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苑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HIV/AIDS病人ART相关性高乳酸血症的预测因素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中,发生高乳酸血症(LAHL)的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5月,门诊进行ART的随访AIDS病人出现LAHL的临床资料,对相关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91例门诊进行ART随访的AIDS病人中,有71例发生LAHL,其中女性34例(χ2=6.147,P<0.01),服用D4T的42例(χ2=7.784,P<0.01),服用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s)药物超过1年以上59例(χ2=18.100,P<0.01)。发生LAHL病人相比未发生LAHL病人更容易出现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乳酸脱氢酶(LDH)、γ-谷酰转肽酶(GGT)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女性[比值比(OR)10.923,95%可信区间(CI):1.067~111.836]、ALT升高(OR1.09,95%CI:1.017~1.168)、LDH升高(OR1.025,95%CI:1.007~1.043),均为发生LHAL的预测因素。在ART中CD4T淋巴细胞计数升高病人中LAHL发生率低(OR0.991,95%CI:0.983~0.999)。结论 AIDS病人服用NRTIs药物,尤其是服用D4T、女性、服药时间超过1年以上,是发生LAHL的预测因素。在ART过程中出现ALT、GGT、LDH升高,要高度警惕是否存在LAHL风险,避免进一步发展成致死性的乳酸酸中毒。
- 邬艳波周泱孙丽琴张路坤徐六妹曹廷智李莎茜吴芃瑶王思苑刘水腾王辉李太生
-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高乳酸血症
- 431例HIV/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
- 目的:调查HIV/AIDS患者中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比较血CMV-IgM抗体、血/尿CMV-DNA载量这三种实验室指标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荧光定量PCR(FQ-PCR...
- 张路坤王辉王思苑曹廷智
- HIV/TB重叠感染者HAART治疗前后Th17/Treg免疫调节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初步探讨HIV/TB重叠感染者在高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前后Th17/Treg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HIV/TB重叠感染者(HIV/TB组)10例和单纯HIV感染者(HIV组)10例分别接受HAART治疗,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患者HAART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的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表型。结果HIV/TB组IL-17+CD4+T细胞的百分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90%±0.9%和4.65%±1.48%,HIV/TB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IL—17+T细胞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AART治疗前后IL-17的百分率差值在HIV/TB组与HIV组中分别为2.65%±1.62%,0.67%±0.46%,HIV/TB组治疗后IL-17+T的上升速度显著高于单纯HIV感染组(P〈0.01)。HIV/TB组Treg的百分率在治疗前后分别为16.48%±4.91%,8.29%±3.13%,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Treg的百分率差值在HIV/TB组与HIV组中分别为8.91%±4.82%,2.63%±2.34%,HIV/TB组治疗后Treg下降速度高于H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B和HAART治疗均影响Th17/Treg的免疫应答,Th17表达上调,促炎作用增强,Treg表达下调,抑炎作用减弱,而且HIV/TB重叠感染者在HAART治疗过程中更容易出现Th17/Treg平衡紊乱,可能与HAART治疗后出现结核性免疫重建综合征有相关性。
- 刘映霞杨桂林周泱张红梅张洁云王思苑刘艳刘水腾张路坤王辉
- 关键词:CD4阳性T淋巴细胞分枝杆菌
- HIV/AIDS患者ART相关性高乳酸血症的预测因素分析
- 目的:探讨HIV/AIDS患者进行ART中发生高乳酸血症的预测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12年5月门诊进行ART随访艾滋病患者出现高乳酸血症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的预测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191例...
- 周泱王辉邬艳波孙丽琴张路坤曹廷智李莎茜吴芃瑶王思苑刘水腾
- 431例HIV/AIDS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情况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调查HIV/AIDS患者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情况,比较血抗-CMV-IgM、血或尿CMV DNA载量等实验室指标以判断CMV感染的阳性检出率。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和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分别检测HIV/AIDS患者的血抗-CMV-IgM、血/尿CMV DNA载量;同时计数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收集患者高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情况。结果 431例HIV/AIDS患者中,共检出CMV DNA阳性者148例,阳性率为34.34%。合并CMV感染的HIV/AIDS患者CD4+T细胞计数显著低于非CMV感染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2.14,P<0.0001),而HIV RNA载量则呈相反趋势(χ2=128.39,P<0.0001)。非CMV感染者中,正在接受HAART治疗的患者比例(240/283,84.81%)显著高于CMV感染者(50/148,33.78%)(χ2=114.93,P<0.0001)。依据血抗-CMV-IgM、血/尿CMV DNA载量等实验室指标判断CMV感染的检测情况来看,尿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90.54%(134/148),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指标。此外,HIV合并CMV感染者的临床表现并不明显,眼部疾病及眼底改变为其主要症状。结论 HIV感染是否合并CMV感染与HIV/AIDS患者的免疫状态及是否接受HAART治疗相关。应在HIV/AIDS患者中检测尿CMV DNA载量来确定有无CMV感染,同时常规行眼底检查,以期提高CMV感染的早期检出率。
- 张路坤王辉孙丽琴王思苑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巨细胞病毒
- 深圳地区9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脑脊液特点及常见神经系统症状在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24h内行脑脊液检查及神经系统症状的临床资料。结果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脑脊液压力升高70例,占70.71%;白细胞数异常70例,占70.71%;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68例,其余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增高9例,占9.09%;脑脊液糖升高33例,占33.33%;脑积液氯下降5例,升高者5例。所有患儿均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分别为恶心、呕吐、头痛者22例;清醒时肢体抖动者22例;睡眠时肌阵挛者55例。患儿的脑脊液压力及神经系统症状在各年龄组间分布有统计学差异。≥3岁组较≥1岁且<3岁组患儿有更高比率的脑脊液压力增高(P=0.004<0.017);≥1岁且<3岁的患儿更易出现睡眠时肌痉挛,而≥3岁的患儿则在清醒时出现肢体抖动症状的比率要更高(P=0.007<0.017)。结论≥1岁且<3岁患儿是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损害的多发人群,对此年龄段出现神经系统症状的患儿及时行脑脊液检查有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
- 张路坤曹廷智王思苑赵方
- 关键词:手足口病脑脊液神经系统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