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 作品数:39 被引量:38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中的文化再生产与重构研究--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
- 在旅游场域这一背景中,民族村寨传统文化正在进行再生产、变迁、调适与重构.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的村民调研,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重构体系分为传统文化惯习、有形文化遗产、展演类文化遗产、乡土观念、信仰与仪式、生计文化、...
- 王林
- 关键词:地方旅游业民族村寨文化体系
- 文献传递
- 民族纠纷解决机制探究
- 此起彼伏、经久不息的民族冲突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冲突是影响国家政治稳定的重要因素,是政治家、政治学者和民族学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 自20世纪后半期,尤其是90年代以来,西方关于民族冲...
- 王林
- 关键词:民族关系民族纠纷
- 文献传递
- 旅游社区的非体制精英与文化遗产保护--以宣科与丽江古乐为例被引量:10
- 2008年
- 非体制精英作为社区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可以促进社区文化遗产的资本化过程,是社区遗产内发性保护与开发的主导力量。在蝴蝶效应下,非体制精英治理参与社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会引发社区内发性"文化自觉,"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从而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然而,在囚徒困境的博弈中,我们也要认识到非体制精英的个人理性未必能达到文化遗产的最佳效用。
- 王林
- 关键词:文化遗产蝴蝶效应
- 从“刘三姐”透视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资源优化创新被引量:11
- 2007年
- 随着现代旅游迅猛发展,传统的旅游目的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要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使它进入第二次生命周期,必须要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优化创新。刘三姐品牌的开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从影视作品到实景山水演出,是一个不断优化创新的过程。刘三姐文化的开发到优化创新透视着桂林这一个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文化产品生命周期的转变,实景主题是民俗资源优化整合的创新模式。
- 王林
- 关键词:刘三姐传统旅游目的地民俗资源
- 加快文化遗产事业发展的探讨——以广西为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文章提出要发挥文化遗产事业在广西未来发展中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广西特色的文化遗产事业产业体系。具体思路有:发挥文博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积极拓展文博产业发展空间;实施"百家博物馆建设工程",鼓励社会力量办馆;重点构建"两区一带"博物馆群,推进"文化共享"工程;加快宁明花山和兴安灵渠申遗工作,创建广西文化旅游精品;促进与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建设中国—东盟艺术品展销中心。
- 廖国一王林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 乡村旅游社区文化遗产的精英治理——以广西龙脊梯田平安寨村委会选举为例被引量:34
- 2009年
- 遗产的精英治理是指在政府监管和引导、在企业介入和经营的前提条件下,社区精英利用其自身的影响力来引导居民主动参与遗产保护工作。考察村庄是否具有自主生产价值的能力,可以通过考察村干部职位对于村庄精英非经济方面吸引力的大小。从社区的经济发展、遗产保护和社区居民旅游利益分配的多重角度看来,精英治理是一个较优的"博弈"。从自发性、被动的配合到内发性、主动的治理,龙脊平安寨的精英逐渐成长起来。
- 王林
- 关键词:遗产精英治理
- “发髻”与地方形象:民族旅游地的文化符号建构分析——以广西黄洛瑶寨和贵州岜沙苗寨为例被引量:8
- 2016年
-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化碎片化"过程中以"天下第一长发村"构建了最令游客直观感觉的"柔""情""爱""婚恋"的地方形象;贵州岜沙苗寨以独特"户棍"发髻、舞台化的成年仪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深层次的"树"崇拜和生死轮回的观念,建构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形象。黄洛瑶寨和岜沙苗寨利用"发髻"这一容易被认知、接受和解读的文化符号来标识其旅游地形象,建构了游客最直观想象的地方形象,也重构了当地民族文化体系。
- 王林
- 关键词:发髻民族旅游地文化符号
- 浅谈边缘效应与城市边缘地区旅游的开发被引量:18
- 2003年
- 边缘效应存在于自然与社会的各个方面,而边缘效应影响下的近郊地区的旅游往往不被重视,针对目前中心区域旅游业出现的非理性化发展,分析了近郊旅游开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提出近郊旅游的开发对策。
- 王林张文祥
- 关键词:城市边缘地区旅游业客源基础设施
- 旅游场域下民族特色村寨文化变迁评价被引量:7
- 2014年
- 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评价体系是保护民族文化的重要量化手段,通过对评价因子的选定,给出评价文化变迁的指标体系。并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因子的权重,形成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最后用平安寨和旧州绣球街两个民族旅游地进行比较分析。
- 钟溢颖王林
-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场域
- 民族村寨旅游场域中的文化再生产与重构研究——以贵州省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被引量:8
- 2013年
- 在旅游场域这一背景中,民族村寨传统文化正在进行再生产、变迁、调适与重构。从西江千户苗寨的村民调研出发,本研究认为少数民族村寨传统文化重构体系分为传统文化惯习、有形文化遗产、展演类文化遗产、乡土观念、信仰与仪式生计文化、社会行为规范、旅游负面影响八大因子。民族旅游已经深深促进了当地民族文化的变迁,重构起了一个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型"旅游文化"体系。
- 王林
- 关键词:文化资本文化再生产文化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