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屹然

作品数:10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徐州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徐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肠镜
  • 4篇结肠
  • 4篇结肠镜
  • 3篇镜检
  • 3篇肠镜检查
  • 2篇息肉
  • 2篇结肠镜检
  • 2篇结肠镜检查
  • 2篇检查前
  • 2篇肠道
  • 2篇肠道准备
  • 1篇胆宁片
  • 1篇动脉
  • 1篇预后
  • 1篇山莨菪
  • 1篇山莨菪碱
  • 1篇受检者
  • 1篇受性
  • 1篇双人操作法
  • 1篇透明帽

机构

  • 8篇徐州市肿瘤医...

作者

  • 8篇王屹然
  • 3篇宋苏华
  • 1篇安俊平
  • 1篇陈启龙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临床军医杂志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观察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结肠镜镜检查中的效果,从而为患者选择更有效的肠道准备方法。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行结肠镜检查术的2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8例,对照组给予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冲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二甲硅油口服,比较2组患者肠镜检查时间、生理盐水冲洗量、肠道清洁度、肠道内气泡量、息肉检出率、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肠道检查时间(14.10±0.95)min,短于对照组的(16.99±1.87)min(t=14.240,P<0.01);观察组生理盐水冲洗量(124.493±8.54)mL,少于对照组的(271.77±6.42)mL(t=143.214,P<0.01)。观察组肠道泡沫分级优良率79.63%,高于对照组的64.81%(χ^(2)=5.908,P=0.015);2组患者肠道清洁良好率(93.52%vs 9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2,P=0.789)。2组息肉总检出率(51.85%vs 42.5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58,P=0.173),但观察组息肉直径≤0.5 cm检出率14.81%,高于对照组的6.48%(χ^(2)=3.941,P=0.04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15.7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98,P=0.094)。结论二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可有效减少肠道气泡残留、避免反复冲洗从而降低肠镜检查时间,提高了肠道内微小息肉的检出率。
许琳王屹然王军生安俊平魏虹陈启龙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二甲硅油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
结肠镜检查单双人操作法比较研究
2021年
目的:探讨单人操作与双人操作在结肠镜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2月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双人操作法;研究组采用单人操作法。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进镜深度、进镜时间低于对照组,结肠息肉检出率高于对照组,结肠息肉漏诊率、重度疼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受检者在检查中的心率及血压波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人操作法能够有效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缩短检查时间,降低受检者的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王屹然王军生李祥佩许琳蒋菁蕊宋苏华
关键词:结肠镜
注水进镜与注气进镜在结肠镜操作中对受检者耐受性的影响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注水进镜与空气注气进镜在结肠镜操作中对受检者耐受性的影响。方法:2017年7月-2018年12收治接受结肠镜检查的受检者2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空气注气进镜结肠镜检查;研究组采用注水进镜结肠镜检查。比较两组耐受性。结果:研究组进镜时间、退镜时间、插管总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检查后1 h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检查中、检查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耐受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水进镜可优化结肠镜检查过程,检查时间短,可缓解检查造成的疼痛感,提高受检者的耐受性,有利于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
王屹然王军生李祥佩蒋菁蕊许琳
关键词:结肠镜耐受性
干扰素-α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临床观察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采用干扰素-α(INF-α)辅助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性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癌晚期患者192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96例,对照组单用TACE治疗,试验组患者在TACE的基础上加用IFN-α,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1个月、2个月的甲胎蛋白(AFP)水平及CT显示新肿瘤转移率等数据,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1个月、2个月2组AFP水平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64%,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生存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α辅助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晚期患者强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屹然宋苏华
关键词:干扰素-Α
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胃肠息肉癌变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2
2015年
目的探讨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与常规外科手术切除胃肠息肉癌变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入我院诊断为胃肠息肉癌变患者共162例(息肉198枚),所有患者均经内镜下息肉切除,病理证实为癌变。该研究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及患者、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后,将其分为对照组(75例)和试验组(87例),对照组患者经内镜下病理证实为癌病后转为外科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行无痛内镜下氩气刀切除息肉治疗,比较2组患者息肉切除率、手术时间、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腹痛、腹胀、尿潴留等)发生率,随访1年后复查胃肠道内镜,比较2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的差异性。结果 2组患者息肉的山田分型和息肉切除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胀者给予暂禁食;腹痛者给予抑制胃酸分泌和解痉治疗;出血者局部喷洒止血药;针对穿孔者行胃镜下钛夹夹闭治疗后痊愈。2组患者随访内镜下行病理分析肿瘤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痛消化内镜下氩气刀切除癌变胃肠息肉,可以达到无痛治疗的目的,且创面损伤小,肿瘤复发率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王屹然
关键词:胃肠内窥镜氩气刀
胃癌组织中Apaf-1、LMO1表达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af-1)、单纯LIM结构域1(LMO1)的表达及其与胃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徐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科接受手术治疗且术后完成随访胃癌患者80例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不同预后分为存活组、病死组,比较2组血清胃癌三项[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CA724]及胃癌组织中Apaf-1、LMO1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与胃癌标志物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80例胃癌患者随访期间因肿瘤病死22例(27.50%),存活58例(72.50%);病死组胃癌Ⅳ期比例、有淋巴结转移比例、低分化程度比例均高于存活组(χ^(2)/P=2.109/0.035、4.396/0.036、2.056/0.040);2组患者血清G-17、PGⅠ、PGⅡ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组血清CEA、CA19-9和CA724水平高于存活组(t/P=2.656/0.010、2.738/0.008、2.943/0.004)。80例胃癌患者中Apaf-1阳性表达50例(62.50%),阴性表达30例(37.50%),LMO1阳性表达53例(66.25%),阴性27例(33.75%);病死组Apaf-1阳性表达率低于存活组,LMO1阳性表达率高于存活组(χ^(2)/P=16.067/<0.001、15.459/<0.001)。Apaf-1、LMO1阳性表达与血清G-17、PGⅠ、PGⅡ均无相关性(P>0.05),Apaf-1阳性表达与CEA、CA19-9、CA724均呈负相关(P<0.05),LMO1阳性表达与CEA、CA19-9、CA724均呈正相关(P<0.01)。胃癌组织中Apaf-1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保护因素[OR(95%CI)=0.119(0.036~0.400)],LMO1阳性表达是胃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危险因素[OR(95%CI)=17.053(1.990~146.111)]。结论胃癌组织中Apaf-1阳性表达是胃癌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而LMO1则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均参与胃癌患者不良预后发生。
李祥佩王屹然王军生许琳蒋菁蕊魏虹
关键词:胃癌预后
胆宁片联合甘露醇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效果评估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胆宁片与甘露醇联合用药在肠镜检查前肠道准备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技术方案,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的525例高危居民作为研究对象,至徐州市肿瘤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进行结肠镜筛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和对照组(262例)和试验组(263例)。对照组仅使用甘露醇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试验组应用胆宁片联合甘露醇进行结肠镜前肠道准备。采用波士顿量表清洁评分比较两组不同部位的肠道清洁效果,同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不同肠道部位清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宁片联合甘露醇的肠镜前肠道准备方法是可行、安全且有效的,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军生王屹然许琳韩东海孙晴晴李祥佩
关键词:胆宁片甘露醇肠道准备肠镜检查
安装透明帽及使用山莨菪碱对结肠镜检查进镜速度及结肠息肉检出率影响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安装透明帽和使用山莨菪碱对结肠镜检查进镜速度及结肠息肉检出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进行结肠镜检查的3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120例。A组接受普通结肠镜检查,不加干预;B组接受山莨菪碱解痉,但不用透明帽;C组接受山莨菪碱解痉,同时加用透明帽。比较3组患者的进镜时间、盲肠到达率、结肠息肉检出率、微小结肠息肉检出率,以及疼痛程度与肠痉挛程度。结果3组患者的盲肠到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的进镜时间显著短于A组、B组,B组进镜时间短于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结肠息肉检出率、微小结肠息肉检出率显著高于A组、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轻度疼痛患者比例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C组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低于A、B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无痉挛患者比例显著高于A、B组,B组高于A组;C组轻度及严重痉挛患者比例均为0,显著低于A、B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装透明帽并联合使用山莨菪碱,有利于提高结肠镜检查的进镜速度,缩短进镜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肠痉挛程度,提高结肠息肉检出率,尤其能够检出微小结肠息肉。
王屹然蒋菁蕊许琳王军生李祥佩宋苏华
关键词:结肠镜检查透明帽山莨菪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