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飞虎
- 作品数:45 被引量:250H指数:8
- 供职机构: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宁夏回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宁夏石嘴山地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 探讨宁夏石嘴山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 HP)的感染率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2月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招募的分布于宁夏石嘴山市5个地区的710例健康志愿者,男235例,女475例,年龄(44. 41 ± 13. 88)岁,年龄范围为14~88岁.所有志愿者填写幽门螺杆菌感染调查问卷,同时接受尿素14 C呼气试验,并对最终的调查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宁夏石嘴山地区调查的710例志愿者中HP感染率为56. 8% (403/710),男性感染率[62. 1% (146/235)]高于女性[54. 1% (257/475)],41~60岁志愿者HP感染率[63. 6% (325/511)]高于≤40岁志愿者[44. 4% (52/117)]及>60岁志愿者[31. 7% (26/82)],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职志愿者的HP感染率[59. 1% (355/601)]高于非在职志愿者[44. 0% (48/109)],生活在农村志愿者的HP感染率[65. 2% (58/89)]高于生活在县城的志愿者[55. 6% (345/621)],家庭收入>5 000元的志愿者感染率[52. 4% (66/126)]低于<3 000元志愿者[58. 7% (155/264)]及3 000~5 000元志愿者[56. 9% (182/3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既往或现有胆囊疾病者 HP 感染率[ 72. 0% ( 95/132)]高于无胆囊疾病者[53. 3% (308/578)],既往或现有心血管疾病者HP感染率[66. 1% (39/59)]高于无心血管疾病者[55. 9% (364/651)],无胃镜检查史者的HP感染率[59. 2% (303/512)]高于既往或现行胃镜检查者[50. 5% ( 100/1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志愿者对 HP 的知晓率为 35. 5% (252/710).经多因素分析性别、年龄、职业及是否行过胃镜检查与HP具有相关性.结论 宁夏石嘴山地区人群HP感染率与全国感染平均水平相一致,且HP感染与年龄、性别、职业、生活地区、家庭收入及既往或现有胆囊疾病、心血管疾病、未行过胃镜检查等密切相关,可为HP后续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流行病学依据.
- 虎金朋路晓平莫丽蓉周燕杨金芳牛敏杨珍张雪游颜杰白飞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调查问卷感染率影响因素
- 恶性腹水患者42例血气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恶性腹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恶性腹水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气参数,静脉血测定血钠(Na+)、血氯(Cl-)浓度。结果:恶性腹水组p H值、PCO2、PO2和HCO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腹水组低氧血症的发生率69.0%,酸碱失衡的发生率66.7%,酸碱失衡以单纯性呼吸性碱中毒为主,发生率44.89%。结论:恶性腹水患者易发生酸碱失衡及低氧血症,酸碱失衡以呼吸性碱中毒为主,应及时进行血气分析,及时对症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谭斌辛瑞娟陈慧冯雅宁白飞虎
- 关键词:恶性肿瘤腹水血气分析
- 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评估内镜黏膜下隧道法剥离术(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在6家中心接受ESTD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的87例胃角大面积黏膜病变患者资料,其中ESTD组32例,ESD组55例。比较2组剥离时间、剥离速度、整块切除率、治愈性切除率、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ESTD组剥离时间较ESD组短[(87.3±32.6)min比(136.7±64.5)min,P〈0.01],剥离速度明显快于ESD组[(0.18±0.07)cm2/min比(0.08±0.05)cm2/min,P〈0.01],ESTD组较ESD组整块切除率[100%(32/32)比87.3%(48/55),P=0.035]及治愈性切除率[100%(32/32)比85.5%(47/55),P=0.024]高。ESD组术中均有出血发生,有8例出现肌层损伤;而ESTD组术中出血率仅59.4%(19/32),且无肌层损伤发生(P均〈0.05)。2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32)比1.9%(1/54),P=0.443]。结论ESTD在治疗胃角巨大黏膜病变时具有更高的剥除效率,同时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减少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 张幸史冬涛李锐陈卫昌刘鹏飞白飞虎吴旭东成翠娥施瑞华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 成年人群功能性肠病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成年人群功能性肠病与体质量指数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2月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50例功能性肠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行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根据《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推荐的标准,以体质量指数作为不同体重分类依据,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比较两者相关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中,年龄、性别、民族、身高、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饮酒、睡眠情况及进食辛辣食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与功能性肠病无关(P>0.05),但女性患者功能性肠病的占比较男性多;功能性肠病患者体重过低组占比达20.0%,而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所占比例达44.0%。结论成年人群功能性肠病与吸烟、饮酒、睡眠情况及进食辛辣食物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民族、体质量指数不存在相关性。
- 田永刚曹贞子游颜杰白飞虎
- 关键词:功能性肠病体质量指数成年人群
- 孤立性食管静脉瘤223例临床内镜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内镜诊断为食管孤立性静脉瘤223例患者的临床内镜特点,以加深内镜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减少对该病的误诊。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8年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通过胃镜诊断的食管孤立性静脉瘤进行分析。结果期间共完成胃镜诊断48 861例,其中食管孤立性静脉瘤223例,检出率为0.46%,其中5例因出血行内镜下食管静脉瘤硬化术。结论:食管孤立性静脉瘤属良性病变,增长速度缓慢,一般无特殊处理,若发生出血,内镜下注射聚桂醇硬化治疗为可行有效的方法。
- 周燕白飞虎虎金朋牛敏杨珍莫丽蓉杨金芳朱亚萍张雪
- 关键词:内镜食管静脉瘤出血
- 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与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关联性分析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分析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胆囊结石、胆囊炎和胆囊息肉的关联性,探讨根除Hp在预防胆囊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06~2018-12在该院以腹部不适症状就诊并行Hp尿素酶抗体检测的临床病例资料962例。分析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的发生与Hp感染的关联性,以及不同Hp感染情况下相关胆囊疾病的临床特征。结果Hp阳性组433例,Hp阴性组529例,Hp感染率为45.01%(433/962)。Hp阳性组的平均年龄、患胆囊结石及胆囊炎的人数比例大于Hp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结石患者中,Hp阳性者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囊炎患者中,Hp阳性者平均白细胞计数水平高于Hp阴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能与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 张玲张业张雪朱亚萍马麒白飞虎
-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胆囊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
- 肠道菌群在消化系肿瘤中的研究新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肠道菌群作为人类机体的一种复杂而微妙的微生态系统,因其在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成为全球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特别是近些年以来,随着宏基因组学原理和通量测序分析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肠道菌群与人类宿主消化系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和各种肠道微生态制剂在诊治消化系肿瘤的潜在价值越来越受全球研究者的关注,有望通过对肠道菌群的深入研究为诊治消化系肿瘤提供新途径、新思路和新方案。鉴于此,本文重点概述肠道菌群在常见消化系肿瘤中的作用,从而使临床医师更好地认识肠道菌群在消化系肿瘤中的地位与作用。
- 田永刚辛瑞娟郝倩马梅娟王佩曹贞子白飞虎
- 关键词:肠道菌群肠道微生态平衡消化系肿瘤
- 经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的效果观察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探讨食管胃黏膜下肿瘤应用黏膜下隧道内镜切除术(submucosal tunnel endoscopic resection, STER)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30例食管胃黏膜下肿瘤患者,均行STER治疗,记录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后第1、3、6个月行胃镜检查,观察病灶创面愈合情况,有无病变残留及复发。结果 30例患者肿瘤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100%,手术时间(50.20±11.82)min,住院时间(10.50±4.50)d;术后发生气胸1例、皮下气肿3例、继发性肺部感染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术后第1、3、6个月胃镜下见病灶创面愈合良好,无病变残留及复发。结论 STER治疗食管胃黏膜下肿瘤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 田永刚曹贞子游颜杰白飞虎
- 小肠间质瘤误诊为血管畸形一例
- 2018年
- 患者男,83岁,急诊因“暗红色血便”收入我科。患者2d前无明显诱因解暗红色大便20余次,总量约500mL,无恶心、呕吐.无明显腹痛、腹胀,急诊查血红蛋白48g/L,给予补充血容量、改善贫血及止血治疗后转入我科。结肠镜检查:肠腔内见大量鲜红色血性物,回肠见一血栓头,距回盲瓣10cm,诊断考虑为回肠末端血管畸形(图1)。给予3枚钛夹封闭创面(图2)。
- 苏文涛卢林梁颖罗明唐宁张蓉安楠贺婵婵白飞虎呼圣娟
- 关键词:血管畸形小肠间质瘤误诊回肠末端补充血容量止血治疗
- 大肠癌筛查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8年
- 大肠癌又称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世界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3大主要原因,也是第4大常被诊断的恶性疾病。它可通过早期筛查、早发现和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故本综述分析CRC常用的筛查方法及研究进展。利用中国知网、万方、PubMed、Google scholr、Web of Science中英文数据库,以"大肠癌""筛查""早期""进展"为关键词,检索2012-05-2018-10相关文献。纳入标准:(1)CRC筛查方法;(2)CRC早期筛查;(3)CRC检测方法的最新进展。剔除标准:(1)筛查方法特异度及灵敏度较差;(2)研究资料缺失或质量较差。最终39篇文献纳入分析。结果表明,CRC是可以通过早期筛查达到早期预防、诊断的疾病,目前国内外在CRC的筛查方面主要有粪便检测、影像技术检查、内镜检查和分子生物学检测几个方面。它们各有优缺点,其中粪便检测中愈创木脂的粪便隐血试验(guaiac fecal occult blood test,gFOBT)是一种方便、快速的适合大规模的筛查方法,但它的不足之处是假阴性率高。而粪便免疫化学测试(fecal immunochemical tests,FIT)准确性及灵敏性均较高,但对于无出血的病变检出率较低。另外,粪便DNA甲基化因其稳定性好,在正常健康者中很少检测到,而有望成为未来CRC筛查的方向。在影像学筛查CRC技术上,CT结肠成像并发症少,且在息肉>5mm检测方面,其灵敏度与结肠镜相近,从而成为并发症风险较大人群的首选。MRI在CRC筛查中1次分期和再分期的首选成像方式凸显优势。在内镜检查上,可弯曲乙状结肠镜对于远端结肠和晚期腺瘤筛查的检出率增高。随着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断改进,其灵敏度和特异度也在不断提高,但其价格较高而较少应用于CRC的筛查。综合内镜检查的优缺点,目前仍然认为结肠镜检查是内镜检查的金标准。随着人们对于CRC筛查的不断重视,分子生物学的检测也逐渐出现,如表观扩散系数、微小RNA和
- 张雪朱亚萍刘鹏飞张玲莫丽蓉白飞虎
- 关键词:大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