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焱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评价肺通气/血流灌注(pulmonary perfusion/ventilation,V/Q)显像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SCTPA)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12只家兔按不同时间点分成4个实验组,每组3只,另设2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经颈静脉插管注入海绵栓子制备急性肺栓塞模型,建模后分组行V/Q显像和SCTPA检查,随后处死实验动物行病理解剖,查找并记录肺动脉栓子位置及数目。对照组颈静脉插管注入生理盐水,于24 h和第3天处死。结果实验组家兔术中死亡1只,11只建模成功。家兔处死后共解剖动脉165支,发现栓子43个,栓塞肺动脉39支。V/Q显像共检出36处节段肺动脉栓塞,与病理解剖对照,假阳性7处、假阴性10处;SCTPA共诊断栓塞肺动脉32支,假阳性6支、假阴性13支。V/Q显像、SCTPA诊断实验家兔肺栓塞的灵敏度分别为74.4%、66.7%,特异性分别为94.4%和95.2%,准确性分别为89.7%和88.5%。结论肺通气/血流灌注显像诊断肺栓塞的灵敏度和准确性高于64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而特异性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
- 罗焱张青胡云苏红媛余菲莹
- 关键词:肺栓塞肺动脉造影
- SPECT脑血流灌注显像对癫癎灶定位诊断的价值
- 罗焱张青胡云叶恒光
- 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制备及Techenas肺通气显像
- 目的探讨颈静脉插管、海绵为栓子建立家兔急性肺栓塞模型的可行性,研究动物肺通气显像的技术方法。方法抽签法将14只实验家兔随机分为2 h组、2 4 h组、3 d组和7 d组4个实验组,另设2只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经颈静脉插管注...
- 罗焱张青
- ^(99)Tc^m-MIBI融合显像辅助肺癌放疗靶区定位及对化疗疗效的预测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99Tcm-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辅助肺癌放疗靶区定位的价值,分析肿瘤组织摄取99Tcm-MIBI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放、化疗前均行99Tcm-MIBISPECT/CT显像,通过感兴趣区技术勾画肿瘤靶区并确定计划靶区;获取感兴趣区放射性计数,计算肿瘤早期摄取比(T/NTe)、延迟摄取比(T/NTd)及肿瘤组织滞留率(RI%),分析T/NTe、T/NTd、RI%与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关系。结果 19例患者中99Tcm-MIBI显像阳性18例,修改CT计划靶区15例,占78.9%;明确区分肺不张与肿瘤病灶11例,占57.9%。化疗有效患者T/NTe、T/NTd比值分别为(2.47±0.23)、(2.35±0.19),无效患者分别为(1.72±0.10)、(1.63±0.12),两者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0.01),两者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T/NTe、T/NTd、RI%在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99Tcm-MIBI SPECT/CT融合显像有助于优化肺癌立体放疗靶区,选取T/NTe=2.0作为预测化疗有效的阈值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不受患者临床分期及病理类型的影响。
- 杨雅娜罗焱胡义德张明慧张青
- 关键词:肺癌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 Bec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意义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自噬重要调控因子Becl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5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并制成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eclin-1在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Beclin-1的表达与肺癌不同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并对病例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Beclin-1在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26.00%)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2.00%)(P<0.05);肺鳞癌组织中Beclin-1的阳性表达率(34.66%)显著高于肺腺癌(17.34%)(P<0.05);Beclin-1的表达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Beclin-1阴性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显著低于阳性表达的患者(P<0.05)。结论 Beclin-1可能是一个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新的靶点,有可能成为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类型判断的辅助指标和预后评估候选指标之一。
- 肖瑜龙驰张明慧罗焱胡义德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自噬BECLIN-1组织芯片
- 肺栓塞的影像学诊断(综述)
- 目的分析评估肺栓塞(PE)诊断常用影像学方法肺通气/灌注核素显像(V/Q)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的作用。方法V/Q显像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大颗粒物质沉积在肺毛细血管进行显像,栓塞肺动脉远侧血流中断后放射性药物...
- 罗焱张青
- 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 rCBF显像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局部脑血流灌注显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在癫痫术前定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15例癫痫患者,术前分别行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常规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视频脑电图(vedio-EEG,VEEG)、CT或MRI检查,术中行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m,ECoG)监测,与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EEG、VEEG、CT和MRI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检出癫痫的阳性率为90.4%,高于EEG的37.4%(P<0.05)、VEEG的82.6%(P>0.05)、CT的48.8%(P<0.05)和MRI的54.2%(P<0.05)。与术中ECoG结果比较,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对癫痫灶定侧率为91.3%,定位率为71.2%。结论术前发作间期/发作期SPECT显像与ECoG在癫痫灶定位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术前综合定位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杨雅娜罗焱胡云苏红媛杨辉张青
- 关键词:癫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