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有山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成像
  • 1篇动脉瘤
  • 1篇动脉瘤诊断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数字减影
  • 1篇转移瘤
  • 1篇临床价值比较
  • 1篇脑动脉
  • 1篇脑动脉瘤
  • 1篇脑动脉瘤诊断
  • 1篇脊柱
  • 1篇脊柱转移
  • 1篇脊柱转移瘤
  • 1篇灌注
  • 1篇灌注成像
  • 1篇核磁共振
  • 1篇核磁共振成像
  • 1篇CT灌注
  • 1篇CT灌注成像
  • 1篇CT检查

机构

  • 3篇深圳市龙岗中...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王有山
  • 3篇肖平
  • 2篇谢达宏
  • 2篇黄伟年
  • 1篇李扬彬
  • 1篇张启周
  • 1篇谭理连
  • 1篇娄明武
  • 1篇迟素清

传媒

  • 2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3
  • 1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彩色灌注图法在肝脏螺旋CT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2007年
随着CT机软硬件技术的进步,以反映组织、器官血流动力学变化为目的的CT灌注成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CT灌注成像在脑部的应用已基本成熟,在肝脏等体部实质器官也已由实验研究逐渐转向临床应用。以往获得肝脏CT灌注参数主要通过斜率法或去卷积法,运算复杂耗时;本研究的目的是以螺旋CT及Wizard工作站为工作平台.应用彩色灌注图法便捷获得肝脏的灌注参数.探讨彩色灌注图法在肝脏CT灌注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肖平娄明武谭理连李扬彬迟素清张启周王有山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比较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通过研究将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诊断手法、原理以及临床效果进行对比,根据结果掌握临床诊断的最佳方式。方法:通过将本院近三年来62例本院的病患病例中在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诊断的同期再次采用数字减影诊断方式进行脑动脉瘤将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在排除相应的外界干扰的情况下,比较出两种方式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进行病患诊断的准确率可以达到95.2%,而数字减影诊断出来的病患仅为总体的90.3%。结论:两者对比中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诊断脑动脉瘤的准确率高于数字减影。在以追求准确性的脑动脉瘤临床诊断中,推荐优先选择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技术。
黄伟年肖平谢达宏王有山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脑动脉瘤
脊柱转移瘤MRI与CT诊断的临床价值比较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比较MRI及CT检查诊断脊柱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54例脊柱转移瘤患者,分别对其进行MRI及CT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脊柱转移瘤诊断的准确率、累及椎体的数量、椎旁软组织肿块影像以及引起压缩性骨折的节数等。结果:脊柱转移瘤的患者进行MRI检查的敏感性明显高于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累及椎体的数量、椎旁软组织肿块影像以及引起压缩性骨折的节数敏感性均高于CT检查,两种检查方法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检查方法患者压缩性骨折节数未见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对于病变诊断阳性率相对CT而言,阳性率较高,敏感性较强,因此,MRI可作为临床首选诊断脊柱转移瘤的方法。
黄伟年肖平谢达宏王有山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脊柱转移瘤CT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