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累积总胆固醇暴露值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基线总胆固醇(TC)是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而国内外尚无关于累积总胆固醇暴露值(cumTC)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研究。目的 探究cumTC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0年在开滦总医院等共计11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52 427例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对象完成2010年度健康体检时点为随访起点,以新发脑卒中事件、死亡或至随访结束(2017-12-31)为随访终点。依据cumTC四分位进行分组,观察各组人群基线资料和新发脑卒中发病率。经Kaplan-Meier法计算累积发病率,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cumTC组对新发脑卒中事件的影响,采用似然比检验比较不同模型的拟合程度。结果 不同cumTC水平组间年龄、男性占比、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质指数(BMI)、cumTC、TC、HDL-C、FBG、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吸烟、饮酒、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检出率、服调脂药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6.89±0.72)年,共新发脑卒中1 611例(缺血性脑卒中1 415例、出血性脑卒中229例)。第一分位组~第四分位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53%(331/13 089)、2.92%(384/13 148)、4.18%(547/13 085)、4.36%(571/13 105);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17%(284/13 089)、2.51%(330/13 148)、3.71%(485/13 085)、3.99%(523/13 105),经Log-Rank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15,P<0.001;χ^2=109.13,P<0.001)。Cox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体育锻炼变量后,与cumTC第一分位组相比,第四分位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HR (95%CI)分别是1.27(1.10,1.48)、1.37(1.16,1.60),第三分位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2(1.05,1.41)、1.27(1.08,1.50),增加校正基线TC水平、服调脂药后,经似然比检验后,模型的拟合程度并未得到优化(P>0.05)。校正
- 皇甫春梅宋永健闫丽丽李雪梅袁建新杨娜吴寿岭
- 关键词:总胆固醇卒中队列研究
- 总胆固醇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4
- 2020年
- 背景基线总胆固醇(TC)是新发脑卒中的影响因素,但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关于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目的探究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基于开滦研究队列,选取2006年度TC资料完整且既往无脑卒中病史的基线观察人群(n=95943),根据TC水平分为理想水平组(TC≤5.2 mmol/L,n=59065)、边缘升高组(5.2 mmol/L6.2 mmol/L,n=10548),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单次TC测量值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选取其中2008、2010年度TC资料完整且2010年度前无脑卒中病史者(n=51394)作为重复测量观察人群,随访(6.77±1.00)年,每年收集1次新发脑卒中事件发生情况,依据TC纵向轨迹分为低-稳定组22116例(43.03%)、中-稳定组24441例(47.56%)、高-稳定组4837例(9.41%),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C纵向轨迹对新发脑卒中的影响。结果在基线观察人群中,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了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与理想水平组相比,高胆固醇血症组发生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13(1.03,1.23)、1.21(1.11,1.33)、0.80(0.65,0.99)。随访期间,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均随TC纵向轨迹的增高而增高(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1(1.08,1.35)、1.32(1.11,1.5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5(1.09,1.43)、1.34(1.05,1.72),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加校正2010年度TC水平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发生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1(1.07,1.37)、1.33(1.05,1.67),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为1.28(1.13,1.44)、1.44(1.20,1.72),发生出血性脑卒中的HR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度TC水平对脑�
- 皇甫春梅宋永健袁建新闫丽丽杨娜李雪梅
- 关键词:脑卒中总胆固醇队列研究
- 三酰甘油累积暴露与再发脑梗死关系的5年随访研究
- 2019年
- 背景 三酰甘油(TG)对脑梗死的影响尚存在争议,而单次测量的TG水平不足以反映其对脑血管的长期影响。目的 探讨三酰甘油累积暴露(cumTG)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2008—2009年于开滦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并分别于2010、2011、2012年完成3次门诊复查TG水平的新发脑梗死患者2715例,根据cumTG的五分位数分为第一组(<3.60mmol/L,n=544)、第二组(3.60~4.80mmol/L,n=545)、第三组(4.81~6.14mmol/L,n=542)、第四组(6.15~8.72mmol/L,n=541)、第五组(>8.72mmol/L,n=543)。比较5组患者一般资料,2010、2011、2012年血压、空腹血糖、血脂指标,随访期间再发脑梗死发生情况;基线TG、cumTG与再发脑梗死的关系分析采用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并采用拟合优度检验判断基线TG、cumTG回归方程的拟合情况。结果 (1)5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吸烟率、饮酒率、体质指数、肥胖发生率及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患者中口服降脂药物者所占比例及心肌梗死、心房颤动、恶性肿瘤病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5组患者2010、2011、2012年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组患者平均随访(5.0±0.5)年,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第五组患者再发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1.83/1000人年、2.58/1000人年、3.00/1000人年、3.45/1000人年、3.83/1000人年(P<0.05)。(4)多元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TG第三、四、五五分位数患者再发脑梗死的HR分别为1.29、1.38、1.39(P<0.05),cumTG第二、三、四、五五分位数患者再发脑梗死的HR分别为1.36、1.39、1.44、1.73(P<0.05);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基线TG、cumTG回归方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477.31、484.87。结论 随着cumTG升高,新发脑梗死患者5年再发脑梗死发生风险
- 李继华杨娜李壬子皇甫春梅侯晓强孟艳
- 关键词:脑梗死复发
- 抗心磷脂抗体与脑梗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抗心磷脂抗体(anti-cardiolipin antibodies,ACA)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150例脑梗死患者发病后3d内血清ACA阳性率,并与进展性脑梗死组、脑出血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ACA阳性率(60.8%)高于脑梗死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ACA阳性率(48%)明显高于脑出血组(21.8%)、正常对照组(17.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脑出血组ACA阳性率(21.8%)虽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脑梗死组及进展性脑梗死组中年龄<50岁患者的ACA阳性率(59%)高于年龄>50岁患者(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ACA阳性率高,尤其是年龄<50岁者,提示ACA的升高与脑梗死的形成关系密切,对于脑梗死疾病的发生及预后可能具有预测意义,从而对临床早期干预起一定的指导作用。
- 皇甫春梅杨秀平袁建新
- 关键词:抗心磷脂抗体脑梗死早期干预
- 普罗布考对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抑制作用的相关研究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随机将82例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两组:普罗布考组(42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测定法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水平的变化。结果(1)普罗布考组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为399±85ng/ml,治疗两周后血清MMP-9水平为174±56ng/m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清MMP-9水平为401±62ng/ml,治疗两周后血清MMP-9水平为353±90ng/ml,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2)治疗两周后普罗布考组血清MMP-9水平较常规治疗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普罗布考能降低急性期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清MMP-9水平,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防止缺血性卒中出血转化和再发。
- 皇甫春梅吕学海袁建新
- 关键词:脑梗塞基质金属蛋白酶-9
- 总胆固醇纵向轨迹对50岁以上人群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影响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究总胆固醇(TC)纵向轨迹对50岁以上人群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开滦研究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将第1、2、3次健康体检TC资料完整且第3次体检前无脑卒中病史的50岁以上(第1次体检年龄≥50岁)观察者(n=23830)作为重复测量观察人群。采用SAS 9.4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依据SAS Proc Traj程序建立观察对象TC的轨迹模型并分组:低-稳定组(n=9699,40.70%)、中-稳定组(n=11723,49.19%)、高-稳定组(n=2408,10.10%),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TC轨迹组缺血性脑卒中事件的累积发病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TC纵向轨迹对50岁以上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通过是否服用降脂药分层,重复上述Cox模型,以排除是否服用降脂药对结果产生的混杂效应。结果随访(6.89±0.72)年,低-稳定组、中-稳定组、高-稳定组缺血性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4.42%、4.88%和5.72%,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34,P<0.05)。Cox回归分析:校正性别等影响因素后,与低-稳定组相比,中-稳定组、高-稳定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HR(95%CI)分别是1.222(1.062~1.407)、1.400(1.122~1.747);分别增加校正基线单次TC测量值及TC变化值后,TC纵向轨迹水平升高仍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在未服药人群中,上述趋势仍存在;而服药人群中,TC纵向轨迹水平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C纵向轨迹水平升高是5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独立于基线单次TC测量值及变化值,服用降脂药可降低TC纵向轨迹水平升高对50岁以上人群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 皇甫春梅宋永健袁建新闫丽丽杨娜李雪梅
- 关键词:胆固醇卒中队列研究
- 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管形态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观察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的形态变化,进一步为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观察对象为临床诊断为后循环短暂脑缺血发作性的92例患者,全部进行全脑血管DSA检查,分析血管形态异常的类型、部位以及受累血管数目。结果:后循环TIA患者92例,病变137侧,其中前循环(颈动脉系统)病变l5侧(11%);后循环(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122侧(89%),累及两条或两条以上血管3l例(34%),以椎动脉合并其他血管狭窄最为常见。椎-基底动脉系统病变中椎-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39侧(28%),大脑后动脉狭窄或闭塞13侧(9%),后循环变异59侧(43%)。结论:后循环狭窄和变异可能是中老年人后循环TIA的主要原因。
- 皇甫春梅吕学海袁建新
- 关键词:血管脑血管造影术
-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ABCD3-I评分法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诊断中意义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联合用于评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患者合并急性脑梗死早期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因妊高征收入开滦总医院进行治疗的2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检查结果并进行ABCD3-I评分,评估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与ABCD3-I评分法在预测妊高征患者继发脑梗死的准确性。根据ABCD3-I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245)、中危组(n=10)和高危组(n=13)。结果患妊高征孕产妇的年龄、孕周均对脑梗死的发生有影响(P <0. 05)。此外,ABCD3-I评分中临床特征表现、患者是否患有糖尿病、临床症状持续时间、7 d内发生双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DWI序列信号高、同侧颈动脉存在中重度狭窄及最终的ABCD3-I评分总分均与脑梗死的发生有关(P <0. 05)。中危组和高危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危组(P <0. 05);脑供血动脉正常或轻度狭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脑供血动脉中度和重度狭窄的患者(P <0. 05);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中,低危组脑供血动脉狭窄程度<50%和狭窄程度≥50%者脑梗死发生率均低于中危组和高危组(P <0. 05)。结论 ABCD3-I评分联合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准确有效地对妊高征患者短期内继发脑梗死进行评估,但是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改良。
- 闫丽丽玄丽慧冯玉婧皇甫春梅杨秀平李壬子王茜方向楠李雪梅
-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脑梗死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血管形态学及相关性研究
- 倪立新侯晓强袁建新李雪梅李壬子皇甫春梅王艳秀黄燕冰
- 我们采用数字减影技术并结合颈部血管超声 、经颅多普勒(TCD)、颅脑MRA检查对TIA患者进行脑血管的评估,分析血管狭窄的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改变,在此基础上对TI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作了系统的阐述。准确了解颅内血管狭窄程度...
- 关键词:
- 关键词:形态学血管形态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血管狭窄
- 普罗布考对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水平的影响
-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和组间对照,将82例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普罗布考组(4...
- 皇甫春梅袁建新
- 关键词:脑梗死基质金属蛋白酶-9药理作用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