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昕予

作品数:10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卒中
  • 4篇脑卒中
  • 3篇穴位
  • 3篇卒中后
  • 3篇埋线
  • 2篇动功
  • 2篇性激素
  • 2篇性激素水平
  • 2篇穴位埋线
  • 2篇抑郁
  • 2篇抑郁量表
  • 2篇抑郁症
  • 2篇头针结合
  • 2篇女性
  • 2篇女性青春期
  • 2篇女性青春期后...
  • 2篇青春期后
  • 2篇青春期后痤疮
  • 2篇综合征
  • 2篇卒中后抑郁症

机构

  • 10篇连云港市第一...
  • 4篇江苏省中医院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徐州市中心医...

作者

  • 10篇白昕予
  • 6篇朱永刚
  • 4篇苏清伦
  • 4篇赵秦
  • 3篇卢文
  • 2篇朱礼刚
  • 2篇匡薇薇
  • 2篇任虹
  • 1篇房忠女
  • 1篇艾炳蔚
  • 1篇王国凤
  • 1篇巩尊科
  • 1篇尹冬
  • 1篇徐英达
  • 1篇李晓玥
  • 1篇解春桃
  • 1篇吴文忠
  • 1篇程军
  • 1篇杨晋

传媒

  • 2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针灸临床杂志
  • 1篇上海针灸杂志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咨...
  • 1篇按摩与康复医...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肋木下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肋木下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对照组各32例,均接受常规药物及康复治疗,观察组增加在肋木下膝关节控制训练。治疗前后分别用FMA下肢评分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一月后两组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纽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肋木下膝关节控制训练可以更好的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
朱永刚苏清伦白昕予赵秦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肋木膝关节控制训练下肢运动功能
皮下浅筋膜埋线治疗女性亚健康失眠40例被引量:21
2019年
目的:观察皮下浅筋膜埋线治疗女性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女性亚健康失眠患者,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选取印堂透山根、攒竹上3 cm透攒竹、阳白透鱼腰等面部穴位及五脏俞(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加膈俞、五神穴(魄户、神堂、魂门、意舍、志室)加膈关、督七针(大椎、身柱、神道、至阳、中枢、命门、腰阳关)等体穴行皮下浅筋膜埋线,患者初诊予五脏俞加膈俞穴埋线,2周后面部皮下浅筋膜埋线,4周后五神穴加膈关穴埋线,6周后督七针埋线,于治疗前、治疗8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8周后观察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并评定疗效。结果:治疗8周结束时、治疗结束后8周时PSQI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1);治疗8周结束时总有效率为67.5%(27/40);治疗结束后8周随访时总有效率为85.0%(34/40)。结论:皮下浅筋膜埋线治疗女性亚健康失眠具有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田阡陌吴文忠卢文白昕予麦碧樱
关键词:亚健康失眠穴位埋线扶阳
中药汤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月经周期、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究中药汤剂对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月经周期、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和枸橼酸氯米芬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率,患者中医证候的缓解情况,治疗前后患者的月经周期恢复情况、排卵率、性激素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6.77%(60/62)]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4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17,P<0.001);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3.87%(52/62)]显著高于观察组[43.55%(27/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00,P<0.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清黄体生成素(LH)[(4.28±2.04)U/L]、血清游离睾酮(T)[(1.93±0.07)nmol/L]、血清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3.17±1.07)、雌二醇(E2)[(240.32±30.26)pmol/L]、促卵泡激素(FSH)[(3.17±1.07)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45±2.11)U/L、(3.27±0.07)nmol/L、(5.73±2.46)、(300.32±31.26)pmol/L、(5.12±1.07)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22、106.583、7.514、10.859、10.147,均P<0.001);观察组的排卵恢复率[80.65%(50/62)]高于对照组[51.61%(3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666,P=0.001);观察组的周期排卵率[91.94%(57/62)]高于对照组[35.48%(2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528,P<0.001);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水肿[4.84%(3/62)]、胃肠道反应[6.45%(4/62)]、呕吐[11.29%(7/62)]、腹泻[11.29%(7/62)]均低于对照组[9.68%(6/62)、12.90%(8/62)、19.35%(12/62)、25.80%(16/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药汤剂有助于调节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患者体内激素平衡,促进排卵,消除闭经,增加中医证候疗效有效率,提高月经周期恢复率�
李晓玥程军白昕予尹冬王国凤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闭经雌激素类月经周期
头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耳穴贴压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耳压组、头针+耳压组和对照组3组,3组患者除了脑卒中常规治疗外,耳压组接受耳穴贴压治疗,头针+耳压组接受头针结合耳穴按贴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3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观察,测量各组血清5-HT含量的变化,并采用汉密尔顿(HAMD)抑郁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3组患者治疗后血清5-HT含量及HAMD评分组内比较均有明显差异,组间比较头针+耳压组治疗组明显优于其他2组。结论头针结合耳穴贴压是临床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朱永刚赵秦白昕予苏清伦徐英达杨晋
关键词:耳穴脑卒中后抑郁症5-HTHAMD抑郁量表
基于面部不同埋线方法的综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9
2019年
背景痤疮是青春期常见的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青春期后女性患者较多,皮疹持续时间较长,严重影响患者容貌美观和身心健康。常规埋线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有较好疗效,而平滑线埋线是基于浅筋膜理论的一种埋线方法,目前临床尚无两种埋线方法的疗效比较研究。目的探讨基于面部不同埋线方法的综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7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收治的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61例,分为平滑线组31例和常规埋线组30例。两组均接受综合针灸疗法,在此基础上平滑线组于2次体穴埋线后第2周予平滑线埋线;常规埋线组于2次体穴埋线后第2、8周予常规埋线。两组均干预8周(1个疗程),12周后评定两组痤疮皮损疗效、痤疮皮损评分、伴随症状疗效、伴随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平滑线组痤疮皮损疗效、伴随症状疗效优于常规埋线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痤疮皮损、伴随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痤疮皮损、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基于面部不同埋线方法的综合针灸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皮损和伴随症状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面部埋线作用机制主要与经络、浅筋膜、卫气等理论密切相关;平滑线埋线较常规埋线患者痛苦小,且有较好的改善皱纹效果,因此平滑线埋线优于常规埋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田阡陌卢文朱礼刚白昕予匡薇薇任虹吴园园
关键词:寻常痤疮青春期埋线卫气疗效比较研究
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2月医院治疗的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头穴透刺疗法)和观察组(47例,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疗法),对比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y,FMA-UE)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沃尔夫运动功能测试(Wolf motor function test,WMFT)评分、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及运动诱发电位皮质潜伏期(cortical latency,CL)和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entral motor conduction time,CMCT)值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较高(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MBI评分和WMF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runnstrom偏瘫上肢肌力分级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改善更明显(P<0.05);两组治疗后CL和CMCT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采用滋水涵木针法联合头穴透刺治疗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肌力。
周婷白昕予孙甜巩尊科朱永刚
关键词:头穴透刺
头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观察头针结合耳穴贴压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42例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除了脑卒中常规治疗外,治疗组接受头针结合耳穴按贴压治疗,对照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4周、8周进行观察,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进行评定。结果:同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有明显差异。治疗2周后组间HAMD评分未见明显差异,4周后组间HAMD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8周后两组差异更加明显(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头针结合耳穴贴压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疗效肯定,且较药物治疗无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临床机理有待进一步研究。
朱永刚赵秦白昕予苏清伦
关键词:耳穴脑卒中后抑郁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针刺健侧与患侧穴位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观察健侧针刺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接受电针治疗,其中治疗组上午电针健侧穴位,下午电针患侧穴位;对照组上午、下午均电针患侧穴位。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F-M运动功能评定(FMA)、改良Barthel指数(MBI)、积分肌电值(i EMG)及中位频率(MF)综合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结果两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i EMG及MF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FMA评分、MBI评分及i EM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健侧与患侧交替针刺能显著改善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
朱永刚朱永刚艾炳蔚白昕予白昕予
关键词:针刺疗法脑卒中电针
温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30例被引量:2
2011年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世界性的常见病,被定义为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粪便性状改变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依据。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包括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敏感性增高、局部炎症、
朱永刚苏清伦赵秦白昕予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温针灸治疗
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综合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及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4
2018年
目的:比较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探讨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综合针灸疗法治疗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皮损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将107例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分为综合针灸组(54例,4例剔除)和药物组(53例,5例剔除)。综合针灸组采用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综合疗法,埋线取大椎、印堂、阳白透鱼腰等为主,配合辨证取穴,并于面部脓疱、囊肿皮损处行火针治疗,取耳尖及额、口等相应部位行耳针治疗;药物组口服丹参酮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外用0.1%阿达帕林凝胶,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后评价两组痤疮皮损。治疗前综合针灸组50例患者及46例健康对照组均于月经来潮24 h内检测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并观察综合针灸组中21例性激素水平异常的患者治疗后的性激素水平变化。结果:综合针灸组治疗前E2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T/E2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综合针灸组21例性激素异常的患者治疗后E2水平显著提高(P<0.01),T/E2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4周、8周后痤疮皮损积分显著降低(均P<0.01),治疗4周后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综合针灸组痤疮皮损评分低于药物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综合针灸组、药物组愈显率分别为66.0%(33/50)、45.8%(22/48),综合针灸组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女性青春期后痤疮患者与健康女性血清性激素水平比较,E2水平降低导致T水平相对升高;穴位埋线、火针、耳针综合疗法对女性青春期后痤疮皮损具有比药物更好的疗效,并对异常的性激素水平具有调整作用。
卢文朱礼刚田阡陌白昕予匡薇薇房忠女任虹陈仁琼解春桃
关键词:痤疮女性青春期穴位埋线火针耳针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