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梅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围手术期的舒适护理被引量:8
- 2007年
-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aortic dissecting aneurysm)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并且病情复杂多变,如果不进行有效的外科治疗,急性期的死亡率超过50%。舒适护理是一个整体的、个性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灵魂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降低不愉快的程度。2000年1月-2006年7月我们对4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于围手术期进行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获得全方位的放松,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王桂梅席桂华孙庆峰
- 关键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舒适护理围手术期外科治疗护理模式急性期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行腔内隔绝术后血压的监护
- 2007年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行腔内隔绝术后循环状态的监测和护理非常重要。高血压是TAD患者最常见的体征,术后控制血压,可减少假性动脉瘤的发生。对于行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患者,本科室以往监测血压的方法是患者术后返病室后,监测血压1次/30min,血压无大幅波动的情况下,不调整监测的时间,但手术当日晚患者在胭倦时刚刚入睡,却因测血压影响睡眠,不能得到充分的休息,继而引起情绪不稳定,出现焦虑、易怒,间接引起血压升高。2003年6月以来,我科对患者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硝普纳维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因此护士将监测血压的时间机动地调整,以减少影响睡眠和血压的外在因素,收到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 赵红彦席桂华王桂梅
-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血压降压药护理
- 肠系膜静脉血栓的早期诊治
- 本文对1996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MVT16例患者的诊治情况进行了回顾性总结,结合文献分析了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治方法及预后。
- 姜维良孙庆峰王桂梅张英男孙占峰马军王海涛
- 关键词:静脉血栓血管外科
- 文献传递
- 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围手术期舒适护理
- 本文对40例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围手术期进行了舒适护理,使患者身心获得全方位的放松,效果良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章对临床资料、护理方法等进行了介绍。
- 王桂梅席桂华孙庆峰
- 关键词:主动脉瘤围手术期临床护理
- 文献传递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与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肢体缺血的实验研究
- 本文对基质细胞衍生因子与骨髓单个核细胞治疗大鼠肢体缺血进行了实验研究。文章探讨了SDF-1局部应用促进自体骨髓干细胞动员,治疗大鼠后肢缺血的机理和疗效。
- 孙占峰姜维良王海涛韩德恩张英男马军孙庆峰席桂华王桂梅
- 关键词:肢体缺血血管外科骨髓移植
- 文献传递
- 腹主动脉瘤切除术后病人的体位护理被引量:6
- 2006年
- 席桂华赵红彦王桂梅
- 关键词:腹主动脉瘤切除体位护理ANEURYSMAORTIC切除术后肠蠕动减慢
- 支架植入术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术(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管外科应用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24例病人成功行PTA联合取栓术,2例由于动脉管腔完全硬化闭塞而无法行介入手术,技术成功率为92.3%。有3例同时行对侧髂动脉PTA。术后病人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或消失,围手术期无死亡。踝肱指数(ABI)平均增加0.52。随访4~30个月,平均22个月。4例病人分别于术后25d和40d及12和21个月再次出现下肢缺血症状,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改善。结论PTA联合取栓术治疗长段髂动脉闭塞安全、疗效肯定,但应掌握其适应证,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观察。
- 孙庆峰姜维良李宪伟张英男王桂梅王海涛
- 关键词:支架植入术取栓术髂动脉闭塞
- 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后高血压的护理被引量:8
- 2006年
- 席桂华赵红彦王桂梅
- 关键词: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术后高血压腔内隔绝术手术治疗方法AORTIC
- 出院前健康教育表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2
- 2006年
-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以及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将12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实验组,采用口头健康教育附加发放健康教育表;另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口头健康教育。结果采用健康教育表的护理方式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症状的再发率,提高了生活质量。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给予健康教育表能够有效地减少血栓再发,提高护理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 王桂梅卢桂芝席桂华
-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复发健康教育护理
-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溶栓治疗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 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抗凝溶栓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5例DVT患者的溶栓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所有患者均应用低分子肝素,每日2次,皮下注射,用尿激酶(25万U)或巴曲酶(5~10Bu)静脉滴注,定期监测血常规、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酶时间和纤维蛋白原,出现并发症时停药或对症处理。结果 临床治愈318例,好转267例,45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并发症,所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或停药后症状缓解,无死亡。结论 抗凝溶栓是DVT的主要治疗方法,疗效肯定,费用较低,但存在一定并发症,溶栓过程需严密观察。
- 孙庆峰王桂梅姜维良
- 关键词: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