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燕萍

作品数:8 被引量:71H指数:4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系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主题

  • 5篇小说
  • 4篇文学
  • 2篇戴维·洛奇
  • 2篇虚构
  • 2篇元小说
  • 2篇作家
  • 2篇文学批评
  • 1篇对立
  • 1篇对立统一
  • 1篇幸存
  • 1篇幸存者
  • 1篇虚构性
  • 1篇叙述者
  • 1篇学史
  • 1篇有意
  • 1篇有意识
  • 1篇塞万提斯
  • 1篇上下文
  • 1篇堂吉诃德
  • 1篇天堂

机构

  • 8篇清华大学

作者

  • 8篇童燕萍

传媒

  • 3篇外国文学评论
  • 2篇外国文学动态
  • 2篇清华大学学报...
  • 1篇外国文学

年份

  • 1篇2002
  • 1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1篇199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对立荒诞的形式,矛盾焦虑的心理——再谈元小说被引量:3
1999年
西方结构主义批评的一个倾向是把文学看成一个系统,把不同形式的作品放在文学的系统中来看文学作品的特点,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相对于英美新批评的细读文本的方法。
童燕萍
关键词:元小说小说虚构现代派小说戴维·洛奇现实主义作家焦虑
多元对立和多元结构小说被引量:1
1998年
近二三十年来西方的文学批评向着多样性和开放性的趋势发展。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观点、方法的共存,表明了作家对文学性质及文学发展规律的认识。文学批评的多元对立表现为作家对文学传统观念的反思,对艺术形式的探索。西方文坛多元对立的现象最终是当今社会现实的反应。多元存在的社会最终也将表现在文学创作———小说创作之中。多元结构的小说是当今小说的突出特点。它从现实和语言的关系,从人们对现实的不同认识,揭示语言意义的不定性,反映当代人们对认识现实的可能性的怀疑。同时,多元结构小说也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多元存在的文学现状,我们如何把握自己的文学立场并有所成就。
童燕萍
关键词:文学批评多元性不定性小说
谈元小说被引量:36
1994年
谈元小说童燕萍元小说(metafiction)是西方近20年来引人注目的小说形式之一。其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作家以小说的形式对小说进行反思和创新,故而元小说被释为“关于小说的小说”①。作为文学术语,“元小说”首次出现在美国小说家兼批评家威廉·H·伽斯的论...
童燕萍
关键词:元小说小说形式叙述者文学传统《堂·吉诃德》虚构性
怀疑与希望——浅谈戴维·洛奇的《天堂消息》被引量:13
2000年
童燕萍
关键词:戴维·洛奇天堂文论写作风格有意识怀疑
全文增补中
写实与虚构的对立统一——《堂吉诃德》的模仿真实被引量:9
1998年
写实与虚构的对立统一———《堂吉诃德》的模仿真实童燕萍塞万提斯在《堂吉诃德》(第一部)的“前言”里讲了一个他自己的故事。这天他坐在桌前,“手托着腮,苦苦思索,”正在为写小说的前言发愁,他的一位“风趣”而“很有见识的朋友”来访。得知他的困境后,朋友哈哈...
童燕萍
关键词:《堂吉诃德》塞万提斯对立统一骑士小说《百年孤独》
发生在死亡地带的故事——乔尔·克拉考尔的《进入稀薄的空气》
1999年
1996年5月10日下午1点12分,乔恩·克拉考尔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即埃菲尔士峰)。站在世界之巅,脚下是绵延无际的西藏高原,如同高高地身在另一个世界。然而他除了感到非常寒冷,极度疲惫之外,什么也感觉不到。此时他已有57个小时没能睡觉,近三天吃不下饭。在空气极度稀薄的地方,他的头因为极度缺氧而感到针扎似的疼痛。
童燕萍
关键词:小说珠峰故事幸存者暴风雪
谈文学批评中的意义不确定性被引量:1
2002年
在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 ,意义不确定论曾经一度引人注意而又令人迷惑。本文对解构主义的意义不确定论从语言文字难以名状和自相矛盾的特点、从文学作品上下文可能不确定的特点 ,分析了文学批评意义不确定的可能性。
童燕萍
关键词:解构主义上下文
路在何方──读弗·吴尔夫的《一个自己的房间》被引量:9
1995年
路在何方──读弗·吴尔夫的《一个自己的房间》童燕萍20年代末,弗吉尼亚·吴尔夫在论及“妇女与小说”时说,“如果女人要写小说,她必须有钱,有她自己的房间。”①这里所说的“房间”,指的是物质和心理的双重空间。它象征了妇女独立自主的理想,可以说,它至今仍然...
童燕萍
关键词:女作家创作心态文学创作简·奥斯丁文学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