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淑贞
- 作品数:7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赣早籼4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 1997年
- 赣早籼40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余传元甘淑贞赵开如(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南昌330200)赣早籼40号是我所采用早熟优质抗性较好的自选株系85-140为母本与稻瘟病垂直抗性品种珍龙13杂交,经五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籼新品种。该品种1994~19...
- 余传元甘淑贞赵开如
- 关键词:籼稻栽培
- 利用显性核不育水稻育种的方法设想被引量:2
- 1990年
- 本文首次对利用Ms-P型水稻育种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了运用该水稻进行轮回选择(包括逐级轮回选择系统、阶梯式轮回选择系统)和将广亲和性基因S_5~n导入到具有较好配合力的材料中去的回交育种体系。萍乡显性核不育水稻的雄性不育性受单一显性不育基因(Ms-P)控制,显性不育性稳定,在轮回选择中,它是较为理想的工具材料,建议将Ms-P基因导入到一系列胞质及核质遗传背景中,构成Ms-P型水稻种质资源库。广泛地将它应用于水稻育种,对育成超高产品种,将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余传元甘淑贞杨素芬
- 关键词:轮回选择回交育种水稻育种
- 早熟优质丰产抗病赣早籼37号选育及鉴定被引量:2
- 1996年
- 赣早籼37号是从组合秋4010(优麦早/IR36)/M1460中,用系谱育种法育成。该品种属早籼早熟品种,具有早熟、优质、丰产、稳产、抗稻瘟病、成熟期落色好、适应推广等特点,两年省级区试,平均比对照浙辐802增产14.15%。1995年该品种成为我省早稻区试早熟组对照品种。该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双季稻区作早稻推广。
- 余传元甘淑贞赵开如万建林张正国
- 关键词:籼稻
- 江西优质稻育种成就及发展方向被引量:3
- 1995年
- 近年来,江西的优质稻育种取得了巨大成就,育成了一系列品质中优至特优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推动了江西省“两高一优”农业的发展。江西优质稻育种表现四大特色:1.常规育种与现代育种手段相结合12.优质与高产多抗相结合;3.早晚稻、常规稻与杂交稻,中优与特优米共同发展;4.重视国内外资源的引进和利用。为保持江西优质稻育种的优势地位,今后,优质稻育种的方向是:1.优质与超高产多抗相结合;2.目标多样化,文中还就育成超过9000kg/ha的超高产优质稻品种的可能性及性状标志作了探讨。
- 余传元甘淑贞
- 关键词:水稻品质育种
- 水稻新品种“赣早籼40号”的选育被引量:1
- 2000年
- :“赣早籼 40号”属中早熟早籼水稻新品种 ,该品种丰产稳产 ,品质较优 ,中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适合江西。
- 余传元甘淑贞
- 关键词:水稻中早熟
- 高产优质稻“赣晚籼32号”的选育及应用被引量:4
- 2004年
- "赣晚籼32号"属中迟熟优质晚籼水稻新品种。该品种丰产稳产,品质优,株形好,适合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作中迟熟晚稻或一季晚稻栽培。
- 余传元雷建国张正国王任初甘淑贞李马忠
- 关键词:晚籼稻选育栽培技术
- 赣早籼40号选育及应用
- 余传元甘淑贞鲍颂平陈志友方又平赵开如李国良等
- 该品种系用85-140与珍龙13杂交选育而成。全生育期108天左右。属早籼中熟类型,株高83cm,穗长18.3cm,每穗总数75粒。结实率85%,千粒重25.7,该品种具适应性强,结实率高,耐肥抗倒的特点。该品种1995...
- 关键词:
- 关键词:选育籼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