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节律失调与代谢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11年 针对昼夜节律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和细致,昼夜节律系统与代谢系统间关系复杂而密切。饮食时间、睡眠及遗传因素等均可引起代谢综合征(MS)。本文综述昼夜节律失调与MS的研究进展。 蒋筠 彭永德关键词:昼夜节律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瘤两例 2008年 病例1,男,45岁,2005年10月7日因反复意识丧失伴心悸、饥饿感1年入院。患者于1年前某日清晨突发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急诊查空腹血糖为1.7mmol/L,静脉注射葡萄糖后清醒。3个月后又出现上述情况,经注射葡萄糖后好转,头颅CT、上腹MRI检查未见异常,伴头晕、心悸、多汗和饥饿感,多在餐前出现,进食后缓解,体重逐渐增加。 蒋筠 顾鸣宇 姚莉莉 彭永德关键词:胰岛素瘤 MRI检查 神志不清 全身抽搐 空腹血糖 头颅CT 胰岛素治疗与早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观察首次进行单纯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厚度的改变情况。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4例单纯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方法对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34例糖尿病患者首次进行重组人胰岛素控制血糖,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检查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血糖在正常范围时的黄斑区图像改变。主要指标黄斑中心凹厚度。结果68眼在进行胰岛素治疗前、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平均为(195.07±27.75)μm、(198.5±27.72)μm(t=1.9960,P= 0.1569)。胰岛素治疗后25眼黄斑中心凹厚度有所增加。结论单纯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个月内无明显疗效;临床上仍需密切随访,必要时联合药物、激光等治疗方法。(眼科,2008,17:56-58) 王宁 许迅 朱剑锋 姚莉莉 蒋筠关键词:胰岛素 糖尿病黄斑水肿 格列吡嗪控释片联用甘精胰岛素的疗效及β细胞功能变化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时联合甘精胰岛素(IG)的疗效的安全性及对β细胞功能的影响,并与中性精蛋白锌胰岛素(NPH)作一比较。方法 52例磺脲类药物继发性失效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停用原口服降糖药... 黄云鸿 蒋筠 吴艺捷 彭永德文献传递 人GLP-1类似物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010年 人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类似物已成为新一代降糖药。无论是上市的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还是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taspoglutide,均在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中取得显著成果,如有效降糖、减轻体重和减少低血糖发生等。同时,人GLP-1类似物潜在的益处与风险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蒋筠 彭永德关键词:2型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样肽1 类似物 外周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mRNA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转移风险的研究 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检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外周血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m RNA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预测PTC转移风险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术后组织病理学为诊断标准,采用巢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41例PTC患者术前外周血TPO m RNA表达阳性率,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及转移风险的关系。结果:41例PTC患者均行全/近全甲状腺切除术联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其中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6例(39.0%),均无远处转移。将患者按照手术前血清TPO m RNA表达阳性与否分组,尽管2组间表达阳性率在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数目无显著差异(P>0.05),但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不伴转移者(68.8%vs 36.0%,P<0.05)。对PTC患者进行术后TNM分期与复发危险度分层,TPO m RNA在不同术后分期的组间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高危组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危组(68.8%、66.7%vs 31.8%,P<0.05)。结论:外周血TPO m RNA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PTC转移的风险,有望成为甲状腺癌的分子标志物。 蒋筠 顾丽萍 李娜 王育璠 吴艺捷 彭永德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 颈部淋巴结转移 外周血 分子标志物 胰岛素瘤诊治体会(附2例报告)摘要 例1:患者,男,45岁,2005年10月7日因心慌、饥饿感伴反复意识丧失1年入院,于晨间反复出现低血糖反应,微量法血糖2.0—2.5mmol/l,注射葡萄糖后缓解,根据胰岛素释放指数和胰腺16排CT结果:动脉期胰体部见—... 蒋筠 顾鸣宇 姚莉莉 彭永德文献传递 异位甲状旁腺癌肺转移一例报告 2005年 蒋筠 盛正妍关键词:肺肿瘤 肿瘤转移 病例报告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2017年 1临床资料患者男,49岁,因“皮肤色素沉着17年,双下肢乏力3个月”入院。患者于1995年起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皮肤色素沉着,以面部为著,伴体重增加,在当地医院行垂体MRI检查提示微腺瘤,予口服药物(具体不详)治疗,2年后复查垂体MRI未见异常。2002年发现血压升高(非阵发性),不伴头痛、面色潮红或苍白、心悸、出汗、乏力,先后服用硝苯地平、拉西地平、氯沙坦, 蒋筠 黄云鸿 丁晓颖 林毅 王精兵 彭永德关键词: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综合征 文献复习 皮肤色素沉着 双下肢乏力 体重增加 口服药物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合并桥本甲状腺炎(HT)的临床病理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9月收治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TM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以是否合并HT分组比较,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9例PTMC中,男女比例1:2.6,年龄(44.4±12.4)岁,术前甲状腺功能正常者97例(81.5%),肿瘤平均最大径(6.8±2.3)mm,有颈部淋巴结转移36例(30.3%),合并HT 41例(34.5%)。与未合并HT组相比,合并HT组中女性更多,发病年龄较小,术前促甲状腺激素(TSH)较高,肿瘤最大径较小,相互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HT组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36.6%)稍高于未合并HT组(26.9%),且与年龄、肿瘤最大径显著相关。结论 PTMC合并HT在较年轻的女性、术前血TSH水平偏高者中较常见。起病年龄较小、癌灶最大径≥7.0 mm时更易发生颈淋巴结转移。 蒋筠 李娜 赵松柏 金宇飚 王育璠 吴艺捷 彭永德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桥本甲状腺炎 颈部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