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殷捷
- 作品数:21 被引量:100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 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积分诊断评价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 确定晚发性佝偻病 (DR)诊断的金标准 ,并对简易积分诊断进行评价。方法 346名DR可疑儿童中 ,按其病理生理指标确诊DR ,并以此为金标准 ,对骨碱性磷酸酶 (BALP)检查结果和DR积分情况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DR在可疑人群中检出率为 4 3 6 % ,血BALP >30 0IU/L时DR诊断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均为 10 0 0 % ,2 0 0IU/L时阴性预测值为 95 6 % ;DR积分 2分时阴性预测值为 96 6 % ,4分时正确指数和Kappa值最高 ,分别为 70 7%和 0 6 3。DR积分≥ 4分时 ,积分越高、阳性预测值越高。结论 DR积分诊断是筛查DR可疑儿童较为理想、准确的可行手段。
- 章殷捷柳会琼谢玉程叶文宣叶怀庄刘日敏
- 关键词:儿童晚发性佝偻病积分骨碱性磷酸酶
- 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血浆25-羟基维生素D_3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检测晚发性佝偻病 (DR)儿童血浆 2 5 -羟基维生素D3 (2 5 -OH -D3 )水平。方法 从 2 0 2 8名6~ 11岁小学生中筛检出DR可疑者 2 2 1人 ,抽取静脉血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 ,经 10 %二氯甲烷 -正己烷提取 ,用LichrospherC18(5 μm ,2 5 0mm× 4 6mm)色谱柱分离 ,97%甲醇 - 3%水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检测波长为2 6 5nm ,检测其血浆 2 5 -OH -D3 水平。结果 血浆 2 5 -OH -D3 在 2 0~ 32 0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2 ) ,方法的回收率为 96 34%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5 8% ,最小检出浓度为 0 0 6ng/ml(S/N =3)。确诊DR 15 1人 ,血浆 2 5 -OH -D3 水平为 (5 2 8± 1 99)ng/ml。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 ,可作为确诊DR的病因学检测手段。
- 叶怀庄章殷捷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血浆
- 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行为问题研究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晚发性佝偻病 (DR)儿童行为问题 (BP)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选择 6~ 11岁儿童 2 2 80名 ,通过Rutter儿童父母问卷、DR及相关因素调查表 ,比较DR与非DR儿童BP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结果 收回完整调查表 2 0 2 8份 ,问卷回收率为 93 0 %。DR与非DR儿童BP检出率分别为 2 4 5 %和9 4 % ,差别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城乡之间、性别之间DR儿童神经症行为 (N -BP)检出率间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DR与BP等级相关系数为 0 13(P <0 0 1) ,母亲文化程度低、婴儿佝偻病史、反复呼吸道感染及额外作业等为DR儿童BP独特的相关因素。结论 DR儿童BP多见 ,应针对DR儿童BP特有相关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 章殷捷叶怀庄叶文宣柳会琼谢玉程刘日敏
- 关键词:晚发性佝偻病儿童影响因素
- 晚发性佝偻病儿童行为问题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儿童晚发性佝偻病 (DR)与行为问题 (BP)的关系。方法 选择BP儿童 2 13例 ,按是否存在DR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比较两组各类BP构成比及症状出现率。结果 两组患儿各类BP构成比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两组N -BP儿童中拒绝上学、睡眠困难、腹痛或呕吐的出现率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儿童DR与BP在症状方面的表现说明DR儿童与N -BP的关系更密切。
- 章殷捷邓君芳柳会琼叶文宣
- 关键词:晚发性佝偻病儿童
- 浙南沿海城乡小学生晚发性佝偻病患病情况
- 2004年
- 目的 探究浙南沿海地区城乡小学生晚发性佝偻病 (DR)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儿童晚发性佝偻病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 6 - 1 1岁城镇小学生 1 2 2 5人、农村小学生 80 3人 ,通过筛查和辅助检查确诊 ,比较城乡小学生DR患病率、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结果 城乡DR患病率差异无显著性 ,但男生患病率农村 (8.8% )高于城镇 (5 .6 % )。城镇DR与婴儿佝偻病史、经常服药及家住马路边等因素有关 ,农村DR与母孕期患病及手足痉挛、儿童厌食等因素有关。结论 应重视小学生的DR发病倾向 。
- 章殷捷叶怀庄叶文宣柳会琼邓君芳
- 关键词:佝偻病钙维生素D
- 小学生行为问题父母与教师问卷调查比较被引量:4
- 2004年
- 目的寻找筛查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适宜方法,以便调查者选择较为准确的调查量表。方法对1 608名小学生分别用Rutter 儿童行为父母问卷和教师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症状具有情境性。父母问卷较容易发现N行为症状,教师问卷较容易发 现A行为症状。结论A行为问题以教师问卷较可靠,N行为问题以父母问卷更实际。
- 章殷捷叶文宣
- 关键词:问卷调查
- 山莨菪硷加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 1999年
- 章殷捷张伟利
-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山莨菪碱按摩手法
- 儿童行为问题及相关因素比较分析被引量:3
- 2002年
- 目的 了解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及相关因素的性别差异。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 6~ 1 2岁儿童 1 870人 ,用 Rutter儿童行为问题问卷和自制相关因素调查表。结果 男性检出率 1 2 .4 %、A行为占 4 3.6 % ,女孩 7.4 %、N行为占 4 7.8% ,多元相关分析显示 ,男、女儿童行为问题的危险因素除了儿童疾病史和采用打骂或放纵的管教方式外 ,其余都不相同。
- 叶文宣章殷捷王珍珍章月影丁振尧
- 关键词:性别检出率儿童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乳蛾30例
- 2013年
- 急乳蛾相当于西医的急性化脓性扁桃腺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感染所致,若治疗不当,可导致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全身并发病。近年来,笔者采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西药治疗急乳蛾30例,与单用西药组比较,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 段玲玲王素丽章殷捷
- 关键词:急乳蛾连花清瘟颗粒中西医结合疗法
- 迟发型佝偻病48例误诊分析
- 1998年
- 以往的教科书认为3岁以后小儿只存在佝偻病后遗症,而一般没有活动期,故对迟发型佝偻病(LateRickets)未引起足够重视,常被误诊。本文就1989年11月~1994年10月间曾被误诊的迟发型佝偻病48例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9例...
- 章殷捷章月影
- 关键词:佝偻病误诊维生素D缺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