气敷料,后者50例再贴敷料前使用由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的62041型号的皮肤保护膜涂抹后,使用同一品牌敷料用打孔器在敷料上打几个透气孔固定。结果:观察组PICC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较晚。经x^2检验,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使用皮肤保护膜联合打孔透明敷料固定可使患者舒适度提高且减少并发症发生。结论:使用皮肤保护膜联合打孔敷料在PICC置管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地保护了置管固定处的皮肤,延长了导管的留置时间,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完成全程治疗。 谢新 高萌 朱蕾关键词:皮肤保护膜 PICC管 老年患者不同中心静脉置管方式血栓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锁骨下静脉置管、股静脉置管、颈内静脉置管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时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为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预防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老年病房接受各类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717例,对其一般情况、基础疾病、临床特点和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717例中69例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并发症(9.62%);锁骨下静脉组血栓发生率低于股静脉组和PICC组(3.27%vs 16.67%,P<0.01;3.27%vs 12.72%,P<0.01),略低于颈内静脉组(3.27%vs 10.81%,P<0.05),股静脉组、PICC组和颈内静脉组血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老年患者建议首选锁骨下静脉置管;PICC置管可用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患者,但要强化血栓预防措施。 柳高 李丹 马艳 许艳 谢新 王贝贝 杨继红 霍霞 李世军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 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