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管程齐

作品数:2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4篇文化科学
  • 1篇社会学

主题

  • 5篇胰腺
  • 5篇细胞
  • 4篇蛋白
  • 4篇胰腺癌
  • 4篇腺癌
  • 4篇内科
  • 3篇食管
  • 3篇细胞癌
  • 3篇消化内科
  • 3篇教学
  • 3篇癌组织
  • 2篇医师
  • 2篇医师规范化培...
  • 2篇预后
  • 2篇食管鳞状
  • 2篇食管鳞状细胞...
  • 2篇同源
  • 2篇住院医师
  • 2篇住院医师规范...
  • 2篇转录

机构

  • 22篇南通大学
  • 1篇南通市第三人...

作者

  • 22篇管程齐
  • 9篇刘肇修
  • 8篇肖明兵
  • 7篇倪润洲
  • 6篇陆翠华
  • 6篇倪温慨
  • 5篇江枫
  • 4篇张健锋
  • 4篇毛振彪
  • 4篇纪易斐
  • 4篇蒯小玲
  • 2篇丁海芳
  • 2篇张健峰
  • 1篇易楠
  • 1篇樊兴娟
  • 1篇卞兆连
  • 1篇吴桐
  • 1篇林赠华
  • 1篇黄书明
  • 1篇吴玉兰

传媒

  • 6篇交通医学
  • 3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胃肠病学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胰腺病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甲氧氯普胺对胶囊内镜胃内滞留的影响
2016年
目的探讨甲氧氯普胺对胶囊内镜胃内滞留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解决胶囊内镜胃内滞留提供方法。方法前瞻性纳入2012年7月—2015年7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行胶囊内镜检查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干预组患者在口服胶囊内镜后立即予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10mg,对照组不予任何干预。主要观察指标为胃内滞留率(胶囊内镜在胃内运行时间≥1h定义为胃内滞留),次要观察指标为胃、小肠通过时间和全小肠检查完成率。干预组检查结束后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甲氧氯普胺的不良反应。结果 60例患者中55例胶囊内镜顺利通过胃进入十二指肠,4例患者(均为对照组患者)胃内滞留,1例患者(干预组患者)因无法吞咽胶囊内镜需使用胃镜和圈套器将其送入十二指肠而未纳入胃内滞留率的计算,总体胃内滞留率为6.78%(4/59),干预组的胃内滞留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χ2=4.148,P=0.042)。干预组中1例因无法吞咽胶囊内镜需由胃镜送入十二指肠和1例因小肠多发溃疡狭窄导致胶囊内镜滞留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未纳入数据分析。纳入数据分析的58例患者中,56例完成了全小肠检查(干预组和对照组中各有1例胶囊内镜在工作时间内未进入盲肠),总完成率为96.55%(56/58),干预组全小肠检查完成率为96.43%(27/28),对照组为96.67%(29/3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中1例因无法吞咽胶囊内镜而由胃镜送入十二指肠的患者未纳入胃通过时间的统计,未完成全小肠检查的3例患者未纳入小肠通过时间的统计;对照组有4例患者胶囊内镜胃内滞留,1例患者胶囊内镜在工作时间内未进入盲肠,未纳入胃和小肠通过时间的统计。干预组的平均胃通过时间为(22.07±15.78)min,对照组为(22.27±13.58)min;干预组的平均小肠通过时间为(329.54±190.68)min,对照组为(327.00±186.87)min
蒯小玲丁海芳张健峰刘肇修管程齐毛振彪
关键词:甲氧氯普胺胃滞留
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意义初探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在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在本院消化内科进行规培的临床医学专业的住院医师共102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终结性评价考核)及试验组(形成性评价考核),每组各51人。以中期、出科考核成绩和问卷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试验组出科考核及总评成绩的平均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形成性评价成绩与出科考试成绩呈正相关(r=0.869,P<0.01)。试验组对规范化培训的总体满意程度高,学习积极性及互动性有所提高。结论形成性评价能够增强消化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效果。
刘肇修管程齐瞿利帅倪润洲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住院医师消化内科
PBL联合CBL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探讨PBL联合CBL在消化内科临床见习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4月在消化内科实习的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生86名,随机分为PBL和CBL联合组、PBL组、CBL组。通过专业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综合评价三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PBL和CBL联合组在专业知识考试以及临床实践技能操作考试中均优于PBL组及CBL组(P<0.05),有助于理解掌握理论知识、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解决及分析临床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结论:PBL联合CBL的教学方法可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见习的教学效果,值得在临床教学中进行推广。
管程齐
关键词:PBLCBL消化内科临床见习
CtB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研究羧基末端结合蛋白2(C-terminal binding protein 2,CtB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8对食管鳞状细胞癌新鲜冰冻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9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石蜡切片组织中CtBP2表达情况,结合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分析CtBP2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及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两法检测结果均显示CtBP2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且CtBP2的表达水平与食管癌的组织学分级(P=0.002)、浸润深度(P=0.032)相关,而与年龄、性别等参数无相关性。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CtBP2高表达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CtBP2低表达组患者。结论:CtBP2在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提示其可能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
管程齐肖明兵陆翠华倪温慨江枫倪润洲
关键词:食管鳞状细胞癌转录因子免疫组化
化疗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仅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化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化疗的158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选取特异度和灵敏度最大的NLR为截点,将患者分为高、低NLR两组;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1年生存率。结果:根据ROC曲线,选取3.27为截点。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NM分期、化疗前CA199水平、化疗前NLR均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化疗前CA199水平、化疗前N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低NLR组、高NLR组患者化疗后1年生存率分别为25.3%、1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胰腺癌患者,化疗前高NLR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
纪易斐江枫刘肇修倪温慨管程齐肖明兵陆翠华倪润洲
关键词:胰腺癌预后
NUSAP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全球食管癌的死亡率居所有癌症的第六位,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是最具侵袭性的恶性肿瘤之一.最近新发现的核仁主轴相关蛋白1(Nucleolar Spindle-Associated Protein 1,NUSAP1...
管程齐
急性腹痛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一例被引量:1
2021年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特征为胃肠道局限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多伴有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增多。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王诗旻管程齐纪易斐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腹痛
临床教学绩效改革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索教学纳入岗位绩效后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6月—8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科实习医生2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OSCE考试评价实习医生岗位胜任能力,通过智慧医教平台,对临床教师的临床教学内容、过程和结果进行精细化管理并评分。自2020年7月开始将教学考核纳入科室及科主任经济绩效考核中,比较各月份实习医生OSCE考试成绩以及教师绩效考核评分。结果:与2020年6月份比较,2020年7月份和8月份学生OSCE问诊(18.20±1.06分、21.70±0.79分)、体格检查(18.80±0.95分、20.60±1.04分)、临床思维(19.80±1.05分、22.20±0.66分)、操作技能(21.50±0.93分、23.00±0.85分)各单项成绩及整体成绩(82.30±0.99分、87.50±0.80分)均稳步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临床教学纳入科室及科主任经济绩效考核中可显著提高临床教师教学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蒯小玲易楠管程齐陈子微林赠华
关键词:临床教学绩效考核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6年
背景: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明确病因是避免RAP复发的关键。目的:探讨RAP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RAP患者和130例单次发作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因构成、病情严重度、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结果,分析RAP反复发作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RAP组和对照组病因构成、病情严重度、血清胆固醇、钙离子、白细胞计数、淀粉酶、ALT、AS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反应蛋白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三酰甘油、血糖和CT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3.260,P〈0.05;t=2.720,P〈0.05;t=2.16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三酰甘油、血糖和CT评分为RAP的危险因素(OR=1.86,95%CI:1.05-3.68,P=0.03;OR=1.23,95%CI:1.01-1.50,P=0.04;OR=2.46,95%CI:1.00-6.03,P=0.04)。结论:血清三酰甘油、血糖和CT评分与RAP的反复发作密切相关。
蒯小玲丁海芳张健峰刘肇修管程齐毛振彪
关键词:胰腺炎复发血糖甘油三酯CT评分
“1+1+1”临床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消化内科实习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索"1+1+1"临床教学模式在留学生消化内科临床实习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中国学生和留学生分为"1+1+1"临床教学模式组和传统教学模式组。留学生考核的内容包括出勤率、病历书写合格率、理论考试、操作考试。中国学生考核的内容包括理论考试、操作考试、英文文献翻译和英语口语。结果:留学生"1+1+1"临床教学模式的出勤率100.0%、病历书写合格率72.8%、理论考试75.5±5.65、操作考试65.0±3.55,均优于传统实习模式60.0%、60.2%、62.5±6.50、55.8±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学生"1+1+1"临床教学模式英文文献翻译80.87±6.34分、英语口语70.33±8.57分、理论考试85.73±3.94分和操作考试成绩72.80±5.55分,均优于传统实习模式68.34±5.50分、50.97±10.65分、79.60±5.05分、65.80±6.3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1+1"临床教学模式优于传统教学模式,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均获益。提高了留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和中国学生的英语能力。
蒯小玲刘肇修管程齐
关键词:同伴教育导师制留学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