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春
- 作品数:46 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海淀区科技项目解放军总医院科技创新苗圃基金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 BRAF基因突变表达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易感病理亚型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BRAF基因突变与人类恶性黑色素瘤病理亚型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制定原始文献的纳入、排除标准及检索策略,全面检索万方、维普、cnki中文数据库及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 Direct和Cochrane Library英文数据库,同时辅以文献追溯法,获得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采用Rev Man5.3.3分析软件对提取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定量合并。结果:总计运用Meta分析文献13篇,(其中,中文文献3篇,英文文献10篇),累计总病例数为58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肢端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21%(95%CI17%~25%);非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50.22%(95%CI42.22%~59.82%);黏膜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17.52%(95%CI13.15%~23.39%);结节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49.35%(95%CI40.57%~57.33%);浅表扩散性恶性黑素瘤的合并BRAF突变率=49.13%(95%CI41.09%~56.94%)。结论:BRAF突变在非肢端、结节性、浅表扩散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常见;显示BRAF突变可能是非肢端、结节性、浅表扩散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主要遗传学因素。BRAF基因的突变率在黏膜性、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中较不常见,说明BRAF突变可能是黏膜性及肢端性恶性黑色素瘤中发病的次要遗传学因素。
- 李莹王为光王爱春李迎雪杨扬
- 关键词:BRAF基因突变META分析
- 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子宫颈炎患者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基于细胞块技术p16/Ki-67双染对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2级以上(≥CIN2)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子宫颈炎患者,均接受阴道镜活检、DNA倍体分析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细胞学结果均为ASC-US/LSIL病例,对患者剩余的液基细胞学(LBC)标本进行基于细胞块技术的p16/Ki-67双染,绘制受试者操作者特征(ROC)曲线比较细胞块p16/Ki-67双染与DNA倍体分析和HR-HPV对≥CIN2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细胞块p16/Ki-67双染Kappa值为0.835,与活检病理诊断结果高度一致。细胞块p16/Ki-67双染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94.16%和85.45%),HR-HPV检测AUC为0.557(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13.17%和98.18%),DNA倍体分析AUC为0.583(特异性和敏感度分别为32.93%和83.64%);细胞块p16/Ki-67双染AUC显著高于HR-HPV检测(Z=11.387、P<0.001)和DNA倍体分析(Z=7.476、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HR-HPV检测和DNA倍体分析相比,细胞块p16/Ki-67双染NRI值分别为1.470(95%CI:1.246~1.470、P<0.001)和1.278(95%CI:1.049~1.278、P<0.001);IDI值分别为0.609(95%CI:0.525~0.692、P<0.001)和0.633%(95%CI:0.554~0.713,P<0.001)。结论基于细胞块p16/Ki-67双染对于≥CIN2患者的正确分类有更好的预测,是ASC-US/LSIL患者分流的良好方法,可有效避免过度诊断和治疗。
- 孙笑非顾依群王爱春王荔孟凡凡王军卢利娟
- 关键词:细胞块宫颈上皮内瘤变
- 宫颈上皮内瘤变中不同高危型HPV感染与p53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病例中不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时p53的表达情况。方法 60例CIN病例(HC2检测高危型HPV为阳性,宫颈活检组织学证实为CIN)的石蜡标本,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HPV16/18、HPV31/33,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其p53蛋白的表达。以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为阳性对照,20例正常宫颈为阴性对照。结果 CIN病例中HPV16/18感染组、HPV31/33感染组及其他高危型HPV感染组(HPV35、39、45、51、52、56、58、59、68)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56%、13.75%、17.14%,三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亚型高危型HPV感染的CIN病例,p53表达率相近,推测不同亚型高危型HPV对宿主p53影响可能相同,与宿主p53结合的量可能相同;CIN与不同高危型HPV的相关程度和p53的突变可能无明显相关性。
- 钟萍萍顾依群王爱春汪颖南卢利娟王荔
-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HPVP53
- 宫颈癌筛查中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比较DNA定量分析与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查在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以提高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对7 470例妇女行宫颈薄层液基细胞学(TCT)及DNA定量分析,结果异常者用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TCT在ASC及以上病变为阳性,DNA指数≥2.5为阳性.结果 7470例患者,用DNA定量分析法检测阳性率为13.0%,TCT检查阳性率为13.7%,两种检查方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1.813,P=0.178);≥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及DNA指数≥4.5者的TCT阳性率明显高于<3个细胞2.5≤DNA指数<4.5者;不同级别TCT异常,均可发现有DNA指数异常细胞,TCT病变级别越高,DNA倍体异常细胞和异倍体细胞峰出现频率越大;不同程度的DNA异常其高危型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648,P=0.000).结论 DNA定量分析联合TCT作为宫颈癌筛查方法有可行性,可以减少漏诊和误诊,指导临床进行宫颈活检,对高危型HPV感染起提示作用.
- 钟萍萍顾依群王军周秋立王爱春
- 关键词:DNA指数DNA定量分析宫颈肿瘤
- 卵巢囊性颗粒细胞瘤一例报道
- 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张晓波谢俊玲卢利娟
- 文献传递
- 胎儿先天性肺气道畸形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PAM)的病因学、发病机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治疗等。方法对18例胎儿CPAM的尸体解剖资料、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临床病史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依照Stocker组织病理学分型,18例CPAM中I型2例,Ⅱ型12例,Ⅲ型4例。证实5例为双侧病变,余13例均为单侧病变和累及单叶。12例为单发畸形,6例合并其他器官和/或系统畸形,合并其他畸形为心脏畸形,颈部水囊状淋巴管瘤伴胸、腹腔积液,1例合并双侧多囊肾、胃肠道闭锁。结论CPAM是一种少见的肺部病变,病因不明,并非真正的肿瘤。影像学检查是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确诊依据病理组织学检查。其预后取决于是否伴发畸形、存在胎儿水肿、肺发育不全。
- 汪颖南顾依群张晓波王爱春谢俊玲卢利娟孙云飞
- 关键词:胎儿尸体解剖免疫组织化学
- 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观察和分析2例卵巢原发甲状腺肿类癌病例的病理组织学及免疫表型的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例1卵巢类癌伴有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成分,例2为单纯甲状腺肿类癌,类癌成分呈岛状与小梁状生长,甲状腺滤泡成分与类癌相互混杂。类癌的细胞比较一致,胞浆嗜酸性,染色质均匀,核分裂象少见。免疫组化2例类癌成分CK(+),CK19(+),CD56(+),NSE(+),Syn(+),TTF-1和TG散在阳性,甲状腺成分TTF-1(+)、TG(+)。卵巢甲状腺肿类癌应与甲状腺癌鉴别,甲状腺癌的肿瘤细胞有高分裂活性,没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细胞岛状或梁状分布不明显。结论:卵巢甲状腺肿类癌是罕见的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病理形态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明确诊断。
- 汪颖南顾依群王爱春谢俊玲孙云飞卢利娟王荔
- 关键词:成熟性囊性畸胎瘤类癌卵巢肿瘤甲状腺肿类癌
- 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 2015年
- 妊娠黄体瘤在2014年版WHO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学分类中被列为卵巢瘤样病变,为避免不适合的治疗及处理,现总结10例妊娠黄体瘤的临床病理资料,进一步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以加强病理及临床医师对此病变的认识。
- 汪颖南顾依群张晓波王爱春谢俊玲王荔卢利娟孙云飞
- 关键词:临床病理资料病理分析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卵巢瘤样病变临床医师WHO
- 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测量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及其与宫颈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筛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及第七医学中心病理科2020年1至6月宫颈活检组织209例,HE切片总计495张,其中含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的切片数为173张,含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的切片数为214张。应用人工智能标注软件,辅助测量每张切片上正常宫颈鳞状上皮、LSIL及HSIL的上皮厚度,每张切片分别选取最厚处、最薄处及中间宽度,3个数值之和除以3即为平均鳞状上皮厚度。然后结合年龄及病理学诊断等资料,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1)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厚度(245.83±91.40) μm,LSIL上皮平均厚度(222.42±81.22) μm,HSIL上皮平均厚度(195.95±66.59)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平均层数为(15.5±4.2)层,LSIL病变平均层数为(14.8±4.8)层,HSIL病变上皮平均层数为(15.8±4.8)层。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按照≤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及>60岁对年龄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变薄(相关系数r=-0.141 9,P<0.05),而LSIL和HSIL病变上皮厚度和年龄无显著相关性(P>0.05)。在≤50岁年龄分组内,正常宫颈黏膜鳞状上皮最厚,其次为LSIL,而HSIL上皮厚度最薄,且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0岁年龄分组内,三者鳞状上皮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0岁患者的宫颈黏膜鳞状上皮厚度随着癌前病变程度增高逐渐变薄,但50岁以后,随着绝经期到来,正常黏膜上皮萎缩,因此黏膜厚度与病变程度不再具有相关性。另外,也提示阴道镜检查时宫颈醋白试验或碘试验表现与黏膜上皮细胞内蛋白变化相关,而非与上皮层次厚度直接相关。
- 王爱春王利群李静李明霞涂铃铃张潆心刘爱军
- 关键词:人工智能子宫颈上皮
- 2225例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病例与HC2HPV—DNA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比较被引量:24
- 2011年
-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和二代基因杂交捕获法(hybridcaptureⅡ,HC2)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日前应用较广、行之有效的宫颈癌早期筛查方法。我们收集了2225例TCT诊断异常且有完整HC2检测及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病例,比较分析TCT、HC2检测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的符合情况,为提高宫颈癌早期筛查水平提供参考。
- 王爱春顾依群王军周秋立王荔卢利娟张慧
- 关键词: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组织病理学诊断DNA检测病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早期筛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