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峥
- 作品数:50 被引量:239H指数:6
- 供职机构:新疆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精准扶贫背景下深度贫困地区“一户一策”扶贫模式——以新疆喀什地区克什拉克村为例被引量:4
- 2018年
- 按照精准扶贫思想,扶贫工作进村入户,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了解贫困家庭生产资料情况及发展意愿,对贫困户进行精准定位,"供""需"结合,制定"一户一策"扶贫模式,使扶贫工作真正做到扶贫到人、脱贫到人。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克什拉克村23种"一户一策"扶贫模式,总结出6种精准扶贫模式,进而为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的精准扶贫提供借鉴。
- 包艳丽苏武峥黄永亮马瑛
- 关键词:贫困地区致贫原因
- 科技创新赋能新疆乡村产业振兴的路径探析及实证案例
- 2024年
- 【目的】探析新疆农业科技创新支撑乡村产业振兴的现状及路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和统计学方法,基于新疆乡村产业发展科技行动实证,收集和汇总相关案例,总结科技创新支撑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现状,并从乡村产业振兴对科技的实际需求出发探索其有效发展路径。【结果】探索出构建多元化科技经费投入保障,加大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集成化示范推广,延链补链强链,多层次、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创建一批成果转化示范平台等有效路径。【结论】从战略高度科学把握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科技行动整体方向;聚焦各地优势主导产业,推动科技赋能全产业链转型升级;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建立高校、科研院所服务基层长效运行机制;强化人才培养,完善激励政策;强化项目统筹,提升管理水平。
- 李云云胡德江·玉素甫江高媛李志赵鑫苏武峥
-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
- 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体系研究——以新疆农科院试验基地为例被引量:9
- 2016年
- 为进一步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尽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根据新形势下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定位和职责,针对无目标约束的综合评价问题,提出了一套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绩效评价的评价系统。采用模糊评价理论和数据库构建技术,设计开发了系统管理软件,实现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中的工作流程管理、评价指标管理和上报数据管理,从而实现绩效评审、计算评分、数据统计和结果发布等功能,并应用于新疆农科院试验基地的实际测度。测评结果符合新疆农科院试验场站发展的实际情况,能揭示出新疆农科院各试验基地在全院总绩效中的位次和贡献份额,为新疆农科院评优工作提供了依据,为绩效工资的发放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农业科研试验基地的管理和发展能力评价提供了科学的方法。
- 李苗董伟伟苏武峥苗红萍戴俊生戴健
- 关键词:绩效评价
- 基于文献计量的农户信息需求研究态势发展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以CNKI数据库作为数据源,采用文献计量方法,根据发文量、发文期刊、被引频次等指标,分析了近30年来中国农户信息需求的研究前沿、发展态势等。研究结果表明:(1)当前该领域的5个研究热点分别是现状调查与分析、农户信息需求特征、信息供给模式、农户信息获取手段、农户信息获取障碍分析。从各个时期发文量来看,目前研究人员更加关注农户信息需求现状调查与分析;(2)农户信息需求研究机构较多,但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团队和人员较少;(3)无稳定的资金支持,大部分研究人员的研究方向都是围绕项目进行,无法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4)在农业信息化大背景下,农户信息需求研究文献有所增加,但相对偏少,论文质量不高。
- 王银方罗明英丁建国苏武峥
- 关键词:农户信息需求CNKI数据库
- 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水平及提升因素和对策分析
- 2024年
- 【目的】测度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水平,分析障碍因素和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推动新疆棉花产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从数字化基础、数字化支撑、数字化应用、数字化效率4个维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熵值组合赋权法、障碍因素分析法等,分析2012―2021年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水平及主要障碍因素。【结果】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综合得分由2012年的1.68分提高到2021年的28.42分。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的主要障碍因素由2012年的数字化基础、数字化支撑和数字化应用,变化为2021年的数字化应用和数字化效率。新疆棉田在数字化技术应用、资金投入、规模化发展、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不足。【结论】新疆棉田数字化发展已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通过加大数字化技术研发推广力度,推动棉田规模化和组织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复合型技术人才培育力度,有望推动新疆棉田数字化转型升级。
- 包艳丽苏武峥蒋国伟王晓伟
- 关键词:棉田大数据障碍度
- 农户棉作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125户农户调查数据
- 2012年
- 本研究基于阿克苏地区温宿县种棉大户调研,运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种棉农户的家庭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农户的行为控制认知特征等为研究内容,在对样本农户生产经营特征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计量模型,对种棉农户棉作经营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棉花生产、种棉大户增收的若干政策建议。
- 郑秋芬陈玉兰苏武峥
- 关键词:经营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农户棉种技术选择行为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新疆阿克苏地区的调查数据
- 2013年
- 基于阿克苏地区棉农选择棉种技术状况的调查数据,对农民选择棉种的行为、获得棉种的来源渠道等进行分析,并通过Logistic模型具体分析了农户棉种选择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农户家庭棉花种植面积和文化程度是阿克苏地区农户棉花良种技术选择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由此提出了提高棉农素质、改进棉种技术扩散体系的对策建议。
- 赵鑫蒲春玲苗红萍苏武峥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农户生计兼业化影响因素分析
- 2022年
- 【目的】研究分析不同因素对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农户兼业分化经营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文献资料分析方法,调查问卷针对流域756个农户,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和二值probit模型,分析流域农户兼业分化趋势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农户兼业分化程度的综合因素。【结果】在排序模型中,性别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影响,年龄在10%及5%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影响,婚姻状况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负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在1%显著性水平上正向促进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农技培训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职分化程度具有负向影响;图书室在10%或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作用,文化广场在1%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粮食补贴在10%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邻里关系在10%或5%显著性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作用;农户家庭生活满意度在1%的显著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正向影响,农户环境满意度在10%显著水平上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负向影响。【结论】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图书室、家庭生活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正向作用;性别、婚姻、农技培训、文化广场、粮食补贴、邻里关系、环境满意度等因素对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呈显著负向作用。
- 苏武峥蒋国伟王光耀
- 关键词:兼业化影响因素有序PROBIT模型
- 一种作物根系监测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作物根系监测装置,涉及自动监测技术领域。根系土壤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设置在土壤中以作物根系为中心的预设区域内,用于实时监测土壤环境数据;根系传感器管理子系统用于:控制根系土壤环境动态监测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发送...
- 苏武峥赵鑫包艳丽郭君庄家煜
- 基于灰色线性规划法的新疆南疆干旱区农业系统优化研究——以新疆和田县为例被引量:6
- 2012年
- 为了对新疆南疆干旱区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决策依据。以新疆和田县为例,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优化模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及生产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研究。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9年的43%、38%、17%调整为33%、45%、19%,农业内部形成了以林为主、以农带牧、以牧促林、农林牧统筹协调发展的产业联动格局;种植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粮经草的种植比重由74:21:5调整为60:25:15;特色林果业中核桃、红枣、葡萄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8%,"南核北枣"、"北葡"战略布局全面形成,南部乡镇核桃种植面积占72%,北部乡镇红枣和葡萄种植面积分别占89%和82%;畜牧业牲畜存栏头数达到77.31×104头(只),保持平稳增长,养禽出栏规模为103.8×104只,呈快速增长态势;农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加,农业净产值达到11.55亿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达到5200元。表明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优化方案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丁建国刘晓媛苏武峥戴健
- 关键词:灰色线性规划干旱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