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博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浅析《周易》家人卦与睽卦的内涵价值
- 2014年
- 《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其重要性不只在于占卜的意义,更重要的是透过占卜,通过卦爻辞,提炼其中的哲学内涵,从而产生对社会生活有价值意义的作用。家人卦和睽卦作为六十四卦中涉及社会生活的两卦,直接联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庭;从家庭的内外和合乖离状态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发展,获取有意义的养分,从而促进事物的发展。
- 王博
- 浅析“群众路线”理论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之和
- 2014年
- 民本思想作为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思想,对古代社会的发展进程有着极强的指导和操作意义。如今我国进入到全方面的高速发展阶段,尤其是经济超速发展及其附带价值致使思想领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局面,成为亟待解决的症结。而"群众路线"理论的提出,对于思想领域的打磨和锤炼,更具"和谐"之义,也是承接古代民本思想价值和现代价值的集中展现;探寻并分析这两种理论的思想契合(和),更有助于我们挖掘以人为本思想的内在价值之和。
- 王博
- 关键词:民本思想群众路线
- 孔子哲学中“君子三畏”的敬畏思想被引量:1
- 2015年
- 孔子的敬畏思想集中体现在其"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君子三畏"思想之中。孔子在前人敬畏思想总结的前提下重构而成,深刻地唤醒了人们内心对于"天命"神圣性的体悟,对于"诚"的理解和深化,以及对敬畏思想的内化。
- 王博
- 关键词:孔子敬畏
- 试论“儒道”视域下的“儒者”何为
- 2015年
- 儒者作为承接儒家文化的载体,抑或是当时以及现世的传道者,除了摈弃和明晰现世中的诸多问题之外,更多地应该去理解当代背景下儒家文化的精神内涵,并从儒家文化的经典中探寻精华。
- 王博
- 关键词:儒者
- 马克思“人的解放”理论的内涵解析
- 2014年
- 人作为主体性的存在,会受到很多客体存在的影响和制约;研究人的解放问题,对于合理地有条件地摆脱束缚,使人获得自由,进而充分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去改造世界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毋宁说,“人的解放”问题的核心关注点在“人”,这也给我们在研究此问题上提供了很重要的价值,即始终将核心放在“人”这个主体对象上,对“人”的解放,是“人的解放”所涵盖面得以有效、综合的解放和“人的解放”解放的核心。在充分理解这一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探讨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人学思想--“人的解放”理论的当代价值。
- 王博
- 关键词:社会关系
- 从“齐家”看中国传统文化下的妇女观
- 2015年
-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妇女观问题都影响着社会观点的变化,在"男女平等"这种口号和追求之下,探寻平等的进程中对于妇女问题的处理则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在当下思想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关于妇女问题的种种成为了中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成了西方学者攻击中国文化的把柄,因此对于妇女问题,不能仅仅只是停留在以现代的目光去批判传统,而更多地应该是回到传统之中,以当时的视角、以妇女作为家的核心来看待并探讨这一问题或现象,才会得出合情合理的结论。
- 王博
- 关键词:传统文化妇女观