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月梅
- 作品数:21 被引量:127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新药研究基金安徽省优秀青年科技基金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风寒表证和寒凝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研究被引量:58
- 1997年
- 大鼠自由饲养于风(5~6级)寒(3~7℃)环境中,前期(6天)表现符合中医的风寒表证,见发热、恶风寒、打喷嚏等症状;后期(14天)表现符合中医的寒凝血瘀证,见血液增粘、增浓、增聚,微循环流态恶化,微血管管径、流速、流量降低。活血药和祛风药对此血瘀动物的血液流变性、微循环以及发热和一般状况有改善作用,配伍后作用增强。
- 杨士友孙备裴月梅韩明向王钦茂
- 关键词:寒凝血瘀动物模型
- 王爪子醇提物的抗炎作用被引量:9
- 1995年
- 王爪子醇提物能明显抑制正常及摘除肾上腺大鼠角叉胶性足肿胀,对小鼠蛋清性足肿胀及大鼠巴豆油性气囊肿的渗出及肉芽组织增生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巴豆油所致小鼠耳廊肿胀,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但不能延长摘除肾上腺大鼠的生存时间,提示其抗炎作用与垂体-肾上腺系统无明显关系,小鼠急性灌胃LD50>200g生药/kg。
- 杨士友梁启勇田军裴月梅
- 关键词:抗炎作用药理学
- 牛黄解毒片的处方及新剂型的研究
- 杨士友裴月梅吕凌梁启勇顾家华王钦茂崔颖
- 该药处方为在牛黄解毒片处方基础上减去雄黄而成,即为牛黄、大黄、石膏、黄苓、桔梗、冰片、甘草,并在剂型上选择了崩解及释放均优于片剂的胶囊剂,在工艺和质量标准上加以完善提高。生产的药品没有降低原品种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疗效,且质...
- 关键词:
- 关键词:牛黄解毒片处方胶囊剂生产工艺
- 黄连上清胶囊
- 田军裴月梅杨士友孙备黄世福
- 该药品运用现代中药的提取技术,将方中主药大黄、黄连单独提取,从而避免了大黄与黄连在煎煮提取过程中发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经过提取,精制,减少了出膏量,降低了药物的服用量,每次服用量为3粒胶囊,免除了患者服用蜜丸带来的吞咽...
- 关键词:
- 关键词:黄连上清胶囊黄连
- 香砂养胃丸和乳剂的药效学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香砂养胃丸及香砂养胃乳剂对大鼠离休回肠的自发运动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能桔抗氯化钡、乙酰胆碱及组胺引起的肠肌痉挛性收缩;能使大鼠胃液、胃酸分泌量减少,而对胃液的粘度及胃蛋白酶活力影响不明显;对水杨酸所致大鼠急性胃炎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此外,还具有一定的镇痛及抗炎作用。
- 杨士友蒋珠芬田军裴月梅孙备
- 关键词:香砂养胃丸药效学研究乳剂急性胃炎肌痉挛氯化钡
- 颅痛定对实验动物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被引量:4
- 1998年
- 给予大鼠灌胃颅痛定,对实验性高粘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可使红细胞压积、血浆和全血比粘度显著降低,对大鼠体外血栓形成和血小板粘附有明显抑制作用;并能明显降低ADP所致的小鼠血栓性死亡率。
- 杨士友孙备裴月梅
-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中药药理
- 木瓜中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测定被引量:8
- 1994年
- 木瓜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 les speciosa (Sweet) Nakai的干燥近成熟实。为平肝舒筋,和胃化湿的中药。其主要有有机酸和黄酮类成分。质量标准至今不完善,无含量测定指标控制其质量。为此,者采用中和法测定了木瓜中总有机酸的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木瓜中黄酮的量。结果如下:
- 薛玉梅黄萍裴月梅
- 关键词:黄酮类成分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SWEET精密度试验
-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被引量:12
- 2001年
- 去雄黄牛黄解毒片ig 0 5、1 0和 2 0 g/kg连续 5天 ,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 (PR/8)对小鼠的致死率 ,延长其染毒后的平均存活时间 ;且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PR/8所致小鼠肺炎 ,降低其肺指数。本品的作用与等剂量的牛黄解毒片相当。
- 杨士友裴月梅梁启勇罗运满吴冬明倪大石
- 关键词:抗病毒流感病毒
- 中成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 1994年
- 中药是祖国医药的宝贵遗产,经过数千年的临床研究,许多疗效显著的制剂固定下来形成中成药。近年来我国中药制剂取得很大进展,各种新剂型不断涌现,这些研究具有下列特点:重视新设备的引进和开发;重视新技术、新方法、新辅料的应用;重视理论与生产工艺相结合。
- 裴月梅杨士友
- 关键词:制粒机喷雾干燥技术提取率包衣材料制粒设备
- 黄厚排气颗粒中枳实等药材提取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优化黄厚排气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以干浸膏得率、丹皮酚提取率、辛弗林提取率为指标,应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黄厚排气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采用水蒸汽蒸馏提取丹皮酚4 h最佳;枳实等水提醇沉工艺采用加6倍水,煎煮3次,每次2.0 h,醇沉浓度75%为最佳工艺。结论本方法所选得的工艺稳定可行,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 裴月梅黄世福田军
- 关键词: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