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浩峰

作品数:13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4篇细胞
  • 4篇姜黄素
  • 3篇胶质瘤细胞
  • 2篇替莫唑胺
  • 2篇肿瘤
  • 2篇外科
  • 2篇脑胶质瘤
  • 2篇HUVEC
  • 2篇MMP2
  • 1篇带教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刀笔
  • 1篇毒副反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痉挛
  • 1篇一期手术
  • 1篇源性

机构

  • 7篇中南大学
  • 7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12篇程浩峰
  • 9篇任年军
  • 6篇蔡皞
  • 6篇杨杰
  • 6篇何正文
  • 5篇高洪波
  • 4篇唐智
  • 3篇陈帅
  • 3篇唐智
  • 3篇章凯
  • 3篇钟喆
  • 3篇章凯
  • 2篇高洪波
  • 2篇何正文
  • 2篇钟喆
  • 2篇杨杰
  • 1篇李春丽
  • 1篇梁松岳
  • 1篇何正文

传媒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中国神经肿瘤...
  • 1篇中南药学
  • 1篇健康之路
  • 1篇中外医疗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 MMP2-mRNA 表达的影响
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高洪波章凯程浩峰蔡皞唐智陈帅
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和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目的 探索姜黄素对胶质瘤细胞、HUVEC 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用姜黄素干预胶质瘤细胞和HUVEC,用MTT 法检测HUVEC 的增殖活性;结晶紫染色法检测HUVEC 的粘附及迁移能力.
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高洪波章凯程浩峰蔡皞唐智陈帅
姜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HUVEC原代培养、传代,用10μmol·L^(-1)的姜黄素干扰HUVEC;进行HUVEC细胞计数,再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姜黄素干预HUVEC黏附、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使HUVEC增殖、黏附、迁移能力显著下降。结论姜黄素可以抑制HUVEC增殖、黏附、迁移。
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高洪波章凯程浩峰蔡皞唐智陈帅
关键词:姜黄素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
一期显微手术切除颈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5年1月收治的17例经手术治疗的颈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患者。男:女=9:8;平均年龄:43.5岁,均为成人。肿瘤部位:颈1~颈2 3例,颈3~颈5 7例,颈4~颈6 5例,颈5~颈7 2例。手术方式:14例先由神经外科医师切除椎管内肿瘤至椎间孔,再由头颈外科医师切除椎管外的肿瘤;3例因肿瘤的大部位于椎管外颈部而椎管内肿瘤较小对脊髓的压迫不明显,先由头颈外科医师切除椎管外肿瘤,再由神经外科医师切除椎管内肿瘤。结果:本组肿瘤均完全一期切除。肿瘤性质:神经鞘瘤15例,神经纤维瘤1例,神经节细胞瘤1例。随访时间4个月-6年,平均18个月。术后所有病例疼痛明显改善,感觉麻木面积扩大1例,肢体运动功能改善11例。无肿瘤复发,无继发脊柱畸形。结论:大多数颈椎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均可通过显微手术一期全切。因椎管内外沟通性肿瘤解剖关系复杂,毗邻重要结构,手术难度较大,往往需要进行多个学科间的密切合作。
任年军何正文唐智章凯程浩峰
关键词:颈椎沟通性肿瘤显微外科手术一期手术
姜黄素对胶质瘤-HUVEC微生态系统中HUVEC增殖能力的影响
2015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胶质瘤-HUVEC微生态系统中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用姜黄素干预胶质瘤细胞和HUVEC,用MTT法检测HUVEC的增殖活性。结果加入姜黄素干预后,HUVEC的增殖活性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姜黄素可以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活性。
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高洪波章凯程浩峰蔡皞唐智陈帅
关键词:姜黄素胶质瘤细胞HUVEC增殖能力
MMP2 mRNA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2014年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2,MMP2) 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用RT-PCR方法检测38例人脑胶质瘤组织和7例正常人脑组织中MMP2 mRNA的表达。【结果】7例正常脑组织中均未检测到MMP2 mRNA表达;38例胶质瘤中,18例低度恶性胶质瘤组织中有10例检测到MMP2 mRNA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55.6%(10/18);20例高度恶性胶质瘤组织中17例表达MMP2 mRNA ,其阳性表达率为85%(17/20);高度恶性胶质瘤(Ⅲ~Ⅳ级)中MMP2 mRNA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组织(Ⅰ~Ⅱ级),且两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MMP2在恶性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其表达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正相关。
钟喆何正文杨杰任年军高洪波章凯程浩峰蔡皞唐智陈帅
关键词:脑肿瘤病理学神经胶质瘤病理学基质金属蛋白酶2
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分析替莫唑胺治疗胶质瘤不良反应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确诊的胶质瘤且使用替莫唑胺化疗患者进行分析,包括是否进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化疗期间血常规检查等。根据药物的不良反应判断标准NCICTC2.0对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判定。结果收入符合病例78例,年龄22-79岁,中位年龄为45岁,男性43例,女性35例。血液学毒性出现12例(15.4%),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出现35例(44.9%)。其中,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比男性高,同步放化疗患者比单纯替莫唑胺化疗者高。结论替莫唑胺的不良反应较少,耐受性好,但应密切监测女性患者以及进行替莫唑胺同步放化疗的患者,如何控制其不良反应,还值得探讨。
程浩峰何正文任年军杨杰
关键词:胶质瘤替莫唑胺
脑瘤方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自拟脑瘤方辅助化疗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中药辅助治疗脑胶质瘤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标准的184例脑胶质瘤术后放疗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替莫唑胺+脑瘤方)和对照组(替莫唑胺)。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7%、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治疗组卡氏评分的改善情况和治疗后的卡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自拟脑瘤方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毒副反应,而且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任年军梁松岳何正文杨杰高洪波唐智程浩峰
关键词:脑胶质瘤替莫唑胺毒副反应
神经外科带教中教师标准化病人带教的实施效果评定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评定神经外科带教中教师标准化病人带教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该院神经外科进行实习的50名临床医师进行调查,将其按照随机抽签分组法分为两组。参照组临床实习医师应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带教,研究组临床实习医师应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方式进行带教。分析两组神经外科临床实习医师经过带教后的出科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带教满意度。结果在对神经外科的临床实习医师进行带教后,研究组临床实习医师的出科成绩、临床工作能力均优于参照组,且带教满意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神经外科的临床实习医师进行带教时,应用教师标准化病人方式带教能够丰富实习医师的相关专业知识,锻炼其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临床工作能力,提高带教满意度,建议在为神经内科临床实习医师进行带教时使用。
程浩峰李春丽龚建武
关键词:神经外科
肺源性脊髓脓肿1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脊髓脓肿是少见的腔隙性、化脓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其成因与脑脓肿相似,感染性渗出诱发以产酶的多核细胞为主的炎症,引起液化性坏死,坏死组织继而被纤维母细胞产生的包囊所围绕。
程浩峰何正文杨杰高洪波蔡皞任年军
关键词:疗效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