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楚玉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更多>>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农业
  • 3篇原始农业
  • 3篇农作
  • 3篇农作物
  • 3篇作物
  • 2篇土壤
  • 2篇农书
  • 2篇农学
  • 2篇农业生产
  • 1篇地学
  • 1篇选种
  • 1篇选种标准
  • 1篇学史
  • 1篇遗产
  • 1篇英文
  • 1篇战国
  • 1篇战国时期
  • 1篇植物
  • 1篇中国古代科学
  • 1篇中国古代科学...

机构

  • 1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2篇范楚玉
  • 2篇金秋鹏
  • 1篇杜石然
  • 1篇陈美东
  • 1篇唐寰澄
  • 1篇华觉明
  • 1篇董恺忱
  • 1篇陆敬严
  • 1篇唐锡仁
  • 1篇杨文衡

传媒

  • 4篇自然科学史研...
  • 2篇古今农业
  • 1篇大自然探索
  • 1篇中国农史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农业考古

年份

  • 1篇2000
  • 2篇1994
  • 2篇1991
  • 1篇1988
  • 1篇1986
  • 1篇1984
  • 2篇1983
  • 1篇1982
  • 1篇19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中、英文版)
杜石然金秋鹏陈美东范楚玉何绍
该书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在科学技术各个领域的主要成就以及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贡献和影响,包括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和化工、地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印刷术、冶金铸造、机械、建筑、造船和航海、纺织、兄弟民族的科技...
关键词:
关键词:专史古代史
应当重视历代封建地主政权对传统农业的促进作用被引量:3
1994年
由于不言而喻的思想障碍,过去的农史研究中,对中国历代封建地主政权对传统农业的促进作用,研究得很不够。今天,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重新考察这一问题。 中国封建地主政权虽然不是由于管理水利灌溉而出现的“东方专制国家”,但历代地主政权无不实行重农政策,除抑制兼并、均平赋役,保护小农经济外,还采取了一系列直接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如奖励和督课农民生产,推广先进工具和技术,组织兴修水利;
范楚玉
关键词:传统农业
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特点
1988年
近年来,报刊上发表了一些有关论述我国农业历史特点的文章,读后颇受启发。本文拟在它们的基础上试作进一步的综述和补充。农业生产的过程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密切联系,彼此交错。
范楚玉
关键词:农业发展历史特点自然再生产庄园经济集约农业
陈旉的农学思想被引量:5
1991年
本文从陈旉撰写《农书》的哲学指导思想,追求新的农学体系,对土壤和施肥理论的新发展,以及重视农业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其农学思想进行了较系统、深入的探讨。
范楚玉
关键词:农学思想农书土壤施肥农业经营管理
中国科学技术史(桥梁,地学,农学,机械卷)
金秋鹏唐寰澄董恺忱陆敬严华觉明唐锡仁杨文衡范楚玉
桥梁卷:系统记述了中国古代桥梁技术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地学卷:本书从石器时代到清末,按时间先后分为九个阶段,首次将地学各方面资料综合起来,进行比较系统而全面的整理研究。农学卷:本书是就...
关键词:
关键词:桥梁地学农学
试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展阶段——兼谈犁耕和牛耕被引量:9
1983年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认为我国原始农业除经历了刀耕火种(砍倒烧光)和耜耕二个发展阶段外,末期还出现了犁耕的萌芽。这一看法比较符合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这方面的考古学资料比较缺乏,民族学资料也只是一些孑遗,不能视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面貌和技术内容的完整缩影。解放前,我国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农业生产中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方法。如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佤族,在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耕地有旱地、水田、园地和轮歇地之分,旱地都是山地,耕作十分粗放。有一种刀耕火种地,耕种方法是把山坡上的树木灌丛砍倒烧光。
范楚玉
关键词:原始农业牛耕考古学黄河流域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天时、地宜、人力观被引量:2
1984年
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有极大的依赖性。不过,从一开始它就是"人指导的自然过程"。我们的先民对人力、自然环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认识得很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了系统的看法,即天时、地宜、人力观。
范楚玉
关键词:农业生产春秋战国时期农作物自然环境原始农业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人们对地的认识被引量:1
1983年
古文献中所说的地、土、壤或土地、土壤,实际上即今天土壤学中所谓的"土被"。土被具有高度的自然肥力和生产植物物质的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自从我们的祖先利用土壤肥力,刀耕火种以获得农作物收成的时候起,便不断地积累起有关农业土壤的知识。它的早期历史,根据目前已掌握的考古资料,至少可以推溯到八千年前。我国数千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大都位于适合人们生活和进行农业生产的河流谷地、冲积平原以及背山面水的岗台地上。在距今四、五千年前,我国原始农业中已出现了"北粟南稻"的分布趋势,如出土旱作物粟的遗址分布于河北、陕西、河南、山西、青海、甘肃、辽宁等省,除河南省外,其它各省都处于黄河以北;出土水田作物稻遗存的遗址则分布于浙江、江苏、上海市、河南、广东、江西、湖北、安徽、台湾、云南等省市,除河南省外。
范楚玉
关键词:农业生产土壤颜色土壤肥力农业土壤农作物植物
国际中国科技史讨论会简介
1986年
科技史界的各位前辈和同行: 今天我有幸能与各位一起,共庆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成立三十周年。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向大会和中国农业遗产室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农业遗产室成立三十年来,不仅在中国农史研究方面作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成果。
范楚玉
关键词:中国科技史中国科学史遗产南怀仁中国农业方法论
读《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农学卷》
1994年
闵宗殿、杨直民两位先生合作编写的《自然科学发展大事记》“农学卷”(下简称“农学卷”),最近由辽宁教育出版社出版。有幸作为最早的读者之一,读后深感它不仅是一本对农业史和农业科技史研究者颇为有用的工具书,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一般读者则可以把它当作一本精炼化了的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史来阅读。
范楚玉
关键词:大事记世界农业农学波尔多液农史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