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文龙
- 作品数:96 被引量:196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准东煤的Texaco气化炉灰渣组成结构特征与热转化性能被引量:4
- 2022年
- 解析以准东煤为原料的Texaco气化炉所排细渣和粗渣的组成结构特征,分析两者的热化学转化性能。结果表明,粗渣固定碳含量为42.31%,说明粗渣可以作为碳基原料实现高附加值利用。FT-IR分析显示,粗渣和细渣中Si−O的吸收峰更强,且细渣中含有少量的芳香结构。惰性气氛热分解行为发现,粗渣在600℃的失重速率最大,而细渣其最大失重速率峰转移到了620℃左右。氧化性气氛热分解结果表明,在500−700℃条件下,粗渣和细渣均有明显失重,且两者的失重主要源于固定碳的燃烧。采用Coats-Redfern法对惰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下粗渣和细渣的失重曲线进行拟合,计算热解/燃烧活化能、相关系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惰性气氛下,粗渣热解激烈段(560−640℃)反应级数设定为3时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9,活化能E为38.85 kJ/mol。细渣热解激烈段(590−650℃)同样在反应级数设定为3时拟合效果较好,相关系数R^(2)为0.97,活化能E为79.09 kJ/mol。在氧化性气氛下,粗渣和细渣燃烧激烈段分别在540−605℃和530−605℃,反应级数均以n=1时拟合效果较好,活化能E分别为226.46和154.73 kJ/mol。
- 徐小伟莫文龙郝呈祥刘一波魏贤勇魏贤勇张书培
- 关键词:煤气化FT-IR热重分析法
- 助剂La对CH4/CO2重整催化剂NiO/γ-Al2O3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水解-沉积法,选择乙醇胺为沉淀剂,分别以添加La质量分数为0.1%、0.5%、1%、2%和4%制备了5种负载型La-Ni O/γ-Al_2O_3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BET、XRD、H_2-TPR和TG-DTG表征,评价了其CH_4/CO_2重整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添加La的质量分数为1%的催化剂效果最好,CH_4转化率≥95%,CO_2转化率≥97%,H_2收率≥75%。该催化剂还原温度为800℃,且存在结晶态Ni O和尖晶石Ni Al_(26)O_(40)两种镍物种,还原后获得的Ni晶粒尺寸最小,仅为7.71nm。
- 郝世豪马风云莫文龙李美芳朱文坚张静
- 蛭石对模拟废水中镍离子的吸附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采用单因素法,考察了投加量、溶液p H值、吸附温度和吸附时间对蛭石吸附模拟废水中镍离子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投加量为15g/L,p H为7.0,吸附温度为40℃,吸附时间为120min时,蛭石对镍离子的吸附率最大,为88.82%。说明储量丰富、价格低廉的蛭石是处理含镍工业废水的有效途径之一。
- 熊安晗莫文龙王君华马亚亚
- 关键词:蛭石模拟废水镍离子
- 球磨条件对浆态床CO甲烷化Ni-Al2O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行星式球磨机并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了系列Ni-Al_2O_3催化剂,考察了球配比[大小质量比(1∶0、0∶1、1∶1)]、球磨时间(30、50、60、70、90 min)和球料比(1∶1、2∶1、3∶1)对Ni-Al_2O_3催化剂晶相结构、孔道结构、粒径分布和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XRD分析结果显示,具有NiCO_3·6H_2O物相的活性组分Ni前体焙烧后均转变成无定型NiO,高度分散在Al_2O_3载体中。BET和PSD分析表明,大球球磨制备的CT-10比表面积较大,近300 m^2/g;平均粒径较小,仅为240 nm。评价实验显示,全采用大球球磨制备的CT-10试样,CO转化率、CH_4选择性和CH_4收率均最高,分别为72.01%、49.08%和35.57%。经对球磨时间(60 min)和球、料质量比(2∶1)优化后,所得CT1-60-21试样的CH_4选择性和收率分别提高至87%和75%。
- 莫文龙肖艳马凤云钟梅刘景梅艾沙·努拉洪
- 关键词:甲烷化机械化学法浆态床
- 混凝土用改性沥青研究进展
- 2024年
- 本文综述了混凝土用改性沥青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工作。首先,介绍了混凝土用沥青改性的主要原材料及其要求,然后对这些材料的改性与制备、表征与分析、路用性能等进行了概述,进一步证实了改性技术在沥青混凝土应用中的优势。提出目前仍需大量的路用数据和理论支撑,以实现沥青混凝土改性材料的规模化应用,且未来的研究可以考虑更精确的集料模型,可扩展到沥青—集料系统的多尺度建模。
- 张海河张广辉孟楷伟李永荃莫文龙
-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改性
- 离子液体溶胀对煤直接液化残渣结构及热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采用四种相同阴离子不同有机链长阳离子的离子液体([EMIM][MeSO4]、[BMIM][MeSO4]、[HMIM][MeSO4]和[OMIM][MeSO4])对煤直接液化残渣(DCLR)进行溶胀处理,通过SEM、FT-IR和TG-DTG表征,分析了各离子液体溶胀对煤直接液化残渣溶胀效果、表面形貌、官能团分布、主体结构和热解性能的影响。溶胀结果表明,不同链长离子液体对煤直接液化残渣具有不同的溶胀效果,[HMIM][MeSO4]对残渣溶胀效果最好,其溶胀度高达1.78。FT-IR表明,不同链长离子液体会不同程度地破坏煤中C-H键,使得脂肪族和芳香族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有所差异。由TG-DTG可知,不同链长离子液体溶胀对残渣热解性能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其中,以离子液体[OMIM][MeSO4]溶胀对残渣的热解最为有利,失重率高达47.5%;而离子液体[BMIM][MeSO4]溶胀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残渣的热解,其失重率低于未经溶胀处理的残渣。基于Coats-Redfern法的热解动力学分析表明,煤直接液化残渣及其溶胀残渣在低温段(180-480℃)的热解过程均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高温段(480-825℃)均以三级和四级反应动力学为宜。另外,不同链长离子液体溶胀处理明显改变了残渣的热解活化能,其链越长残渣的热解活化能越高。
- 何小强莫文龙王强马凤云
- 关键词:离子液体热解
- 沉淀剂对Ni-Al2O3催化剂结构及基于浆态床的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
- 2020年
- 利用行星式球磨机,以NH4HCO3、Na2CO3和(NH4)2CO3为沉淀剂,采用机械化学法制备3种负载型Ni-Al2O3催化剂(分别记为Ni-NH4HC、Ni-Na C和Ni-NH4C)。利用XRD、H2-TPR、N2吸附-脱附、SEM和TPH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沉淀剂对Ni-Al2O3催化剂晶相结构、还原特征、孔道结构、表面形貌和浆态床CO甲烷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NH4)2CO3为沉淀剂所制备的Ni-NH4C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活性组分晶粒尺寸较小。催化剂性能评价表明,CO甲烷化的"初始段"约需1 h,Ni-NH4C和Ni-NH4HC试样在"稳定段"的CO转化率均较高,约为77%;而Ni-NH4C的CH4选择性更高,在90%左右,这与催化剂活性金属的"尺寸效应"有较大关联。
- 高峰邹梦莫文龙马凤云马凤云杨桂花
- 关键词:甲烷化机械化学法沉淀剂
- 模板法制备载体γ-Al2O3对CO2-CH4重整镍基催化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 2014年
-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1#、2#、3#和4#载体γ-Al2O3,并与购买的γ-Al2O3进行对比,BET结果表明,载体的平均孔径在4.0nm左右,2#载体比表面积高达477m2/g,平均孔径仅为3.3nm;NH3-TPD结果表明,载体表面存在弱酸位和强酸位,2#载体表面酸性最弱。催化剂2#-C的XRD结果表明,其还原后的Ni晶粒尺寸最小,仅为5.8nm;H2-TPR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存在结晶态NiO和NiAl10O16尖晶石,且NiO还原峰面积占总还原峰面积的86%。10h评价试验结果表明,2#-C催化剂不仅具有较高的活性和H2收率,且稳定性好。
- 莫文龙马凤云刘红霞郝世豪
- 关键词:Γ-AL2O3NI基催化剂模板法
- 溶液燃烧法制备Ni-Al_2O_3催化剂用于CO_2-CH_4重整研究被引量:8
- 2016年
- 采用溶液燃烧法制备了Ni含量为2wt%、4wt%、6wt%、8wt%和10wt%系列催化剂,并对反应前后催化剂进行N_2吸附–脱附、XRD、H_2-TPR、TPH、Raman、TEM和TG-DTG等表征。与等体积浸渍法(以溶液燃烧法制备的Al_2O_3为载体)制备的催化剂相比,溶液燃烧法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可分为2~4.5 nm和4.5~10 nm两段,属典型的多级孔结构;NiO高度分散在载体上,与载体具有较强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催化剂210 h稳定性试验表明,溶液燃烧法制备的Ni含量为8wt%试样的CH_4转化率维持在90%左右,失活速率仅为0.035%/h,优于浸渍法制备的相同Ni含量催化剂。
- 莫文龙马凤云刘月娥刘景梅钟梅艾沙.努拉洪
- 关键词:合成气
- 页岩油藏渗吸驱油剂体系性能评价
- 2024年
- 由于页岩油藏的超低渗透率和复杂的孔隙结构,从页岩油储层中采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表面活性剂作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改变润湿性来提高非常规油藏的原油采收率。本研究旨在通过研究页岩油储层的自发渗吸行为,评价表面活性剂在页岩油藏中的应用潜力。结果表明,复配渗吸驱油体系0.15 wt%CA-90+0.15 wt%SDS,在地层条件下界面张力降低至1.03×10^(-2)mN/m;亲油岩心片润湿接触角降低了86°,岩石润湿性由油湿转变为水湿,毛管力由油渗吸驱油阻力转变为渗吸驱油动力;在含水率为70%时,乳状液黏度降低至23.4 mPa·s,其黏度接近原油黏度,但流动性更强,更有利于提高采收率;0.15 wt%CA-90和0.15 wt%SDS的动态吸附量分别为0.85和0.97 mg/g,具有较好的抗吸附能力,对页岩渗透率伤害率低于8%;滑溜水+复配体系的渗吸采收率可以达到31.27%,相比滑溜水体系中自发渗吸采收率(19.43%)提高了11.84%,渗吸驱油效率提高了60.94%,极大地提高了页岩油藏的采收率。
- 李国峰刘凯楠莫文龙马腾
-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采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