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桂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98H指数:4
- 供职机构: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早产儿的监护与治疗
- 2000年
- 舒桂华李玉霞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早产儿监护
- 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评分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探讨改良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评分对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新生儿病区收治的86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结果分为胆红素脑损伤组、胆红素无脑损伤组。同时选择40例产科病房同期出生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并比较3组总胆红素(TBiL)、改良a EEG评分及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改良a EEG与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相关性进行分析;绘制a EEG评分、血清NSE水平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出最佳预测值,并根据ROC曲线下面积(AUC)大小,比较改良a EEG评分、血清NSE水平对胆红素脑损伤的早期预测价值。结果胆红素脑损伤组的TBiL、NSE水平均高于胆红素无脑损伤组及健康对照组(P <0. 01),改良a EEG评分均低于胆红素无脑损伤组及健康对照组(P <0. 01)。胆红素无脑损伤组血清TBiL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 <0. 01),但改良a EEG评分、血清NSE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改良a EEG评分与BAEP呈负相关(r=-0. 723,P <0. 01)。改良a EEG评分、血清NSE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 877、0. 855。改良a EEG评分在最佳临界点对应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6. 83%、83. 10%,血清NSE水平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 30%、78. 60%。结论改良a EEG评分可作为早期预测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的临床指标。
- 陈利婷刘慧苹宋忠瑞徐尚郭玉秀舒桂华
- 关键词:总胆红素新生儿胆红素脑损伤
- 新生儿复杂染色体畸变一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染色体异常是新生儿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报道一例复杂染色体畸变患儿。方法:对患儿及其父母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CytoScan HD芯片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
- 吕媛舒桂华朱玲玲
- 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诊治的120例CHF患者的一般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给予康复训练,比较2组的心功能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生活质量、再住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1个月和3个月后,2组的左室射血分数和心脏指数均较护理前增大,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均较护理前缩小,N末端脑钠肽前体、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表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同期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再住院率和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再住院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 李菲菲舒桂华许婷婷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康复训练心功能炎症因子生活质量
- 低血糖新生儿血糖波动与脑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18
- 2017年
- 目的探讨低血糖新生儿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2016年8月确诊的58例低血糖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新生儿头颅MRI和/或振幅整合脑电图(a EEG)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比较两组的血糖波动指标,分析血糖波动水平与脑损伤的相关性。结果 58例新生儿中脑损伤组13例(男8例、女5例),非脑损伤组45例(男27例、女18例)。脑损伤组新生儿的最低血糖值(LBG)低于非脑损伤组,而低血糖持续时间、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均高于非脑损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低血糖新生儿是否发生脑损伤,除与最低血糖水平及低血糖持续时间有关外,也与LAGE、SDBG及MAGE等血糖变异指标有关,在临床纠正新生儿低血糖时速度不宜过快、幅度不宜过高。
- 吕媛朱玲玲陈凌陈利婷李灏刘慧苹舒桂华
- 关键词:低血糖血糖波动脑损伤新生儿
- KL-6联合CC16检测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联合Clara细胞分泌蛋白16(CC16)检测对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2年6月在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出生的极早产儿(胎龄28~31+6周)112例,其中BPD组53(轻度27例,中、重度26例),非BPD组59例。收集其脐带血、出生后7 d及14 d的外周血,检测血清KL-6和CC16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KL-6、CC16预测BP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与非BPD组相比,BPD组脐带血、出生后7 d及14 d外周血血清KL-6水平升高,CC16水平降低,两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轻度BPD组相比,中重度BPD组KL-6水平明显升高(P<0.05),CC16差异不明显(P>0.05)。二元Logistic分析发现极早产儿KL-6水平升高或CC16水平降低,发生BPD的风险增加(P<0.05)。ROC曲线提示出生后14 d血清KL-6、CC16水平对BPD的发生均有更好的独立预测能力(AUC分别为0.973、0.900,灵敏度分别为94.3%、88.1%,P<0.05),两者联合时预测价值更高(AUC为0.983,灵敏度为98.1%)。结论血清KL-6、CC16水平在预测极早产儿发生BPD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KL-6的预测能力高于CC16,两种标志物联合检测能更好地预测BPD的发生发展。
- 王奇蕾舒桂华赵雪琴秦巧稚
-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与新生儿相关肺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KGF-2)是一类来源于间充质细胞的生长因子,具有多功能生物学作用,特别其作为一种肺组织保护因子,可调控肺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及迁移,促进受损肺组织修复和抑制肺泡纤维化。KGF-2缺失或基因突变与新生儿相关肺部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且有增加儿童期甚至成年后发生慢性肺部疾病的风险。本文就KGF-2结构、生物学功能,以及其与新生儿相关肺部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旨在为开拓新生儿呼吸系统疾病新的诊治策略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 侯琳(综述)舒桂华
- 关键词:角质细胞生长因子-2新生儿肺部疾病
- 己酮可可碱对新生大鼠缺血缺氧脑损伤时脑组织细胞凋亡的影响
- 2007年
- 沈道江舒桂华
- 关键词:缺血缺氧脑损伤己酮可可碱细胞凋亡新生大鼠脑组织神经系统后遗症
- 粪钙卫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2、胆汁酸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预测价值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粪钙卫蛋白、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胆汁酸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苏北人民医院自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02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喂养不耐受将早产儿分为A组(喂养耐受,n=70)与B组(喂养不耐受,n=32)。记录并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粪钙卫蛋白、GLP-2、胆汁酸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粪钙卫蛋白、GLP-2、胆汁酸单独及联合检测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测价值。结果B组呼吸暂停、出生后24 h内接受无创持续正压通气呼吸支持比例及粪钙卫蛋白、胆汁酸均高于A组,GLP-2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呼吸暂停、出生后24 h内接受无创CPAP呼吸支持、粪钙卫蛋白、GLP-2、胆汁酸均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粪钙卫蛋白、GLP-2、胆汁酸联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预测价值高于粪钙卫蛋白、GLP-2、胆汁酸单独预测。结论喂养不耐受早产儿的粪钙卫蛋白及血清胆汁酸明显升高,血清GLP-2明显下降,三者联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王奇蕾秦巧稚赵雪琴刘艳林舒桂华
- 关键词:胆汁酸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 扬州市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出院高危儿早期干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扬州市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出院高危儿早期干预现状,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高危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儿纠正3个月龄时,对其父母采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分析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例高危儿中,未接受早期干预101例,接受早期干预99例。接受早期干预的99例高危儿中,选择机构早期干预5例,选择家庭早期干预94例。9家庭早期干预的4例高危儿中,在综合医院接受早期干预指导92例,在社区医院接受早期干预指导2例。截至患儿纠正3月龄,其父母接受早期干预指导的情况为1次85例、2次5例、≥3次4例。2组患儿在出生周龄、出生体质量、高危儿认知、后遗症认知、早期干预认知、接受神经发育评估与否、随访医生告知早期干预与否、知晓早期干预机构与否和经济负担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后遗症认知了解(OR=7.300,95%CI:2.641-20.178)、随访医生告知早期干预(OR=10.793,95%CI:2.926-39.805)、知晓早期干预机构(OR=7.212,95%CI:2.043-25.458)是扬州市区NICU出院高危儿接受早期干预的保护因素。结论扬州市区NICU出院高危儿接受早期干预的影响因素中,家长对后遗症认知了解、随访医生告知早期干预和知晓早期干预机构是保护因素,以上3种影响因素在高危儿早期干预工作中需要被重视。
- 张峰孟兆祥金星舒桂华朱玲玲任素伟侯玮玮吕媛周伟林春赵婷陈悦琳郑京琪
- 关键词:高危儿早期干预颅内出血缺血缺氧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