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覃莲

作品数:28 被引量:130H指数:7
供职机构:广西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柳州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11篇血管
  • 7篇卒中
  • 7篇脑梗
  • 7篇急性
  • 7篇梗死
  • 6篇脑梗死
  • 5篇认知功能障碍
  • 5篇卒中后
  • 5篇脑卒中
  • 4篇血管性认知功...
  • 4篇急性脑梗死
  • 3篇蛋白
  • 3篇血管病
  • 3篇血管性认知障...
  • 3篇血浆
  • 3篇疗效
  • 3篇脑梗死患者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病

机构

  • 17篇柳州医学高等...
  • 10篇广西科技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27篇覃莲
  • 13篇廖宝共
  • 12篇黄进瑜
  • 7篇覃君德
  • 5篇华锋凯
  • 5篇毛珍芳
  • 3篇闭雄杰
  • 3篇韦菁
  • 3篇唐利艳
  • 2篇覃香
  • 2篇卢非
  • 2篇李延锋
  • 2篇赵顺吕
  • 2篇傅婷
  • 2篇韦彬
  • 1篇吴凤菊
  • 1篇张小萍
  • 1篇曾灵芝
  • 1篇罗伟波
  • 1篇覃启鲜

传媒

  • 2篇广西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柳州医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齐鲁医学杂志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四川中医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右江民族医学...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安徽医药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现代医院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内科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0例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评价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门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给予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治疗有效率、Lysholm评分、VAS评分和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对该方法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治疗有效率为76.67%.治疗后的Lysholm评分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症状较治疗前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年在SF-36量表8个维度上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配合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覃香赵顺吕傅婷覃莲黄骥
关键词:壮医药线点灸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缺血性脑卒中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2005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认知正常6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组(CIND)58例,研究两组人口学特征、中风危险因子、血清学、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头颅CT和(或)MRI影像学等资料。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年龄、心脏病、高血糖、左侧大脑半球病变、颞叶病变、病灶大小、静息病灶数、脑萎缩、脑白质疏松、BI评分、丘脑病变及陈旧病灶数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P<0.05,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丘脑部位病变、陈旧病灶数目、急性期高血糖、年龄与认知功能损害明显相关,OR值(95%CI)分别为8.32(8.32~24.50)、6.39(2.46~16.62)、2.54(1.03~6.25)、1.53(1.05~2.23)、1.12(1.05~1.20)。结论病灶大小、丘脑部位病变、陈旧病灶数目、高血糖、年龄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
覃莲黄进瑜廖宝共毛珍芳韦菁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影像
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老年患者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诊断预测模型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探讨急性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患者发病后12~18个月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相关因素,并建立诊断预测模型。方法前瞻性分析,收集148例PACI患者的发病急性期的人口学资料、血管性危险因素和实验室指标,并随访12~18个月,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价患者认知功能,用Logistic逐步回归筛选与VCI相关的危险因素,建立诊断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共有126例患者完成随访,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OR=1.082,95%CI:1.002~1.167)、高糖化血红蛋白(OR=1.653,95%CI:1.052~2.598)、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OR=1.291,95%CI:1.098~1.518)、高超敏C反应蛋白(OR=1.026,95%CI:1.005~1.047)、低受教育程度(OR=2.485,95%CI:1.231~5.018)是PACI后12~18个月出现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与上述指标比较,诊断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828(95%CI:0.755~0.902)。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糖化血红蛋白、高NIHSS评分、高超敏C反应蛋白、低受教育程度为PACI后12~18个月发生VCI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诊断预测模型的应用有助于筛查VCI高危患者,及时给予临床关注和诊疗干预。
蒙莲覃莲莫振华廖宝共覃君德韦彬卢非陈洪乔雷江黄进瑜
关键词:梗死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5例,依据智能评估结果分:认知正常对照组、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CIND)组及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行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CT/MRI检查及相关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卒中后有认知功能损害者呈高龄、低文化水平,血管性危险因子、卒中次数、内科并发症比认知正常组增多(P<0.05,P<0.01),影像显示左侧病灶,病灶大小、脑萎缩、脑白质病变、陈旧/静息病灶数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急性期及3个月后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管性危险因子在卒中后认知障碍者更普遍,陈旧病灶/静息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是卒中后3个月发生痴呆的强烈预测因子。
覃莲黄进瑜廖宝共毛珍芳韦菁
关键词:脑卒中认知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
复发性脑血管病病人颈部血管超声及脑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探讨复发性脑血管病病人颈部及颅内段血管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方法对30例复发性脑血管病病人的颈部血管超声及全脑血管造影(DSA)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病变阳性率70.0%;DSA证实的颅外段血管异常与超声相比有较高的吻合率(75.0%-92.3%),发现颅内分支血管病变占36.7%。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复发性脑血管病病人诊断有较高准确性;而由于中青年病人往往颅内、外段血管病变程度不一致,DSA在中青年病人病因明确及干预措施的选择上有重要价值。
覃莲黄进瑜梁海冰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的检测及阿魏酸钠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含量及观察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阿魏酸钠治疗组及复方丹参治疗组,分别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并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浆内皮素含量较正常人明显增高,疗程结束后两组血浆内皮素含量基本接近正常,阿魏酸钠组疗程结束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P<0.05),临床疗效优于复方丹参组(P<0.05)。结论:应用内皮素受体拮抗剂阿魏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肯定。
黄进瑜覃莲廖宝共
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演变及治疗进展被引量:9
2017年
脑卒中是我国中老人群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卒中可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行为、情感障碍外,认知功能损害很常见。认知功能损害是卒中复发的重要危险因子,使血管性痴呆发生的风险增高并影响病人的康复。研究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特征,以及病程中的演变轨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及治疗,以减少及延缓认知损害的发生。该文对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的演变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覃莲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卒中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了解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含量变化及其与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测定65例ACI患者、40名健康对照者血清hs-CRP的含量,观察比较ACI患者在不同病情、不同梗死面积时的血清hs-CRP含量变化。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的水平(16.12±5.21)mg/L与健康对照组(1.93±0.93)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随着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增高,ACI越严重,脑梗死面积越大的患者其血清hs-CRP含量越高。结论血清hs-CRP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对判断AC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是一个有效指标。应该注意的是,hs-CRP浓度的变化是组织受损时的一项非特异性反应,必需在排除了引起hs-CRP变化的其他原因后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覃莲闭雄杰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脑梗死急性时相蛋白
右侧大脑半球语言功能被引量:1
2007年
传统观点认为绝大多数人的语言优势位于左侧大脑半球,但近年研究发现右侧大脑半球亦具有语言功能且受损后可引起字词加工、语法、语句和篇章、语韵、书写、姿势语言的表达等为主要表现的语言功能障碍。该文从右侧大脑半球病变造成的语言功能障碍及其在失语症恢复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黄进瑜覃莲李延锋
关键词:语言障碍大脑右侧
血管性认知障碍国内外研究新进展被引量:5
2006年
Alzheimer病(AD)及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构成老年期痴呆的两大病因。我国新近在北京地区的痴呆发病率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出:60岁老年人痴呆平均发病率为1.6%,其中老年性痴呆为1.0%,血管性痴呆为0.43%,混合性痴呆0.07%。随着社会老龄化,脑血管病的高发率及我国的人口基数巨大,VD的患病率将逐年上升,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和生命的严重威胁,痴呆的前期防治成为国家主要健康问题研究的重中之重,这种情势下人们引进了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的新概念。
覃莲
关键词:血管性认知障碍ALZHEIMER平均发病率老年期痴呆老年人痴呆老年性痴呆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