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宏伟

作品数:106 被引量:661H指数:16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3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0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02篇玉米
  • 14篇栽培
  • 13篇自交
  • 13篇自交系
  • 10篇选育
  • 10篇基因
  • 9篇玉米品种
  • 9篇栽培技术
  • 9篇特种玉米
  • 8篇性状
  • 8篇幼胚
  • 8篇玉米幼胚
  • 8篇玉米自交系
  • 8篇育种
  • 7篇孤雌
  • 7篇孤雌生殖
  • 6篇生态区
  • 5篇单交
  • 5篇杂交
  • 5篇甜玉米

机构

  • 106篇沈阳农业大学
  • 12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安徽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文山州农业科...
  • 1篇丹东农业科学...
  • 1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沈阳市农业科...
  • 1篇山东现代学院

作者

  • 106篇王宏伟
  • 74篇史振声
  • 71篇李凤海
  • 55篇王志斌
  • 48篇吕香玲
  • 35篇朱敏
  • 11篇张喜华
  • 10篇钟雪梅
  • 9篇张世煌
  • 7篇陈志斌
  • 6篇葛云侠
  • 6篇杜万里
  • 6篇王晓东
  • 5篇蒋健
  • 5篇葛云霞
  • 5篇梁业红
  • 5篇曹殿云
  • 5篇刘国玲
  • 5篇吕颖颖
  • 4篇翁建峰

传媒

  • 32篇玉米科学
  • 11篇种子
  • 7篇中国种业
  • 6篇新农业
  • 6篇辽宁农业科学
  • 4篇作物杂志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3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戏剧之家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科技通讯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第九届全国作...
  • 1篇第一届玉米产...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6篇2014
  • 14篇2013
  • 7篇2012
  • 10篇2011
  • 10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5篇2002
10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甲基胺草磷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育种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用甲基胺草磷诱导玉米孤雌生殖的育种方法,属于植物育种领域,其方法为采用甲基胺草磷和水配制成浓度为5μmol~200μmol/L的诱导剂;诱导处理:当花丝吐出后长到2.5厘米左右时,向花丝喷洒或涂抹诱导剂,种子...
朱敏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吕香玲葛云侠
文献传递
玉米品种沈农T19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
2014年
试验设置5个密度和3个施肥水平,对玉米品种沈农T19的增产潜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沈农T19经济系数较高(最高为0.50),增产潜力较大;最适密度范围为60000-75000株/hm^2。其中在低肥水平下,最适宜密度为60000株/hm^2,产量为10929.95kg/hm^2;在中、高肥水平下,最适宜密度为67500株/hm^2,产量分别为12152.20kg/hm^2和12373.65 kg/hm^2。施肥效益分析表明,沈农T19的最高施肥效益出现在中肥处理,密度为67500株/hm^2,肥料效益可达22022.90元/hm^2。
王宏伟蒋健江大龙王晶晶李凤海
关键词:施肥增产潜力
一种提高玉米硒含量的栽培方法
一种提高玉米硒含量的栽培方法,其特征是,每1000mL水加亚硒酸钠1.0~2.5mg,配制成1.0~2.5∶1000的亚硒酸钠处理剂;在玉米大喇叭口期用该溶液灌心,在田间露水蒸发后进行;平均每株用量10mL。
史振声王莹王志斌李凤海王宏伟吕香玲
文献传递
淹水对糯玉米耐涝性差异近等基因系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以耐涝性不同的Zz-R和Zz-S为试材,采用盆栽淹水试验,研究淹水胁迫下玉米生理指标的差异。结果表明,淹水胁迫下,耐涝系Zz-R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酶(APX)活性与对照相比有所增加,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Zz-R与对照相比仍表现为增加趋势;淹水胁迫8d时,Zz-S与对照相比有所下降。淹水胁迫下,Zz-R和Zz-S的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且Zz-S增加幅度大于Zz-R;Zz-R和Zz-s的脯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且Zz-R增加幅度大于Zz-s。近等基因系问耐涝性的差异与其抵御活性氧自由基(ROS)损伤能力的强弱、渗透调节能力的强弱有直接关系。
王吉李凤海吕香玲王宏伟朱敏史振声
关键词:玉米抗氧化酶系统膜透性
不同种植方式对玉米冠层调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23年
以优良玉米杂交种‘良玉99’为试验材料,设置等行距种植(CK)和二比空、大垄双行、偏垄宽窄行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研究不均匀种植方式对玉米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特性、田间小气候及产量的影响。两年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种植相比,二比空、大垄双行和偏垄宽窄行增加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降低叶片衰老速率;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茎叶夹角,穗位层叶片垂直占有率增加4.44%~7.15%。改变种植方式显著增加穗位中下层风速和田间温度,降低各冠层层次相对湿度,显著增加穗下层二氧化碳浓度。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显著改善各冠层层次光合特性,透光率增加7.91%~52.58%,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分别增加1.39%~36.55%、2.78%~18.98%、5.88%~45.75%。光能利用率方面,2018年大垄双行和二比空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常规种植,增加25.93%和29.63%,2019年大垄双行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光能利用率分别增加6.62%和7.46%。3种不均匀种植方式产量提高14.16%~30.34%和4.19%~9.28%,两年均以大垄双行产量最高,达6264.68 kg·hm^(-2)(2018)和12449.40 kg·hm^(-2)(2019)。综合各项指标来看,大垄双行为最优的玉米种植方式在相应区域大面积推广应用。
王佳旭满艳苹李凤海朱敏钟雪梅王宏伟
关键词:玉米冠层田间小气候
早熟超甜玉米沈甜3号及配套栽培技术被引量:1
2008年
沈甜3号属极早熟超甜玉米。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生产表明,该品种具有生育期短、产量高、抗病性强、品质好等优点。一般单产鲜穗700kg/667m2以上。适合鲜穗上市、罐头及冷冻加工。可在辽宁等北方地区春播。
史振声王志斌李凤海王宏伟
关键词:超甜玉米栽培技术
一种玉米种植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种植方法,其特征是:播种时,以两垄为一对,分别在两垄相邻的一侧开偏沟,偏离垄台中心的5.0~10.0cm处进行等株距的行播。在不改变常规的等行距垄作、不改变作业方式和程序、不改变农机具、不增加任何成本的...
史振声李凤海王志斌王宏伟
文献传递
生物炭对玉米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4
2015年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对郑单958产量和不同生育时期根系生长、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明确生物炭对玉米根系与产量的效应,探明生物炭在玉米生产上应用的潜力与价值。结果表明,土壤中施入生物炭能增加玉米根系的总根长、根体积和根干重,提高玉米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在玉米生育后期,生物炭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根系衰老,成熟期施生物炭处理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高48.12%和42.71%;同时维持了较为适宜的根冠比,根系生理功能增强;添加生物炭后郑单958最高产量达12 076.35 kg/hm2,比对照增产10.23%,具体表现为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和百粒重的提高。
蒋健王宏伟刘国玲冯阳吴振兴王晶晶刘红亮步蕴法李凤海
关键词:玉米生物炭根系
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被引量:12
2011年
以携带pCAMBIA1301(含GUS基因)质粒的EHA105菌株侵染玉米优良自交系齐319的幼胚,培养3 d后,借助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率,对影响农杆菌介导玉米幼胚转化的部分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农杆菌侵染液最佳浓度OD600为0.4~0.6,最适合用于转化的幼胚大小为直径1.5 mm,最佳侵染时间为20 min,GUS瞬时表达率为23.46%。
王宏伟梁业红史振声张世煌葛云侠
关键词:玉米幼胚农杆菌介导
特种玉米品种介绍(六)
2001年
王宏伟
关键词:特种玉米中单9409鲁玉13号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