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震
- 作品数:31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陕西省水产工作总站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陕西省黄河滩家鱼早苗繁育生产技术
- 2017年
- 陕西省黄河滩区一直是我省重要渔业生产区域,由于该地区春冬气候较冷、水温偏低,早苗繁育受到严重制约。近年来,我们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地热水资源,经过进行数年早繁实验,并取得成功。现将主要经验技术总结如下。一、强化培育亲鱼1.每年11月中旬天气转冷,把家鱼精养塘的亲鱼倒入罗非鱼流水池旁的池塘,
- 王震欧阳月
- 关键词:生产技术黄河滩区早苗家鱼
- 微流水养殖罗非鱼高产试验
- 2012年
- 黄河滩地陕西关中东部黄河以西段地热水资源较为丰富,为养殖罗非鱼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笔者通过2011—2012年微流水养殖罗非鱼高产试验,取得了亩产4665.7千克、亩效益1.466万元的效果。现将养殖情况总结如下:
- 郭宏伟霍长江王鹏樊纪军王震
- 关键词:微流水养殖高产试验罗非鱼亩产
- 陕西沿黄滩区池塘鱼类越冬管理技术
- 2012年
- 陕西沿黄滩区是我省重要的渔业养殖基地,养殖面积达5万亩,并有部分热水鱼类养殖。时至冬季,随着冷空气的加强,大风降温天气逐渐增多,池塘水温下降加速。越冬管理成为渔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渔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商品鱼养成后应及时出塘,避免鱼类越冬体重消耗造成损失,而且增加越冬风险。因其他原因需要积压越冬,池塘越冬管理甚为关键。
- 王震卞秋云
- 关键词:越冬管理技术鱼类养殖池塘滩区养殖基地养殖面积
- 陕西省黄河滩家鱼早苗繁育技术
- 2015年
- 陕西省黄河滩区一直是当地重要渔业生产区域。由于该地区冬春季节气候较冷、水温偏低,早苗繁育受到严重制约。近年来,笔者充分利用该地区的地热水资源,进行数年早繁实验,终于取得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 王震欧阳月
- 关键词:黄河滩区早苗家鱼季节气候
- 浅析陕西省水产养殖病害流行状况
- 2012年
- 陕西位于我国内陆腹地,省内地形复杂,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河流、湖泊众多,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渔业经济得到蓬勃发展,截至2011年,我省渔业生产总量已达到11万吨,
- 欧阳月王震
- 关键词:水产养殖病害渔业资源渔业经济渔业生产大流域
- 沿黄滩区黄河乌鳢池塘套养技术模式探索与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陕西省沿黄滩区洽川黄河湿地是全国最大的黄河湿地,面积达117万hm^2(167万亩)。该地水草丰腴,生态环境良好,生长着一种名贵的淡水经济鱼类——黄河乌鳢。2008年经农业部批准,成立了黄河洽川段乌鳢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009~2011年,笔者在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进行了黄河乌鳢生态养殖技术探索性试验。
- 王震樊铮张树明
- 关键词:乌鳢套养技术滩区种质资源保护区池塘淡水经济鱼类
- 遮荫棚对大鲵仿生态繁育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大鲵适宜生长水温为8~24℃,好静、畏声、怕光,其生长繁殖对水温和光线条件要求较高,因此建场一般选址在海拔900m以上,夏季水温最高不超过24℃的地点。但是这些地点一般地处深山,交通不便,生产生活设施简陋,管理较为粗放。有些大鲵繁殖场为了方便管理和节约成本,选址在海拔较低的浅山区,但水温、光线条件往往达不到大鲵生长的最佳要求。
- 江波王震卜林刚
- 关键词:遮荫棚生长水温生态生长繁殖
- 陕西省关中沿黄滩区建鲤人工早繁试验
- 2012年
- 建鲤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培育,因其子代的遗传性状和稳定性好、生长形状优良、抗病性、抗逆性强等优点,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的青睐。近年来,建鲤鱼苗在我省供不应求,陕北地区由于气温较低,苗种需求在5月底;陕南、关中地区苗种需求时间早,一般在3月底即开始大量订购。为满足陕南、关中地区养殖户对苗种的需求,陕西省新民水产原种场2008年11月从天津换新原种场引进300组建鲤亲本,经过近几年的精心培育,2012年4月2日从中挑选发育良好的105组进行人工早繁试验,生产鱼苗4200万尾。现就试验总结如下:
- 卜林刚王震
- 关键词:早繁试验建鲤滩区淡水渔业
- 陕西省关中沿黄滩区乌克兰鳞鲤规模化人工繁殖的技术被引量:2
- 2013年
- 近年来,乌克兰鳞鲤在陕西逐步推广养殖,取得良好成效,然而,苗种不能自给,已成为制约扩大养殖规模,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因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陕西新民家鱼原种场2010年11月从黄河水产研究所引进乌克兰鳞鲤良种亲本,2011年和2012年先后进行规模化人工繁殖试验,累计生产鱼苗1.05亿尾取得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现就有关技术总结如下:
- 樊铮王鹏王震卜林刚
- 关键词:规模化人工繁殖滩区人工繁殖试验
- 陕西合阳沿黄滩区成鱼健康养殖技术的探讨
- 2016年
- 陕西省合阳沿黄滩区地处合阳县洽川镇,为低洼盐碱湿地,是陕西省主要渔业养殖基地之一,该基地现有养殖水面3万余亩,池塘主要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以渔改碱,挖塘抬田"工程。鱼池多为东西长、南北宽,规格一般为面积4×667 m^2、8×667m^2、14×667 m^2。池底呈"锅底型",底质为沙土,底泥一般50 cm左右。养殖用水充足,来源方便,一般为地下上渗水,水质符合国家渔业养殖用水标准。
- 樊铮王震卜林刚
- 关键词:滩区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健康养殖技术养殖用水养殖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