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建锋
- 作品数:1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现代工笔花鸟画语境中的“虚静”现象
- 2007年
- “虚静”是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有着久远的历史文化背景。早在春秋时期,“虚静”这一文化现象就已经形成。道家的创始者老子思想的出发点就是返本复初,他认为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是循环往复的圆圈。道家所倡导的虚静观对国人心理影响甚重。正是这种虚静思想的影响才形成了华夏民族特定的审美心理。“虚静”观对绘画作品的创作与欣赏和对艺术意境的创造过程,有着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也正是在虚静观的积极作用下才使得中国现代工笔花鸟画普遍带有幽静、清雅的艺术特点。
- 胡建锋
- 关键词:虚静淡泊意境
- 谈元代文人山水画中萧疏闲和的“虚静”现象被引量:1
- 2009年
- 在中国绘画史上,是元代文人将中国画推向了历史的巅峰,他们的创作集中体现了元代山水画的最高成就,其绘画中明显带有“虚静”的特点,备受世人关注。
- 胡建锋
- 关键词:文人山水画元代文人中国绘画史
- “三教”绘事对山西寺观壁画的影响
- 2011年
- 山西境内存有二点七万余平方米古代壁画,其中寺观壁画就占二点三万余平方米。寺观壁画由唐至清各代皆备,内容主要是儒、释、道造像及神话、历史传说、世俗生活等。儒虽不是宗教,但人们往往将其与释、道并称为“三教”。“三教”绘事对山西寺观壁画的影响犹大,这可以从三个方面得到证明。
- 胡建锋
- 关键词:古代壁画寺观历史传说世俗生活
- “虚静”观对工笔花鸟画创作的心理影响被引量:1
- 2006年
- 虚静观作为一种宇宙观念和人生态度,对中国审美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同时,笃守虚静也成为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所追求的境界。
- 胡建锋
-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心理影响审美观念
- 顾恺之绘画理论中的美学主张与谢赫“六法”论之关系被引量:1
- 2016年
- 中国早期绘画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大体经历了传神论的提出、山水画论的初步确立和"六法"论的形成三个阶段。顾恺之是传神论的创立者,从一定意义上,也可被视为中国美术理论的引领者。传神论对中国绘画发展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谢赫"六法"体系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照。"六法"是谢赫提出的品评绘画的基本标准,是中国传统绘画品评的重要准则。顾恺之绘画理论的论点几乎囊括了"六法"论的全部内容,如若没有顾恺之的绘画理论为基础,就很难有谢赫的"六法"论。"六法"论基本是在顾恺之绘画理论的基础上构建的,论证这一观点,为的是廓清中国绘画理论发展过程中传承关系的问题。
- 胡建锋胡泊
- 关键词:顾恺之传神论气韵
- 胡建锋\中国画作品
- 2012年
- 胡建锋
- 关键词:中国画作品
- 元文人山水画“萧散简远”美学特征的形成被引量:1
- 2010年
- 元代文人将中国绘画推向了一个高峰,其绘画最重要的美学特征就是追求"萧散简远"的淡泊境界,带有明显的"虚静"特点。有关元代文人画风形成的原因也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重点。
- 胡建锋
- 关键词:美学特征文人山水画中国绘画元代文人画风
- 谈中国工笔花鸟画“藏”境所形成的审美延续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前,在现代工笔花鸟画中常常出现画面中留有“虚白”或截取被画者部分局部于外的视觉现象,这都是绘画中的一种“遮掩”的处理手法,使传统基础上构图与画境有了更多更丰富的变化,而观者不仅不会质疑它的客观完整性。反而欣然接受了这种处理手法给人们带来的新的视觉感受。
- 胡建锋胡泊
- 关键词:工笔花鸟画延续性审美视觉感受构图
- 论中国宋代山水画中的“禅境”被引量:1
- 2010年
- 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思想像禅宗这样深入中国士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禅宗与中国绘画发生关系的更重要方面,是禅宗对文人人生观的广泛渗透和影响,对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内容、风格、流派的形成以及绘画艺术的批评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不将禅宗对山水画的影响考虑进去,就无法勾画出唐宋以后中国绘画艺术发展的基本面貌。
- 胡建锋
- 关键词:禅境虚静中国山水画
- 对内陆地区高师美术专业图形创意课程教学的思考
- 2006年
- 改变内陆地区高师美术专业现代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让更多的人了解现代设计艺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高师美术专业增设图形创意课程或增加图形创意课程的课时,这样可以造就一支有创意能力的中小学师资队伍。对中小学生创意能力的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也将为未来设计艺术的良性发展提供极为重要的保障.为设计艺术在中国的全面发展创造最基础的条件。
- 胡建锋
- 关键词:高师美术图形创意教育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