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权 作品数:82 被引量:716 H指数:13 供职机构: 解放军第307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军队“十一五”计划专项课题 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社会学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恶性肿瘤病人医院感染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2002年 张晓云 王国权 范静关键词:恶性肿瘤 医院内感染 PICC技术管理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3 2011年 建立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管理体系:成立PICC导管管理组,制定PICC护理规范,制定置管操作程序及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操作程序,规范导管维护内容及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内容与方法,建立操作护士资质准入和质量考评制度。实践证明建立导管管理组是技术管理的保证;导管护理规范是技术管理的基础;护士资质准入制度是技术管理重要环节;质量管理是技术管理的核心。 王国权 范静 吴琼 侯彩妍 李丹关键词:导管护理 对病人投诉的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 护理管理的目标是提高护理质量,对护理质量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笔者对某院病人投诉的护理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进行了阐述. 王国权 范静 李素萍关键词:病人投诉 护理管理 护理问题分析 文献传递 重症监护病房空气不同消毒方法效果观察 被引量:63 2002年 目的 对重症监护病房采用空气消毒洁净器空气消毒进行评价。方法 与常规采用消毒液、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方法比较 ,用空气平皿沉降法进行空气微生物采样 ,确定空气消毒洁净器净化消毒效果。结果 空气消毒洁净器能在有人场合连续消毒除菌 ,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人员活动频繁的情况下 ,对病房自然菌的杀菌率达 79%以上 ,还可消除室内异味 ,增加空气新鲜感 ,改善空气的洁净度 ,确保病房空气细菌数达卫生学标准。结论 空气消毒洁净器是理想的安全、有效、无毒、无害的空气消毒用品。 张晓云 王国权 范静关键词:空气消毒 空气消毒洁净器 不同漱口液对口腔白色假丝酵母菌的抑菌效果 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含漱液对肿瘤、血液病患者放(化)疗后的口腔护理效果。方法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国际标准菌株ATCC 10231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分别采用0.5%聚维酮碘溶液、0.02%醋酸氯己定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0.1%西吡氯铵含漱液,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观察4种漱口液的抑菌效果。结果不同漱口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有不同的抑菌效果,0.5%聚维酮碘溶液的抑菌率为99.92%、0.02%醋酸氯己定溶液的抑菌率为97.41%、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抑菌率为99.91%、0.1%西吡氯铵含潄液抑菌率为80.38%,0.5%聚维酮碘溶液与复方氯己定含漱液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该两种漱口液分别与0.02%醋酸氯己定溶液、0.1%西吡氯铵含潄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试验组4种漱口液对白色假丝酵母菌均有抑制作用,其中0.5%聚维酮碘溶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的抑菌效果明显;临床上行口腔护理时,必须有针对性地选择漱口液,正确掌握含漱的时间、方法及含漱的间隔时间是提高口腔护理质量的关键。 王国权 徐丽丽 李丹 吴琼 何君 翟红岩 范静关键词:含漱液 口腔 白色假丝酵母菌 抑菌效果 加强对实习护生操作中的综合能力培训 被引量:1 2001年 介绍了对实习护生技术操作中综合能力训练的具体做法:加强岗前基本技术训练,时间为 2~ 3周,临床上最常见的操作必须在岗前进行考核。制定实习期全程技术训练计划。每月进行基础护理操作考核 3~ 4项,专科操作考核 1项。根据护生能力选择带教老师,建立带教老师手册,要求带教老师对每一位护生的带教情况进行登记。要求护生各项技术操作不只限于动作规范、熟练、操作完成速度的纯技术性问题,对护生操作中综合能力的问题应列入考核内容。通过以上措施,护生综合能力及操作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王国权 范静 张晓云关键词:实习护士 护理教育 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方法探讨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实施病房环境保护,预防外源性感染,使其顺利度过极期。方法对病室空气、物品表面及工作人员手进行消毒和采样监测,将改进措施前后的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改进措施前4 d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监测菌落数含量均超标,分别为>52 CFU/m3、≥4、≥4 CFU/cm2,改进措施后菌落含量均达标,分别为0 CFU/m3、≤4、≤3 CFU/cm2。结论及时发现问题,查找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管理,从而探讨出救治急性放射病患者病房环境保护的方法,确保患者安全。 翟红岩 范静 薛风珠 陈燕琴 王国权关键词:急性放射病 血液灌流患者留置透析用双腔静脉导管的感染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因中毒患者血液灌流时股静脉留置透析用双腔导管感染的因素并制定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2011年9月因口服百草枯中毒需进行血液灌流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196例中毒患者行血液灌流时使用的透析用双腔静脉导管发生感染28例,感染率为14.3%;>50岁患者的感染率高,为21.4%,其次为30~50岁,为12.0%;操作者置管经验欠丰富(<50例)的感染率较高,为15.2%;导管留置时间与感染率呈正相关,留置≥15d患者的感染率为33.3%;患者躁动引起导管与穿刺点处摩擦,引起穿刺点渗血,感染率较高,为15.5%。结论血液灌流用双腔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有关,通过制定相应预防措施可降低感染的发生率;缩短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等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 王国权 李丹 吴琼 徐丽丽关键词:预防措施 加强自身建设 发挥护理部的职能作用 被引量:1 2000年 王国权 李尚娥 范静关键词:护理部 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股骨头坏死患者髓芯减压联合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人工骨植入术后护理 被引量:2 2012年 总结髓芯减压联合浓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人工骨植入治疗35例(57髋)中早期股骨头坏死患者的术后护理。术后坚持做好健康宣教,减轻患者疑虑和焦虑心理;密切观察伤口渗出情况,防止出现人工骨植入的排异反应;重点做好术后康复指导,术后6个月内患髋关节完全限制负重,6个月后持双拐部分负重,12个月后完全负重,建议18个月后可从事体力及体育活动;做好药物辅助治疗及并发症的护理。本组35例患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均痊愈出院。 郑文静 王国权 刘蜀彬 刘耀升 孙静 朱秀华关键词:股骨头坏死 髓芯减压 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