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赫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6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重大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肿瘤
  • 6篇体外
  • 5篇晚期
  • 5篇细胞毒
  • 5篇免疫
  • 4篇胃癌
  • 4篇淋巴
  • 4篇淋巴细胞
  • 4篇活性
  • 4篇CIK细胞
  • 3篇顺铂
  • 3篇体外培养
  • 3篇体外细胞
  • 3篇体外细胞毒
  • 3篇尿嘧啶
  • 3篇肿瘤浸润
  • 3篇肿瘤浸润淋巴...
  • 3篇嘧啶
  • 3篇胃肿瘤

机构

  • 14篇苏州大学附属...
  • 4篇常州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王赫
  • 17篇吴昌平
  • 12篇季枚
  • 12篇蒋敬庭
  • 11篇邓海峰
  • 11篇陆明洋
  • 10篇李敏
  • 9篇吴骏
  • 7篇赵伟庆
  • 6篇张红宇
  • 4篇孙文辉
  • 4篇徐斌
  • 3篇石亮荣
  • 2篇张学光
  • 2篇张晓膺
  • 2篇朱一蓓
  • 2篇罗光华
  • 2篇赵洁敏
  • 2篇鲁露
  • 2篇郑璐

传媒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消化杂志
  • 2篇2004年第...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华西医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4篇2008
  • 3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观察国产盐酸吉西他滨(泽菲)联合顺铂治疗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及肿瘤标志物TSGF的变化。[方法]初治的Ⅲ~Ⅳ期NSCLC病例40例,以21d为1个周期,泽菲1.0g/m2,静脉滴注,d1、d8,顺铂30mg/m2,静脉滴注,d1~3,连用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TSGF应用生化比色法检测。[结果]全组40例均可评价,有效率为47.5%(19/40),主要毒副反应为胃肠反应(Ⅲ~Ⅳ级为12.5%)和血液学毒性,Ⅲ~Ⅳ级白细胞下降和血小板下降分别为17.5%和10%,TSGF在治疗有效的患者中下降(P<0.01),而在治疗无效的患者中不变或升高。[结论]泽菲联合顺铂治疗NSCLC有较好疗效,毒性较小可以耐受,TGGF可作为肺癌治疗有效的肿瘤标志物。
鲁露李慧吴峻吴昌平王赫季枚
关键词:药物疗法顺铂
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P53、K-ras及hMSH2蛋白表达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组织中P53、K-ras及hMSH2蛋白表达。方法 以溃疡性结肠炎伴不典型增生(UD)和溃疡性结肠炎相关性大肠癌 (UCACRC)组织为实验组,溃疡性结肠炎(UC)和散发性大肠癌 (SCRC)组织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组织中P53、K-ras、hMSH2蛋白的表达状况;聚合酶链式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法 (PCR SSCP)检测组织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SI)状态(6个位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53蛋白过表达的阳性率在UC(1 /25例)与UD(3 /7例)组间,UC与UCACRC(4 /8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UCACRC与SCRC(17 /3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突变型K ras表达的阳性率在UC(4 /25例)与UD(4 /7例)组间,UC与UCACRC(7 /8例)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P<0. 01),UCACRC与SCRC(24 /3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hMSH2蛋白缺失率在UC(2 /25例)与UD(0 /7例)组间、UD与UCACRC(4 /8例)组间、UCACRC与SCRC(13 /30例)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 05)。MSI阳性率在UC(0 /25例)与UD(3 /7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在UD与UCACRC(2 /8例)组间、UCACRC与SCRC(7 /30例)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P53、K ras基因突变。
王赫李岩张卫卫王学清
关键词:HMSH2蛋白UCK-RAS溃疡性结肠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SSCP
CIK细胞与TIL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的细胞毒活性并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比较,便于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方法:用不同的细胞因子分别诱导培养CIK细胞与癌性胸水TIL细胞,按常规法计数细胞增殖量,采...
蒋敬庭吴昌平邓海峰陆明洋吴骏孙文辉张红宇季枚王赫
关键词:CIK细胞TIL细胞细胞毒活性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体外细胞毒活性比较
目的检测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CIK) 的细胞毒活性,并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
蒋敬庭吴昌平邓海峰陆明洋李敏王赫吴骏
关键词:细胞毒活性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评价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后的CIK细胞回输给晚期胃癌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K培养过程中与55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CIK细胞(CD3^+CD56^+)及NK细胞(CD3^-CD56^+)的变化,并应用生化比色法与免疫分析技术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恶性肿瘤相关物质(TSGF)、胃癌相关抗原(MG7-Ag)、糖类抗原19-9(CA19-9)和癌胚抗原(CEA)含量。结果CI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活性在14-21d时达峰值。CD3^+CD56^+细胞由起初的(0.7±0.4)%上升到14d的(31.6±5.5)%与21d的(35.8±9.7)%。经CIK细胞治疗后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下降,而NK与T细胞亚群水平明显升高,且CIK升高尤为显著,同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总缓解率61.8%。结论用CIK细胞回输治疗晚期胃癌患者可提高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并改善其临床体征,无明显毒副作用。
王琦蒋敬庭邓海峰陆明洋李敏徐斌王赫吴骏季枚赵伟庆吴昌平
关键词:胃肿瘤过继性免疫治疗
国产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国产多西紫杉醇(艾素)联合DDP和5.Fu治疗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以进口多西紫杉醇(泰素帝)联合DDP和5.Fu方案作为对照。[方法]62例进展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艾素组(32例)与泰素帝组(30例),两组给药剂量与方法相同,分别为艾素或泰素帝75mg/m^2,d1;DDP 25mg/m^2,d1-3;5-Fu 200mg/m^2,civ 24h,d1-5 3周为1个周期。分别评价其有效率(RR)、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1、2年生存率与毒副反应。[结果]61例可评价疗效,艾素组与泰素帝组RR分别为46.9%与51.7%(X^2=0.143,P=-0.705),两组TTP分别为5-3个月与5.5个月(X^2=1.320,P=0.100),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55.2%,2年生存率分别为23.3%与27.6%(X^2=0.163,P=0.686),两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主要毒副发应为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性发热、贫血、脱发、恶心呕吐、骨关节肌肉酸痛和乏力,艾素组的骨关节肌肉酸痛发生率较泰素帝组低,其他Ⅲ~Ⅳ度毒副反应发生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艾素联合顺铂、5-Fu方案治疗晚期疗效与泰素帝联合顺铂、5-Fu方案相当,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鲁露石亮荣张红宇季枚赵伟庆赵洁敏吴爱珍王赫吴昌平
关键词:顺铂5-FU多西紫杉醇
CIK细胞体外培养的免疫表型被引量:24
2005年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过程中细胞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CIK)免疫表型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向外周血单个粒细胞(PBMC)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IL-2)、γIL-1α、γ干扰素(γ-IFN)与抗CD3McAb,诱导出CIK细胞。经流式细胞分析法对CIK细胞进行动态表型分析。结果动态表型分析显示,在第14~21天时CD3+CD16+56+细胞为(31·6±5·5)%^(35·8±9·7)%,呈高表达的平台期。结论CIK细胞在体外培养14~21d,CIK细胞CD3+CD16+56+双阳性细胞呈高表达,此时临床应用可取得较好疗效。
吴昌平蒋敬庭邓海峰陆明洋李敏王赫吴骏张红宇季枚赵伟庆
关键词:免疫表型细胞体外培养CIK细胞流式细胞分析法表型分析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胰腺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本研究观察了吉西他滨(健择)联合奥沙利铂(艾恒)组成GO方案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月-2006年1月,30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接受GO方案治疗。GO方案:健择800mg/m^2,静脉滴入第1,第8天,艾恒60 mg/m^2第2第9天,28天为1个周期,共进行6周期,所有患者均接受了至少2个周期的治疗。结果:30例患者平均年龄62岁,所有患者共进行了99周期治疗,平均每个患者接受3.3周期治疗。30例患者中PR 6例,SD11例,PD13例,总有效率为20%,TCR为56.7%。中位进展时间4.3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7.14个月,一年生存率为20%。临床受益率显著,CBR达73.3%。具有较好的耐受性,主要毒副反应是血液学毒性。结论:健择联合艾恒治疗进展期胰腺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李慧孙文辉王赫吴昌平
关键词:胰腺癌吉西他滨奥沙利铂化疗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治疗晚期胄癌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价应用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过继免疫治疗晚期胃癌的有效性。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出单个核细胞,将诱导后的CIK细胞回输给晚期间癌病人。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CIK培养过程中与55例晚期胃癌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
蒋敬庭吴昌平Peter Nilsson-Ehle邓海峰陆明洋李敏徐斌王赫吴骏季枚赵伟庆
关键词:胃肿瘤
文献传递
CIK与TIL体外细胞毒活性比较
目的:检测用多种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 cells,CIK)的细胞毒活性,并与癌性胸水中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
蒋敬庭季枚李慧赵伟庆吴昌平邓海峰陆明洋李敏王赫吴骏孙文辉张红宇
关键词:细胞因子诱导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