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鸿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关系Meta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国内外发表的有关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关系的相关文献,为有效防治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牙周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1—4月在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联合检索国内外的医学文献数据库,获取国内外有关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危险因素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按标准筛选文献,然后进行文献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共检出相关文献137篇,其中8篇符合入选标准。8篇论著累计样本量4038人,其中牙周炎1794人。总效应测定结果显示牙周炎组与非牙周炎组老年男性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4,P=0.002),老年男性骨密度降低者患牙周炎的风险比骨密度水平正常者高;WMD及95%CI为-0.01(上限-0.01,下限-0.02)。结论老年男性骨密度与牙周炎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 许小鸿曹燕明陈广盛
- 关键词:骨密度牙周炎META分析老年男性
- 颌骨动静脉畸形的治疗(病例报告与文献复习)
- 目的:对颌骨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和治疗进行探讨。方法:对1例下颌骨先天性动静脉畸形患者进行了急救性栓塞止血术加手术治疗。介入性血管内栓塞采用300~ 500 μm的聚乙烯醇(PVA)微球,栓塞用导管4F,在日立—100数字减...
- 张新华陈广盛许小鸿王妙妍刘文哲练辉
- 关键词:颌骨动静脉畸形血管造影介入栓塞术
- 血清乙肝病毒定量与肝损伤及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 2002年
- 目的 :探讨血清乙肝病毒定量与肝脏损伤及干扰素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 3 4例乙肝e抗原 (HBeAg)及乙肝表面抗原 (HBsAg)阳性的乙肝患者进行干扰素治疗 ,对患者血清进行乙肝病毒定量测定及白蛋白 (ALB)、白蛋白 /球蛋白比值 (A/G)、谷 -丙转氨酶 (ALT)、谷 -丙转氨酶 (AST)、总胆红素 (TBIL)、直接胆红素 (DBIL)测定 ,将血清病毒含量≥ 10 7、10 6 .9~10 5.1、≤ 10 5 分别定为高、中、低含量组。并于治疗前行肝脏组织病理检查。结果 :3 4例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范围在 10 4~ 10 9拷贝·mL- 1,其中 13例高病毒含量患者 ,ALT值 ( 156 .0± 2 1.3 )IU·L- 1,AST值 ( 14 5.0± 11.0 )IU·L- 1,S值为 ( 2 .0 7±0 .2 1) ,G值为 ( 2 .1± 0 .7) ;14例中病毒含量患者 ,ALT值 ( 2 85.0± 18.0 )IU·L- 1,AST值 ( 12 5.0± 55.8)IU·L- 1,S值为 ( 2 .0±0 .4) ,G值为 ( 2 .4± 0 .4) ;7例低病毒含量患者ALT值 ( 167.0± 2 1.3 )IU·L- 1,AST值 ( 12 8.0± 2 7.7)IU·L- 1,S值为 ( 3 .0 1±0 .11) ,G值为 ( 3 .0 6± 0 .0 9)。 3组数值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予干扰素治疗 2 4周后 ,高、中、低病毒含量组患者有 1例( 7.69% ) ,3例 ( 2 1.43 % ) ,3例 ( 4 7.86 % )血清HBVDNA阴转 ,3者之间差异有显著?
- 陈奕慧石裕明许小鸿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定量肝脏损伤干扰素
- 舌根癌的手术治疗及并发症防治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舌根癌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并发症防治。方法对7例舌根癌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入路,术后创面缺损的修复与重建以及并发症防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2例皮瓣部分坏死,所有患者逐步恢复了吞咽及语言功能,术后补充放疗未见局部复发。结论选择合适的术式和手术入路,是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同时有助于减小并发症的产生;良好的修复方法对术后吞咽、语言功能的影响较小;术后补充放疗有助于局部病灶的控制。
- 陈广盛杨志强许小鸿钟文德
- 关键词:舌根癌外科手术并发症
- 大鼠实验性牙髓炎的组织病理学观察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采用单纯开放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观察大鼠牙髓在口腔自然菌群感染下的组织病理学反应。方法选择SD大鼠16只,1只为空白对照,另15只右侧上颌第一、第二磨牙合面开髓,每组3只分别与术后即刻1、天、3天、5天、7天处死,取牙齿标本,经固定、脱钙、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牙髓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术后1天穿髓点下方有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表现为急性浆液性炎症反应,经过3天、5天、7天牙髓炎症反应逐渐加重,牙髓血管充血、成牙本质细胞空泡性变、自冠髓至根髓逐渐坏死,在根管壁可见少量修复性牙本质形成。结论单纯开放法可观察到牙髓炎的自然发展过程,是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动物模型的方法之一。
- 于清华潘杏兰许小鸿
- 关键词:牙髓炎组织病理学
- 根管治疗术中约诊间痛的原因探讨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根管治疗术中引起约诊间痛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500颗患牙进行常规的根管治疗后,分析约诊间痛与牙位和病因的关系。结果①牙位与约诊间痛无关,χ2=0.650,P=0.722,无显著性差异。②病因与约诊间痛有关,χ2=34.926,P=0.000<0.01,有显著性差异。牙髓坏死的疼痛级别最高,其次为经治牙中的塑化治疗,再次为经治牙中的干尸术和遗漏根管。疼痛级别较轻的为慢性牙髓炎和牙外伤。结论在牙髓坏死和经治牙治疗过程中易引起约诊间痛,应注意治疗过程中的准确性。
- 于清华潘杏兰许小鸿
- 关键词:牙髓病根尖周围病根管治疗术约诊间痛
- DSPP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位点及其与牙釉质发育异常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分析牙本质涎磷蛋白基因(dentin sialophosphoproprotein,DSPP)启动子多态性位点(SNPs)的致病易感性,探讨DSPP基因与牙釉质发育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从基因组数据库中下载SNPs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SNPs所在区域是否作为潜在的转录调控元件;以近两年内来本院就诊的116例牙釉质发育异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抽提外周血DNA,PCR扩增DSPP基因启动子片段;通过DNA测序获得SNP等位基因频率,以"千人基因组计划"所公布的等位基因频率作为对照组,统计学分析SNPs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根据NCBI数据库公布的结果,位于DSPP启动子区1kb范围内存在4个SNPs,分别命名为S1~S4。启动子分析软件预测发现,含S3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分别存在不同转录因子结合元件;S2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存在相同的调控元件;S1和S4不同等位基因的同一序列都只能预测到含其中1个等位基因的序列存在转录因子结合元件。与对照组相比较,牙釉质发育异常患者DSPP基因启动子区S3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存在显著性(P<0.001),而其他SNPs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DSPP基因启动子区SNP位点可作为牙齿发育不良相关疾病的筛查对象,其中S3位点很可能与牙釉质发育异常密切相关。
- 许小鸿陈广盛
- 关键词:牙釉质单核苷酸多态性启动子发育异常
- 内皮素-1在鼠实验性牙髓炎中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内皮素-1在大鼠实验性牙髓炎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实验性牙髓炎模型,用免疫组化法及图像分析技术检测正常牙髓及牙髓炎即刻组、1d组、3d组、5d组、7d组牙髓中内皮素-1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显示正常牙髓组织中存在内皮素-1,内皮素-1在炎症组比正常组表达增强,光密度值增高,在炎症组第3天达到高峰,到第7天逐渐减少,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正常牙髓组织相比,炎症牙髓组织中内皮素-1表达增强,提示内皮素-1在牙髓炎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 于清华许小鸿潘杏兰张新华
- 关键词:内皮素牙髓炎免疫组化
- 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修复口底癌术后缺损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在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9例口底癌患者行联合根治术后所导致的口底缺损,用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进行修复。结果2例胸锁乳突肌肌皮瓣远端产生部分坏死,由肉芽组织生长修复外,其余均成活,口底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或淋巴结转移。结论胸锁乳突肌肌皮瓣位于根治术切口内,操作便利,血供恒定,易于成活,可应用于口底癌术后组织缺损的修复。
- 陈广盛杨志强许小鸿钟文德
- 关键词:口底癌胸锁乳突肌肌皮瓣缺损修复
- 安氏Ⅱ~1类错导致上气道改变的数字X线头影测量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研究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技术(DR)在头影测量方面的应用,探讨恒牙早期骨性安氏Ⅱ1类错与安氏Ⅰ类正常上气道矢状径的差异。方法:用DR技术给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和安氏Ⅰ类正常拍摄头颅侧位定位片,选取骨性安氏Ⅱ1类错畸形患者25例,利用DR技术固有软件直接在微机上对50名研究对象的DR图像进行影像后处理,并对研究对象上气道各段的矢状径进行自动测量,将数据输入计算机,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结果:安氏Ⅱ1类错组和安氏Ⅰ类正常组SNA均值分别为82.2°和82.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均接近正常值;而安氏Ⅱ1类错组的SNB、ANB均值分别为76.0°、6.2,°安氏Ⅰ类正常组SNB、ANB均值分别为79.1°、3.0°,两组的SNA、ANB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组成无明显差异(P>0.05)。安氏Ⅱ1类错畸形上气道矢状径各测量项目中,鼻咽气道间隙(PNS-Ba、Ad1-PNS、Ad2-PNS)和喉咽气道间隙(V-LPW)与安氏Ⅰ类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腭咽气道间隙(Mcnamara线、SPP-SPPW、U-MPW)和舌咽气道间隙(TB-TPPW)显著小于安氏Ⅰ类正常组(P<0.01)。结论:直接数字化X线影像技术具有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可直接在DR图像上定点、测量,使头影测量诊断、测量更准确、更方便;下颌后缩型骨性安氏Ⅱ1类错患者上气道存在结构性狭窄,狭窄部位主要位于上气道的腭咽和舌咽部位。
- 周少云潘杏兰朱双林罗荣许小鸿林建华
- 关键词:上气道数字X线摄影头影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