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
- 作品数:96 被引量:322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分支型覆膜支架治疗DeBakeyⅢ型夹层动脉瘤1例
- 2004年
- 边杰芳王岭李晓军王辉张聚良李南林陈绍洋贠军王廷
- 关键词:动脉瘤夹层覆膜支架
- 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诱导兔乳腺移植性鳞癌模型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研究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是否能有效诱导兔乳腺移植性鳞癌模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癌细胞凋亡,并与常规静脉化疗作比较。方法:30只乳腺种植VX2肿瘤的新西兰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腋淋巴结最大直径达到5mm时开始治疗。淋巴化疗组:肿瘤周围皮下注射多柔比星脂质体(LADR);静脉化疗组:经耳缘静脉注射多柔比星水溶剂(FADR);对照组:皮下注射生理盐水。治疗组单次给药剂量均为1mg/kg,每48小时重复给药1次,共给药3次。第3次治疗后48小时切除腋淋巴结,测量治疗前后淋巴结体积,TUNEL检测转移灶癌细胞凋亡指数(AI),ANOVALSD多重比较分析组间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均出现淋巴结增长减慢,淋巴化疗组的抑制作用又强于静脉化疗组(P=0.002)。淋巴化疗、静脉化疗组均可见明显的转移癌细胞凋亡,平均AI分别为21.73%、15.31%,与对照组(5.16%)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00),淋巴化疗组又显著高于静脉化疗组(P=0.000)。结论:与静脉化疗相比,区域淋巴组织靶向化疗能更加有效地诱导乳腺癌淋巴转移灶的肿瘤细胞凋亡。
- 陈江浩李郁陈涛李开宗凌瑞姚青王廷
- 关键词:多柔比星细胞凋亡
- 乳腺癌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明胶酶谱分析被引量:3
- 2005年
- 目的:探测乳腺癌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活性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量的可能关系.方法:利用光密度酶谱方法测定了20例健康人血浆和58例乳腺癌患者血浆的MMP-2,-9的活性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血浆的MMP2,9活性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两种酶活性水平的升高均与淋巴结转移和cerbB2的过量表达显著相关(P<0.05),两种酶的活性和雌激素受体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MMP2,9可能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上有着重要作用,有可能作为推测乳腺癌的侵袭,转移和预后的有用的分子.
- 王新友王岭王辉李南林王廷
- 关键词:乳腺肿瘤基质金属蛋白酶酶谱分析肿瘤标记物
- 胰岛素抑制自体移植静脉内皮细胞凋亡
- 2010年
-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移植静脉进行处理是否保护缺血、再灌注的自体移植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方法 32只杂种犬施行自体颈静脉-颈动脉移植术,术中将取出的移植静脉段分别浸入不同分组的处理液(每组8只):肝素生理盐水(vehicle)组(saline:0.9%NaCl;肝素12500U/L);GIK组(葡萄糖:250g/L;胰岛素:60U/L;KCl:80mmol/L;肝素12500U/L);GK组(葡萄糖:250g/L;KCl:80mmol/L;肝素12500U/L);GIK加渥曼青霉素(GIK+Wortmannin)组[处理液同GIK组,移植静脉再灌注前5min和后1~4h静脉注射渥曼青霉素2μg/(kg.min)]。术后4h获取移植静脉段进行凋亡蛋白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测定和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平端标记法(TUNEL)定性和定量检测内皮细胞凋亡。结果与肝素生理盐水组相比,GK组增加移植静脉段内皮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凋亡(P<0.001),而GIK组则显著减少凋亡(P<0.001),渥曼青霉素则能有效抵抗胰岛素的抗凋亡作用。结论胰岛素对移植静脉段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可能对移植静脉再狭窄有一定预防作用。
- 边杰芳周宁王廷王海昌高峰
- 关键词:移植静脉再狭窄胰岛素凋亡
- 乳腺癌患者中人乳头瘤病毒16和Epstein-Barr病毒感染的初步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和Epstein-Barr病毒(EBV)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90例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40例浸润性导管癌、30例浸润性小叶癌,20例原位癌)、20例乳腺纤维瘤以及10例乳腺正常组织标本HPV16的E6基因位点和EBV的内部重复序列Bam HIW区域进行扩增,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上述标本进行HPV16和EBV潜在膜蛋白(LMP-1)染色,以判断标本是否有HPV16及EBV感染,计算病毒检出率。比较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的病毒检出率及比较PCR、免疫组织化学两种方法对乳腺组织标本病毒感染的检出率有无差异采用χ2检验。不同病理类型的乳腺癌标本中HPV16及EBV阳性细胞率的比较选用方差分析以及Bonferroni两两比较。结果 PCR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4.44%(40/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的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中为43.33%(39/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中,HPV16和EBV的病毒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238,P=0.539;χ2=1.867,P=0.39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HPV16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为5%(1/20),正常乳腺组织为0;EBV病毒检出率在乳腺癌标本为42.22%(38/90),乳腺纤维瘤标本及正常乳腺组织均为0。有HPV16病毒感染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HPV16阳性细胞率在浸润性导管癌为(29.78±0.38)%,浸润性小叶癌为(28.31±0.53)%,原位癌为(51.83±0.65)%,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7.779,P=0.000);有EBV病毒感染的乳腺癌组织标本中,EBV阳性细胞率分别为(29.73±0.51)%、(28.14±0.65)%及(51.11±0.68)%,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7.771,P=0.000);原位癌标本中,HPV16和EBV的阳性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种病理类型的乳腺癌(P均=0.000)。两种方法对乳腺癌标�
- 贺晨阳王廷吕勇刚张聚良李永平赵戈马福成刘家云陈江浩王岭
- 关键词:乳腺肿瘤人乳头瘤病毒16EPSTEIN-BARR病毒
- 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的临床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女性乳腺癌患者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HPV18)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国西北地区经病理检查确诊的乳腺癌80例为观察组,乳腺良性疾病8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FQ-PCR)及透射电镜技术检测两组病例组织中HPV16、HPV18感染情况。结果:采用FQ-PCR及透射电镜技术两组病变组织中均未检测出HPV16、HPV18。结论:在我国西北地区,HPV16、HPV18与女性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无直接确切的关系。
- 郭雯常鹏姚青王廷陈江浩王岭
- 关键词:乳腺癌人乳头状瘤病毒
- 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CMRA)在颈动脉体瘤(CBT)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颈动脉体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全组患者术前均常规行B超及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并与外科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总结分析不同检查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Doppler超声提示肿瘤内部血供丰富,对肿瘤定性方面不够准确,其中1例误诊为颈动脉瘤,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8%。CMRA提示24例CBT均为ShamblinI型和II型,CMRA影像学资料可清晰显示颈动脉体瘤的大小、病变累及范围及其与颈内、外动脉的关系,全组患者的CMRA影像学诊断均为术中所见以及术后病理诊断所证实,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CMRA是临床诊断CBT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该病进行临床分型和术前制订手术方案的重要依据。可疑CBT患者,术前应常规行CMRA检查。
- 马中彭涌常英娟边杰芳贠军王廷
- 关键词:颈动脉体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 外科学教学的思考与探索被引量:3
- 2006年
- 外科学教学是临床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外科基本理论、外科见习、外科实习.为提高外科学教学水平和质量,本文作者结合多年来在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带教外科学的教学经验,初步探讨、分析了外科学教学的方法,提出了外科学教学中必要的几点:1、提高教师素质,优化师资队伍;2、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教学质量;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 贠军王廷
- 关键词:外科学教学外科实习教学方法
- 人乳头瘤病毒与乳腺癌关系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常鹏王廷姚青陈江浩王岭
- 关键词:人乳头瘤病毒HPV乳腺癌
- 纤维蛋白胶释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加速损伤动脉血管内皮化(英文)被引量:3
- 2005年
- 背景:血管去内皮化,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极大的限制了血管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目的:利用含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纤维蛋白胶作用于球囊损伤血管内膜来评估其对血管内皮化、细胞增殖和内膜增生的影响。设计:随机对照、重复测量设计。单位: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管外科及神经外科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2-10/2004-06在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外科研究所完成。15只健康杂种犬(雌雄不限,体质量12.5~18.9kg)由西京医院动物实验外科提供。方法:损伤犬双侧颈动脉,一侧为纤维蛋白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肝素处理组,另一侧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损伤后10,30和90d观察对比内膜损伤和处理的结果。切片应用BioquantBQOS/2计算机形态测量仪测量血管内膜和中层厚度。5-溴脱氧尿苷掺入免疫组化切片用于计算细胞增殖率,40倍光镜下计算5-溴脱氧尿苷阳性细胞数。电镜检查血管腔内表面内皮细胞覆盖率。主要观察指标:内皮细胞覆盖情况、新生内膜和中层厚度及细胞增殖率。结果:所有犬均存活至标本收集时,无脱失值。①内皮细胞覆盖率:在10d和30d时,处理侧颈动脉的内皮细胞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侧[(66.73±30.78)%,(40.8±27.74)%,P=0.04;(96.67±10.29)%,(82.07±22.82)%,P=0.048]。②增殖率:10d时,血管各层细胞增殖达到高峰,90d恢复正常。和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30d时新生内膜和血管中层内侧半中层及血管中层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增强[(7.41±6.75)%,(3.56±2.72)%;(2.81±2.65)%,(0.83±0.59)%;(2.06±1.81)%,(0.62±0.31)%,P<0.05]。③新生内膜厚度:和对照组相比,处理组在30d和90d时双侧近端和中段的内膜厚度/中层厚度比值明显增加(0.18±0.22,0.10±0.06;0.21±0.23,0.14±0.14;0.12±0.08,0.09±0.08;0.29±0.40,0.12±0.12,P<0.05,P<0.01),但远端没有变化。结论:纤维蛋白胶能将细胞因子释放入动脉血管壁并保持生物�
- 边杰芳王西玲马中姚青张聚良王廷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纤维蛋白内膜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