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治军
- 作品数:25 被引量:203H指数:8
-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目的 探讨显微镜辅助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 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陕西省人民医院骨科2015年6月—2016年8月采用显微镜辅助下MIS-TLIF治疗32 例单节段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 例、女14 例,年龄32 ~64 (52.4 ± 6.2)岁.退变性滑脱25 例,峡部裂性滑脱7 例;Ⅰ度滑脱26 例,Ⅱ度滑脱6 例;L3~4滑脱5例,L4~5滑脱17例,L5 ~S1 滑脱10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所有患者定期随访,比较并评价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 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DI);术前、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测量椎间隙平均高度、腰椎Cobb角和手术节段Cobb角,评价椎间孔恢复及腰椎矢状位曲度改变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根据Siepe标准评价椎间融合情况.结果 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20.3 ± 10.8) min,术中出血(85.2 ± 35.6) mL,术后引流量(34.7 ± 12.5) mL,术后(5.2 ± 1.8) d出院,显微镜术中使用时间(56.4 ± 8.2) min;均未出现硬膜破裂、神经根损伤、切口感染、融合器移位、下沉、内固定松动等并发症.患者均获得随访12~18个月.术后各时段腰痛VAS、腿痛VAS和ODI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105.080、148.420、493.080, P值均<0.05);术后各时间段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54.870, P值均<0.05).术后3 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分别为(10.4 ± 1.7) mm和(10.1 ± 1.8) mm,腰椎Cobb角分别为39.0°± 5.4°和38.6°± 7.3°,手术节段Cobb角分别为18.6°± 3.2°和18.0°± 5.1°,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87.310、33.820、3.950, P值均<0.05).末次随访时腰椎滑脱获得复位;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疗效:优27 例,良3 例,可2 例,优良率为93.8% (30/3
- 聂治军张文芳袁启令常彦海
-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滑脱症显微镜
- 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前路一期侧前方入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脊柱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术前常规抗结核治疗2~3周,待全身状态改善后均采用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椎间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术后继续系统抗结核治疗12~18个月。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植骨融合情况,比较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Cobb角、ESR、CRP,观察末次随访时脊髓神经功能ASIA分级改善情况。结果手术时间120~225 min,术中出血量450~1 060 ml。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2个月。术中切除病灶组织经病理检查均符合结核改变。末次随访时患者结核症状均消失,ESR及CRP恢复正常。植骨融合时间8~12个月。随访期间患者无移位、松动、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神经功能ASIA分级:1例B级者恢复至C级,4例C级者3例恢复至D级、1例恢复至E级,18例D级者均恢复至E级。结论在全身有效标准化抗结核治疗基础上,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髂骨植骨融合、双钉棒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结核疗效满意,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可矫正后凸畸形,恢复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
- 聂治军白静静张银刚徐洪海常彦海李全义
- 关键词:胸腰椎结核植骨脊柱融合
-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晚期膝关节大骨节病的效果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成人晚期膝关节大骨节病(KB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晚期膝关节KBD患者24例(29膝),均初次采用TKA治疗。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假体及手术入路。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ROM)、股胫角(FTA)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1~15个月。结果术后各时段VAS评分、FTA均较术前显著降低,KSS及ROM均较术前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1例出现肌间静脉血栓,经抗凝治疗痊愈;术后均无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出现,未出现假体周围透明带、假体下沉或松动。结论 TKA治疗晚期膝关节KBD效果满意,显著减轻膝关节疼痛,获得满意的膝关节活动范围及功能。
- 聂治军袁启令凌鸣常彦海郭雄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大骨节病膝关节软组织平衡
- 脊柱转移瘤的手术治疗(附61例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分析脊柱转移瘤手术治疗,探讨其适应证、手术方法、疗效。方法:对61例脊柱转移瘤行手术治疗,包括颈段10例、胸段28例、腰段20例、骶段3例,观察术后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4年,平均17个月,疼痛缓解率85.5%(47/55例),51例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le分级提高1-3级,6例术前术后均没有神经症状,4例无神经功能恢复。最短生存4.5个月,最长生存3年,生存期超过2年者19.6%(12/61例)。结论:根据肿瘤的Tokuhashi、Tomita、WBB分期系统设计手术方案,合理切除肿瘤,脊髓减压和重建脊柱稳定性,可以明显缓解疼痛,改善神经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 王金堂聂治军杨益民
- 关键词:脊柱肿瘤转移外科手术
- 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骨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人源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关节腔注射治疗兔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45只新西兰大白兔建立骨关节炎(OA)模型,随机分成OA组、干细胞治疗组和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每组15只。干细胞治疗组膝关节腔注射1×105 HUCMSCs后,比较关节液中IL-1的浓度、软骨Mankin’s评分、观察3组滑膜组织电镜改变。结果:干细胞治疗组健侧与OA组、对照组健侧关节液中IL-1β浓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光镜下滑膜及软骨进行Mankin’s评分,干细胞治疗组患侧,其关节软骨及滑膜的Mankin’s评分小于生理盐水注射对照组及O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光镜下OA组、对照组患侧可见细胞坏死,干细胞治疗组患侧滑膜、软骨未见明显的细胞坏死。结论:HUCMSCs移植治疗OA,实验动物软骨破坏明显减轻,软骨组织受到修复。
- 易智刘时璋史军凌鸣孙正明黄向辉强辉聂治军时亮史纪元
- 晚期大骨节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应力与骨密度的变化情况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膝关节晚期大骨节病行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24例膝关节晚期大骨节病。将股骨和胫骨假体周围分为7个兴趣区,观察假体周围兴趣区不同时间段的应力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KSS评分术后1、3、6、12个月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不同时间点比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体周围兴趣区各分区的应力遮挡率术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兴趣区各区骨密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兴趣区各区的骨密度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假体周围应力及骨密度会出现变化且存在相关性,采取有效方法进行评估,可对预后情况进行监测。
- 王继成张先娇聂治军易智徐洪海刘时璋常彦海郭雄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大骨节病膝关节骨密度
- 病灶刮除植骨术治疗中青年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青年患者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giant cell tumor,GCT)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就诊并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GCT患者共32例。其中男14例,女18例,均为初次手术治疗患者。所有患者均行膝关节周围GCT病灶刮除植骨术。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30个月,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2. 5%,末次随访时根据MSTS标准评定疗效:优21例,良8例,可3例,差0,总体优良率90. 6%。结论:膝关节周围GCT患者行病灶刮除植骨术疗效满意,正确使用广泛刮除术配合辅助方法是降低其复发率的重要手段。
- 聂治军袁启令董向辉常彦海王金堂
- 关键词:膝关节骨巨细胞瘤复发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关节置换组(n=40)和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组(关节镜组,n=4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关节镜组治疗优良率为90.0%,与关节置换组的87.5%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Lysholm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VAS评分、Lysholm评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关节镜清理结合玻璃酸钠注射治疗的效果相当,均能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 聂治军常彦海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关节置换
- 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9
- 2018年
- 目的观察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方法采用TESSYS技术治疗6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患者术后1周及1、3、6个月的疼痛VAS评分和ODI的改善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 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术中出血量20~50 ml,术后住院4~7 d。6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8个月。无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各时段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 Nab标准评定疗效:优37例,良22例,可6例,优良率为90.77%。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及近期疗效可靠的优点。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和疗效保证。
- 聂治军张文芳张银刚李全义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PFNA内固定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8
- 2017年
- 目的比较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自2013-06—2014-09诊治的65例高龄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20例(PFNA组),采用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45例(其中骨水泥组22例,生物型组23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65例均获得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3组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少于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而生物型组少于骨水泥组。3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少于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而骨水泥组少于生物型组。3组术后下地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明显早于PFNA组,而骨水泥组早于生物型组。生物型组和骨水泥组术后1、3、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优于PFNA组,但生物型组与骨水泥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时3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身体状况较好、骨质稳定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首选PFNA髓内固定;对于伴有严重骨质疏松,不适合内固定治疗以及内固定失败,或预期置换后关节使用年限不长患者,加长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聂治军常彦海
- 关键词: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HARRIS评分术中出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