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肖光夏

作品数:330 被引量:1,657H指数:21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全军“十五”指令性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0篇期刊文章
  • 52篇会议论文
  • 8篇专利

领域

  • 310篇医药卫生
  • 14篇生物学
  • 1篇历史地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39篇烧伤
  • 87篇内毒
  • 86篇内毒素
  • 54篇细胞
  • 32篇源性
  • 29篇抗生素
  • 29篇肠源性
  • 27篇烫伤
  • 24篇源性感染
  • 24篇肠道
  • 23篇杆菌
  • 22篇烧伤后
  • 22篇肠源性感染
  • 21篇细菌
  • 20篇严重烧伤
  • 19篇肠上皮
  • 17篇血症
  • 16篇毒素血症
  • 16篇内毒素血症
  • 16篇肠上皮细胞

机构

  • 29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3篇第三军医大学
  • 8篇兰州军区兰州...
  • 8篇成都军区总医...
  • 6篇解放军总医院...
  • 6篇兰州军区乌鲁...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5篇南京军区南京...
  • 4篇广州军区武汉...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第四军医大学...
  • 3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绵阳市中心医...
  • 3篇约翰霍普金斯...
  • 2篇福建医科大学
  • 2篇广州军区广州...
  • 2篇军事医学科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330篇肖光夏
  • 58篇郑江
  • 56篇张雅萍
  • 41篇袁建成
  • 40篇夏培元
  • 39篇周红
  • 38篇秦孝建
  • 29篇彭毅志
  • 28篇黎鳌
  • 27篇周立新
  • 22篇秦孝健
  • 20篇陈军
  • 18篇吴军
  • 15篇郭毅斌
  • 15篇马利
  • 15篇府伟灵
  • 14篇蔡黔
  • 14篇刘晓禄
  • 12篇屠伟峰
  • 11篇吕根法

传媒

  • 51篇中华烧伤杂志
  • 49篇第三军医大学...
  • 19篇中华创伤杂志
  • 17篇中华整形烧伤...
  • 14篇四川生理科学...
  • 8篇中华医院感染...
  • 8篇中华医学杂志
  • 8篇中华外科杂志
  • 8篇全国第三届烧...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5篇中国抗生素杂...
  • 5篇解放军医学杂...
  • 5篇西北国防医学...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5篇中华医学会第...
  • 4篇第一军医大学...
  • 3篇世界华人消化...
  • 3篇中国微生态学...
  • 3篇肠外与肠内营...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3
  • 6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15篇2005
  • 22篇2004
  • 24篇2003
  • 44篇2002
  • 33篇2001
  • 27篇2000
  • 20篇1999
  • 17篇1998
  • 13篇1997
  • 9篇1996
  • 13篇1995
  • 9篇1994
3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我军在烧伤防治与研究工作中应更有作为
烧伤是军事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烧伤发生率明显增加,1952年我军制订的军事医学12年发展规划中,已将烧伤列为战伤研究重点之一.1958年上海广慈医院成功抢救钢铁工人邱才康,对全国、全军救治大面积烧伤增强...
肖光夏
不同种类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引发细菌释放内毒素的实验研究
<正>内毒素是G-杆菌感染中重要致病因子。可导致中毒性休克、SIRS、MODS。不同种类抗生素诱导释放内毒素能力不同,必然影响感染的治疗及预后。本研究选择临床常用的抗生素 (伊米配能、舒孢坦钠、先峰必、头孢氨噻肟、头孢他...
袁建成秦孝健刘晓禄肖光夏
文献传递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学的影响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探讨杀菌性 /通透性增加蛋白 (BPI)模拟肽 10 3 42的体外杀菌作用及其对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培养铜绿假单胞菌PA10 3、PSPNC49619、大肠埃希氏菌J5、V5 17和金葡球菌MSSA2 5 92 3于对数生长期 ,调整细菌浓度为 10 5CFU/ml ,加入BPI模拟肽 10 3 42 (10 0 μg/ml) ,测定其对细菌的杀菌曲线。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观察BPI模拟肽 10 3 42 (10 0 μg/ml)与铜绿假单孢菌PA10 3 3 7℃共培养 5、10、15、3 0min后细菌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BPI模拟肽 10 3 42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与细菌作用 5min后 ,细菌外膜出现轮廓模糊 ,10min后细菌内膜出现不完整 ,至 15min细菌胞膜不清 ,胞质外流 ,3 0min能见到细菌完全裂解。结论 BPI模拟肽 10 3 42具有明显的杀菌活性 ,该活性与破坏铜绿假单胞菌的膜结构密切相关。
郑江周红秦孝建鲁永玲肖光夏
关键词:杀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形态学电镜
烧伤早期损害的发病机制与防治策略被引量:3
2003年
黄跃生杨宗城肖光夏汪仕良
关键词:烧伤发病机制
核黄素对大鼠烧伤早期肠粘膜损害的防治效果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 观察核黄素对烧伤早期肠粘膜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将 90只Wistar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烧伤对照和烧伤治疗组 ,后二者 30 %的体表面积Ⅲ度烧伤 ,治疗组烧伤后立即腹腔注射核黄素 ,在不同时相对肠粘膜丙二醛 (MDA)二胺氧化酶(DAO)作动态测定 ,同时对肠粘膜形态学作了光镜和电镜观察 ,并以单纯烧伤和正常大鼠为对照。结果治疗组动物肠粘膜丙二醛含量下降较烧伤组显著 (P <0 0 1) ,而二胺氧化酶水平较烧伤组明显升高 (P <0 0 1) ,伤后肠粘膜充血、出血、肿胀及粘膜缺损明显减轻。结论严重烧伤后核黄素的早期运用 ,可减轻肠粘膜缺血、缺氧及脂质过氧化损害 ,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肠粘膜的完整性。
荣新洲肖光夏黎鳌周一平李志清陈惠英
关键词:烧伤核黄素肠粘膜损害
烧伤血清抑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的应答与血清中游离受体的变化
1990年
对7例严重烧伤病人于伤后1、2、3、4、5、7、14天连续分离其血清,检测在该血清影响下,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株-2(CTLL-2)细胞对白细胞介素-2(IL-2)的增殖反应,同时测定血清中游离的IL-2受体水平。结果发现:伤后1~3天增殖反应为正常的67%~69%,3~14天抑制作用日趋严重,7天后低至正常的30%;同一系列的烧伤血清,游离IL-2受体相应增多,伤后5~14天,高达正常的3~4倍,后者可能影响活化淋巴细胞的功能,导致CTLL-2细胞对IL-2应答的减弱。
肖光夏Rajesh K ChopraWilliam H AdlerAndrew M MunsterRichard A Winchurch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2T细胞烧伤
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体内拮抗内毒素作用的研究
1998年
本试验观察杀菌性/通透性增加蛋白(BPI)模拟肽对内毒素(LPS)攻击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以一个LD50为LPS(20mg·kg-1)静脉注射攻击小鼠,分别于LPS攻击后20s内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BPI模拟肽;于LPS攻击前及攻击后不同时间内分别静脉注射5mp·kg-1和10mg·kg-1的BPI模拟肽,以观察BPI模拟肽对LPS攻击所致小鼠死亡的保护作用、BPI模拟肽对LPS攻击小鼠死亡保护作用的时效关系及BPI模拟肽对LPS攻击小鼠死亡的预防作用。结果表明BPI模拟肽对LPS所致小鼠死亡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及预防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及时效关系。从而可见BPI模拟肽,不仅保留了BPI特异性中和LPS的特性。
郑江袁建成周红周立新刘晓禄肖光夏
关键词:抗内毒素作用时效关系
全文增补中
内毒素诱导的肝细胞及枯否细胞凋亡与肝脏损伤的关系被引量:14
1998年
目的探讨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TNF)在诱导枯否细胞及肝细胞凋亡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细胞死亡ELISA法分别检测枯否细胞,以及和肝脏细胞联合培养时,对不同浓度的内毒素,在不同时相点两种细胞的凋零密度,同时观察培养上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变化。结果枯否细胞的凋亡数量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3~24小时)和内毒素浓度的增加(0~10μg/ml)明显增加。而枯否细胞与肝细胞联合培养时,在内毒素浓度大于1μg/ml时,细胞凋亡数显著上升。TNF单克隆抗体可阻断内毒素诱导的枯否细胞及肝细胞凋亡。LDH及ALT含量在内毒素浓度高于1μg/ml,且培养6小时后,有明显升高,晚于凋亡出现。结论TNF介导了内毒素所致的枯否细胞及肝细胞的凋零。而且细胞凋亡早于细胞损伤的出现。大量凋零细胞的出现,使枯否细胞对内毒素的灭活作用降低进而可能导致肝细胞的凋零及损伤。
袁建成周立新秦孝健肖光夏黎鳌
关键词:内毒素肝细胞枯否细胞肝损伤
肠道双歧杆菌与烫伤大鼠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移位被引量:17
2002年
目的 观察肠道双歧杆菌在肠源性细菌 /内毒素移位中的变化和作用。 方法 制作严重烫伤大鼠模型 ,同时设假伤组。检测细菌和内毒素 (LPS)移位及盲肠膜菌群变化 ,ELISA法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 6(IL 6)浓度。 结果 大鼠严重烫伤后脏器细菌移位明显增多 (P <0 .0 1) ;血LPS水平在致伤 1、3、5d后分别为 (0 .2 3 6± 0 148)Eu/ml、(0 .197± 0 .15 6)Eu/ml、(0 10 4± 0 .0 90 )Eu/ml,显著高于假伤组的 (0 .0 72± 0 .0 49)Eu/ml(P <0 .0 5 ) ;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剧减 2 0~2 5 0倍、真菌数剧增至 5~ 60倍、大肠杆菌数增加 0 .5~ 3 0倍 ,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比值由假伤组的2 5 0 0 0∶1降为伤后的 4~ 80 0∶1;血浆IL 6水平显著增高。经分层统计 ,与未发生肠道细菌移位大鼠相比 ,盲肠膜菌群移位大鼠的双歧杆菌量减少约 12 0倍 ,真菌数增加约 5 0倍 ,大肠杆菌数增加约 3 0倍。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数量与血浆中IL 6、LPS浓度呈负相关 (r1=- 0 .4817,r2 =- 0 .4912 ,P <0 .0 1) ,血IL 6和LPS浓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r =0 .82 5 8,P =0 .0 0 0 1)。 结论 严重烫伤可导致大鼠盲肠膜菌群紊乱 ,细菌和LPS移位增加 ;盲肠膜菌群中双歧杆菌的比例和数量的减少 ,可能促使了严重烫伤后肠源性细菌
王忠堂肖光夏姚咏明王海军盛志勇蔡宝仁肖杰
关键词:肠道双歧杆菌烫伤肠源性细菌内毒素细菌移位ELISA法
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中和内毒素活性物质的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吕根法龚小云卫国王宁肖光夏郑江
关键词:多粘菌素B
共3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