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赫
-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得力生注射液配合肝动脉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
- 2007年
- 目的:观察得力生注射液配合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33例住院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7例,采用得力生注射液配合介入化疗。对照组单用介入化疗,化疗方案相同。得力生注射液给药方案:介入前3天开始得力生注射液50ml/d静脉注射连用3天,然后用EADM60mg、5-Fu1.0,并行MMC20mg、碘化油及明胶碎屑栓塞,同时术后每天静点得力生注射液1次,50ml/次,4周1疗程,28天后重复前方案,共用2疗程。结果:治疗组肿瘤缩小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CD3、CD4、CD4/CD8均明显升高,且两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相比差异显著。治疗组血常规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对照组2例WBC低于3.0×109/L时使用升白药物。结论:得力生注射液与化疗药物同时经肝动脉灌注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明显提高疗效,增强免疫力,减轻化疗副作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王赫杨光
- 关键词:得力生注射液介入原发性肝癌
- 基于靶点网络与分子对接探讨苦参介导NF-κB通路抗肝癌的作用机制
- 2024年
-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苦参Sophora flavescen Ait.中有效活性成分抗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作用机制,并通过体内、体外实验对苦参抗肝癌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通过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和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等搜集苦参的有效活性成分和治疗HCC的潜在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平台构建靶点基因PPI网络,将degree值排序后筛选关键靶点;通过DAVID数据平台选取关键靶点的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Discovery Studio筛选后选取CASP3、STAT3作为关键靶点与前5个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并运用体内、体外对应性实验对网络药理学所预测的结果进行苦参抗肝癌的药效学验证。结果:网络药理学结果筛选得到39个活性成分,涉及46个关键靶点,根据度值筛选,发现前20个基因主要富集在“癌症通路”等相关通路上,分子对接试验证明关键靶点NF-κBp65、CASP3、STAT3与有效活性成分之间存在较好的亲和力。苦参抗肝癌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抑制NF-κBp65及其相关因子TNF-α、IL-6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结论:该研究表明苦参可通过多种成分、不同靶点激活多条通路来发挥对肝癌细胞的拮抗机制,为阐明苦参抗肝癌的分子机制提供药理学数据参考。
- 解琬迎陆禹冰郭晓敏武艺周顺张琦蒋希成王赫张乔
- 关键词:苦参抗肝癌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
- 中晚期胰腺癌的热灌注治疗
- 以介入性常温药物为对照组,证实中晚期胰腺癌热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选择32例失去手术机会,术后复发, 胰头癌造成梗阻性黄疸行胆管支架治疗后的中晚期胰腺癌患者分A、B两组,A组为常温灌注组16例;B组为药物加热灌注组16例,...
- 杨光王赫潘雪玲
- 关键词:胰腺癌热疗
- 文献传递
- 480例大肠癌肝转移肿瘤不同血供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大肠癌肝转移的效果。方法对480例大肠癌肝转移患者,通过肝TACE和经左锁骨下动脉穿刺PCS植入介入治疗。结果0.5、1、2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75.8%、31.5%和10.8%。150例肿瘤血供较丰富的患者总有效率(CR+PR)为63.3%,平均生存期为19.4个月;330例少血供患者总有效率为39.7%,平均生存期为10.9个月。结论介入治疗是大肠癌肝转移的有效治疗方法。
- 杨光于友涛杨奕王赫刘瑞宝
- 关键词:大肠癌肝转移肝动脉介入治疗
- 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20年
- 目的:比较黄芪、苦参、皂角刺抗肝癌作用。方法:在小鼠体内构建H 22肝癌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并进行评价;观察黄芪、苦参、皂角刺对H 22肝癌细胞荷瘤小鼠的作用;最后进行体外实验计算各组的抑瘤率。结果:体质量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体质量增高(P<0.05)。皮下移植瘤体积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高剂量组和皂刺高剂量组皮下移植瘤体积显著减小(P<0.01)。胸腺指数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黄芪高剂量组显著增高(P<0.01)。肝脏指数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皂角刺高剂量组均有降低(P<0.05)。脾脏、心脏、肺脏、双肾的脏器指数显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瘤重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苦参和皂角刺高、中剂量组平均瘤重显著降低(P<0.01),低于阳性药组。体外实验抑制率结果显示各高剂量组抑瘤率,苦参为51.89%、皂刺为46.21%、黄芪为26.89%。结论:黄芪、苦参与皂角刺均具有抗肝癌作用,苦参和皂角刺抗癌作用强于黄芪;三药均可改善荷瘤小鼠的胸腺指数等免疫功能指标,其中黄芪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尤为显著,强于苦参和皂角刺。
- 张乔李静张琦崔闻宇王赫李廷利
- 关键词:苦参皂角刺肝癌
- 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评价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后再狭窄的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75例,其中30例接受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并经该途径取得支架狭窄处组织的病理学诊断。同时再次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或外引流解决胆道再狭窄。结果获得病理学诊断结果的30例患者中,15例为因肿瘤生长引起支架狭窄,10例为慢性炎症,5例为胆砂形成。另45例为早期病例,无钳取病理条件,未接受病理组织学活检。经治疗后明显好转50例,改善21例,治疗无效4例,有效率为94.67%。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及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为治疗支架再狭窄的有效、安全的方法。肿瘤生长为引起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主要原因。
- 杨光于友涛杨奕王赫刘瑞宝
- 关键词:黄疸梗阻性缩窄病理性
- 肿瘤患者介入术后插管感染的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介入术后引起静脉插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对医院肿瘤介入科84例介入术后深静脉插管感染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引起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有6项因素与感染有关,分别为导管留置时间长32例(38.10%),导管连接部位处理时感染20例(23.81%),股静脉穿刺时污染12例(14.29%),加入液体操作时污染8例(9.52%),插管操作过程受污染8例(9.52%)及导管内血凝块堵塞4例(4.76%)。结论肿瘤患者介入术后深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对这些相关因素的控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尽可能减少深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生。
- 杨光于友涛杨奕王赫刘瑞宝
- 关键词:深静脉插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