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雯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石河子医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蝮蛇抗栓酶对失血性休克动物肾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被引量:6
- 1993年
- 在40只失血性休克大鼠中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蝮蛇抗栓酶(0.05U,0.025U/100g B.W.)后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量计测定肝、脾、肾、小肠及尾部微循环血流量,结果发现肾微循环血流量在用药后5~20分均有显著增加(P<0.05),在15只家兔的类似实验中同时测定肾表面微循环血流量与肾动脉血流量(电磁血流量计),结果发现静脉注射蝮蛇抗栓酶后(0.05U/ml/kg),肾动脉血流量并无明显增加,而肾皮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显著增加,并与尿量增加一致。作者认为蝮蛇抗栓酶具有降低肾微循环血流阻力,加快流速,增加肾皮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作用。
- 徐宏玺席允平金惠铭张国平王雪雯
- 关键词:休克出血性微循环蝮蛇抗栓酶
- 静脉注射多巴胺对休克动物肾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激光多普勒血流计测定结果)
- 1993年
- 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研究了多巴胺对失血性休克大鼠(n=44)肾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结果发现20μg及40μg/0.1ml/100g体重静脉注射后5分钟,20分钟时肾灌流量均有明显增加,月龄低的大鼠比月龄高的大鼠反应更敏感。失血性休克家兔(n=17)静脉注射多巴胺后(100μg/1ml/kg体重)20分钟,肾皮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明显增加,但是用电磁血流量计同步测定左肾动脉血流量,结果发现并无明显增加。根据上述结果,作者认为多巴胺增加肾皮质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作用并不是通过肾血流量的增加,而可能是通过肾微循环内血液再分布实现的。
- 王雪雯
- 关键词:多巴胺微循环休克
- 休克大鼠小肠微循环灌流量和血清TNF的变化及多巴胺的作用被引量:1
- 1998年
- 在39只失血性休克大鼠中,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及ELISA法测定静脉注射多巴胺前后小肠微循环增流量及血清TNF浓度的变化。结果发现随休克发展,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进行性减少,TNF浓度升高。多巴胺(40μg/100gB.W.)治疗可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油流量和降低血清TNF浓度。两者间呈显著性相关(r=0.897,P<0.01)。作者认为,多巴胺通过增加小肠微循环血液灌流量,改善肠壁屏障功能,减少内毒素入血,从而降低血清TNF浓度,保护了脏器功能和减轻细胞损伤。
- 安乐彬王雪雯张明张国平金惠铭
- 关键词:休克小肠灌流量多巴胺
- 磷脂酰胆碱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
- 1995年
- 磷脂酰胆碱500mg/kg灌胃20日可使O_3环境中的小鼠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增强,血浆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说明磷脂酰胆碱具有抗氧化作用.
- 刘仁海黄瑾何玲朱文雅杨帆李悦山邓峰美王雪雯曹新谢菁曹旭东杨杰
- 关键词:磷脂酰胆碱SODMDA抗氧化作用
- 用激光微循环血流计测定多巴胺对休克动物肾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 1993年
- 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研究多巴胺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及家兔肾微循环血液灌流量的影响,并对其机制作初步探讨。 方法与结果 雄性Wistar大鼠32只,体重200~250g,麻醉后颈动脉测血压,打开腹腔,用LDF-2型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计测肾、肝、脾、尾表面固定部位的血流量。血流计探头直径1mm,灌流量用电压(V)表示。用常规方法复制失血性休克。
- 王雪雯金惠铭张国平
- 关键词:微循环休克多巴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